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74 题号:190952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雅俗互动是推动审美意识变迁的基本动力之一。雅俗关系贯串于生活境界、宗教境界和审美境界之中。在审美趣味的发展历程中,俗是审美趣味发展的源泉,由俗而雅,由雅俗互动而创新。文学艺术的雅俗包括题材的雅俗和体裁的雅俗等,并体现在趣味和艺术样式中。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更无关成败,而是互补共存,共同体现出全社会的审美趣味,并且积极互动,共同推进了审美趣味的发展。

雅俗观念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变化和差异,自古就有雅俗区别。最初曾以王室官方趣味为雅,民间趣味为俗。后来又常常以文人趣味为雅,以普通民众为俗,逐步演变为雅谓上层和精英趣味,俗谓底层和平民趣味。雅俗审美趣味的差异,关乎地域和社会阶层,在先秦就很注意区别,例如先王之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

我们在与雅相对举讨论俗的时候,俗主要指通俗,是作为积极意义的俗,而排除作为贬义的俗。通常所谓避俗、脱俗,乃是脱庸俗,但通俗依然是市井、世俗的体现。俗的东西常常接近日常生活,往往是民间的,大众的,率性而为,自然纯真,纵情任达,不矫揉做作。徐渭说:语人要紧处,不可着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俗也常常不拘成法,乃至可以惊世骇俗。俗的内容更侧重于感性,更易于感发情意,震撼心灵。冯梦龙《古今小说序》云: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而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

雅常常表现为质朴与精细,表现出正统、规范、清高。历代统治阶层以儒家正统思想为雅正,要求符合儒家的礼乐思想,两汉有所谓教化之雅正,以造就超凡即圣的人格。在文人隐士那里,雅常常超凡脱俗,不同于世俗。在艺术创造中,雅中体现了艺术家的自觉加工。求雅对于特定艺术形式的规范精致,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盛唐诗歌的雅正,体现了兴趣、气象与法度的有机统一。但雅多有因袭,受制于程式。对雅的理解,常常需要知识的储备,造成受众的小众化,以区别于俗。

滕固在《古代乐教阐微》说:雅乐有不可存之理,郑卫之音,有不可废之理。随着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雅俗关系呈现出以俗为雅、超越雅俗对立的趋势。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民歌《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故能雅。通俗小说中也是俗中有雅的。

朱自清说:‘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他虽然有正统的崇雅立场,但是也在倡导雅俗共赏,在求雅中沟通雅俗。为了强化艺术表现的效果,实现雅俗共赏的目标,艺术家常常力求化雅为俗,化雅入俗,雅俗交融。

(摘编自朱志荣《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变迁的动因》)

材料二: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通俗文化也有很健康、很原始、能够释放生命力的东西,但是我们今天很大程度上将它完全等同于娱乐化,并且滑向低俗、恶俗的方向。这是因为总有些人打着贴近大众的旗号搞低俗甚至恶俗的东西,获得市场效益,而有了关注就有了经济效益,好像也有了群众基础,其实这是一种不良导向。可悲的是,有些创作者甚至把传统文化,比如国学,也进行简单化、娱乐化处理,美其名曰通过普及掀起国学热,其实是把它当做一个新的收视增长点去经营,但不是什么文化都能作娱乐化处理的。

肖鹰(清华大学教授):通俗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消费和娱乐,不过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它还应该表达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情态、情绪和情趣,但是,它的基本价值内涵依旧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贯彻,应当表达关爱、同情、尊重、正义。现在,一些作品实际上放弃了对健康、宽容的坚守,在单向追求消费价值和娱乐效果的生产和传播中,无底线地追求低俗甚至畸形的趣味,把变态作为常态来表现。

谢冕:优秀文化作品有共通的东西,对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不能以艺术形式来分类,两者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汲取的地方,重要的是,都应该关乎人文精神。

肖鹰: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互相冲突存在着的,这种冲突的建设意义在于:一方面通俗文化能促进高雅文化的创新,使高雅艺术更具生活性和现实感;另一方面,高雅文化的张力也能制约、规范通俗文化,避免它把其保守、颓废、低俗、消极的一面张扬到极致。相应的,两种文化内部的下滑也会相互造成不良影响。我们没能建立起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良性互动的环境,是造成它们互相敌对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在整体上还处于一种单向的以经济效益和宣传效益为目标的创造。这就需要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作出相对的调整,给高雅文化应有的发展和表达空间,制约文化的低俗发展。

(摘编自李春利《文化:要良性互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艺术有题材和体裁上的雅俗之分,但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而是互补共存的,共同体现了全社会的审美趣味。
B.雅是守正的,更侧重于理性。在艺术家眼中,雅比俗要更有价值,求雅对于特定艺术形式的规范精致及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C.随着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雅俗关系逐渐超越对立,走向融合,王世贞对《孔雀东南飞》的评价能体现这一趋势。
D.艺术雅俗尽管表现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和充实广大民众的精神和心灵,艺术家要把目标瞄准国民精神的提升和完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就有雅俗之分,关乎地域和社会阶层,雅往往代表王室官方和上层精英的趣味,俗往往代表底层平民趣味。
B.在与雅相对举讨论俗的时候,俗主要指通俗,是一种积极意义的俗,而不是平庸的鄙俗或者矫揉造作的流俗。
C.消费和娱乐是通俗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通俗文化和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使得当下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
D.真正的经典能够雅俗共赏,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要局限于艺术形式的区别,而应力避雅俗文化的对立,让二者良性互动。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山东滨州市邹平县好生镇初中学生自己创作漫画《论语》,并动手绘制在学校的文化墙上,颇受同学欢迎。
B.广东电视台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精心挑选了14名女性,并将她们整容的全过程和心理变化全部展现在观众眼前。
C.易中天教授因《品三国》系列走红,虽然他招致不少非议,但是他这种“娱乐化”的讲评方式让大量的三国迷听得津津有味。
D.作为一个中华文化和文物科普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打破了沉闷的说教形式,用更加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文物,讲解历史。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15到1921年这六年是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究竟什么路径才是救亡图存之道?究竟什么思想才能富国强兵?究竟什么主义才能复兴民族?

《觉醒年代》全剧直面历史追问,巧妙地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北大兼容并蓄的思想作风折射了当时社会精英们不同的救亡路径,让马克思主义“自洽”地战胜落后思想,凸显了先进思想逻辑上的合理性。

20世纪前叶的北京大学新旧思想激荡,以林纾、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为代表的保守派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值得尊敬的对手。但剧中并没有将保守派知识分子刻画成一群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负面形象,反而从史实出发,刻画出一群学养、才情堪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匹敌的“传统”知识分子群像。特别是辜鸿铭在北大开“论中国人的精神”讲座的演讲、林纾与鲁迅的隔空笔战,均光明磊落,不失书生本色。可以说,《觉醒年代》巧妙地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浓缩进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之中,一幕幕话语交锋的场面让蛰伏在时间长河深处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大时代的精神图谱在北京大学得以展现。

《觉醒年代》多线并进的叙事模式,将保皇派的复辟路线、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社实验乃至陈独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探索一一呈现出来。在描写诸派斗争之余,亦可瞥见当时一众精英人物为旧中国谋出路的种种探索。如“反派”张丰载赫然提出“袁世凯复辟才是救国之策、富强之本”的观点。这固然是新青年觉醒之路上的绊脚石,但也代表了当时一派的救亡思路;而以陈延年为首的无政府主义实验团体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则以一种亲历式的探索为黑暗中前行的国人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碰壁”,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新文化运动到张勋复辟帝制,再到“五四运动”,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的命运始终牵连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觉醒年代》将历史定格在北大,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最具解剖价值的历史切片。剧中的毛泽东来到北大,与李大钊、陈独秀的碰面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些史实几乎都在北京大学发生,《觉醒年代》在进步学生与保守官僚两派势力针锋相对的角力、互动中构筑风云变幻的旧世界图景,并呈现大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徐宁《基于受众意识的创作导向与审美追求——从<觉醒年代>看主旋律剧集创新叙事策略》)

材料二:

《觉醒年代》全剧深入表现风云激荡中的个体人物,以对个体人物生命、情感状态的描绘和个体冲突的展现,试图改变以往同类作品中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如《觉醒年代》重点表现的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个个体人物,对他们的刻画也并未在一开始就立足于“党的主要创始人”这个宏大的角度,而是一切从个体出发来进行展现的。特别是陈独秀这一人物,他一出场便是在日本衣衫褴褛地偷吃留学生们的饭,一边吃饭还一边喊着“这样的国无可救药”的狂言;剧中还表现他和儿子的矛盾、和友人们的分歧、蔡元培对其“三顾茅庐”的邀请以及他和辜鸿铭等旧派文人的争辩等。这些情节都力图摆脱因过分宏大所导致的概念化束缚,通过对人物个体性的展现来获取人性的丰富性和叙事的鲜活性,完成了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继而引发共鸣。

由于人物表现的鲜活性与个体性,在总体历史真实的限定下,剧中对历史人物的呈现不再拘泥于概念性的历史本身,而是让人物散发着人性的魅力,如将李大钊对妻子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对学生和长辛店工友们的关爱等,生动且具体可感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个体性表现,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以新的认知价值。剧中对陈独秀的个体性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在传统历史评述之外的更多、更复杂的其他层面,对这一人物有了全新的认知。剧中对蔡元培、胡适等人也进行了较为立体的呈现,他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个人情感上趋同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但在政治立场上与李、陈等人又有着较大的分歧。这样的个体性叙事,让观众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知。同时,也因为这种新而产生了不同于常规认知的观赏价值。

《觉醒年代》在获得观赏价值的同时,亦以对影像的追求获得了艺术创新性。由于播放媒介所限,电视剧艺术不能与电影艺术的视听冲击媲美,但同样是视听艺术的电视剧也一直没有放弃“电影化”的影像追求。剧中更是多处使用有节奏和韵律的蒙太奇剪辑来进行视听叙事。其中毛泽东第一次出场的情节便颇具代表性。这段影像时间虽短,但十几个镜头交替出现:瓢泼大雨倾注而下,小商贩在街边冒雨叫卖,孩子头上插草,老妇拦车卖孩子,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富家公子在车内吃着汉堡悠然地看街景等,而唯有毛泽东,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逆街行走,街上一沟污浊的雨水被他一脚踏开。这组镜头将当时长沙乃至整个中国的真实状态细致地呈现出来,以视听艺术特有的表现力实现了简洁而有力的叙事。

《觉醒年代》以“觉醒”为主题,深刻挖掘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在具体表达上,该剧获得了新的认知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赵卫防《<觉醒年代>:思辨与观赏的逾越》)

1.下列对材料中《觉醒年代》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辜鸿铭在北大开讲座、林纾与鲁迅隔空论战均展现了大时代的精神图谱,从中可以看出《觉醒年代》中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
B.张丰载提出的复辟救国的覆灭、以陈延年为首的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对当时社会精英探索救亡途径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意义。
C.蔡元培等人在大时代背景下与李大钊等人既趋同又有分歧,让观众对他们有了新的认知,他们不再只是故步自封的形象。
D.毛泽东首次出场的镜头颇具代表性地呈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真实状态,表明电视剧可以突破播放媒介限制,形成视听冲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剧中展现了社会精英探索出路的成功与失败,有利于显示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所具备的逻辑上的合理性。
B.《觉醒年代》从历史事实出发,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回答了历史的追问。
C.《觉醒年代》同类作品因采取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导致了概念化束缚,无法引起共鸣。
D.《觉醒年代》让观众从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中窥见历史风云,映照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
3.下列选项中属于“大时代小社会”叙事策略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为典型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B.《陆犯焉识》将知识分子陆焉识放置在中国20世纪的政治环境中,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传奇个人经历熔于一炉,谱写了一曲政治与人性之歌。
C.《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D.《茶馆》以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4.材料二分析《觉醒年代》获得的观赏价值时,采用怎样的论述结构和论证方法?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在主旋律作品创作方面《觉醒年代》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022-11-03更新 | 1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点是去西方化的,其实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大城市,即使按西方标准现代化程度也高于一般发达国家,这是世界公认的。东南沿海许多县一级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也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程度。所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主要工作就是在农村。同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在农村的农民群体和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压舱石,做好三农工作是化危为机的重要基础,既能够让乡村继续成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又能练好国内大循环的内功、夯实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下一个百年目标。其中,重中之重是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带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重大战略全面落实。生态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点很难在城市体现。恰是靠乡村振兴才能支撑“和平发展”的大国优势;尤其是在中国“底线”不断被恶意突破,外部风险急剧增加,过去约定俗成被接受为现代化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历史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有鉴于此,中央以乡村振兴配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决策,需要在加强乡村建设和生态化转型上做好功课。这些都需要把此前几十年的“产业为本”改为“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在村农民和返乡、下乡人群在三农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深改内容;近期尤其需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的政策优惠,才能有利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世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不能罔顾国情去照搬西方在殖民化条件下做出的农业模式。要实现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只能走中国式乡村振兴的道路,那就要进行更多的理念调整和认识重构。过去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更多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如新中国之初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借鉴美国经验,这两种都是西方殖民化国家经验,都是大农场为经营主体的“一产化农业”。但这与我们要建设的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差别很大,那就要求我们进行理念和认识上的调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是构建生态化发展新格局的指导思想,生态化发展本来就是时空各异的多样性发展,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环境极为复杂和多样,乡土文化更是“十里不同风”。因此,既然承认多样化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那么我们这个广土巨族的多样化的三农发展,并无“定于一尊”的一定之规,而是要立足于国情农情,鼓励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投入,同时辅之以有组织的调查研究,尤其是要发动不同地方植根脚下热土的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把怎样形成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变成一个可以清晰认识的知识体系。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本来就是丰富多样的,如间作套种、种养结合,村社多元、农户兼业等老百姓创造的本土化的农村经济模式,既可以有效实现立体循环农业维护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能低成本地平衡种养两业的风险。这种模式现在仍然能够发挥综合效益,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形成显著的“正外部性”。在今天强调乡村“五大振兴”,就应该更加重视传统农耕社会留给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制度内涵,一方面清理过去的西方模式,对大规模养殖业、大范围单一品种种植业等重资产生产方式等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另一方面则需立足自身特点求真务实地从数量型粗放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发展,在实现三农现代化进程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摘编自《温铁军解读乡村振兴》)

材料二

乡村建设由来已久,张寒的“村落主义”在清末民初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也曾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他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曾对晏阳初的试验作了深入了解。那么,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振兴有何意义?

张寒的“村落主义”是与当时救亡图存的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以“村落主义”带动公司加农户,形成在地的综合发展,是当时中国探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实践。

价值观是内生的,其实农业就是文化,因此我们在农业社会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乡土文化表达,无论是手工艺品的,还是生活用品的,比如竹艺、藤艺等,这些你只是靠着商业文化去判断内生价值,去判断那些能卖得动的就是好的,等于文化自戕,然后大家都以为用电商手段能使得烂俗的东西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这恰恰是我们没有文化或者我们自毁文化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梁漱溟先生提出的“自毁甚于他毁,是我们的一种悲剧”,在今天看来仍值得我们警惕。

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收效最高。我们当年的文化建设是把我们历史上乡土社会“守望相助、和谐共生”作为内涵的文化传承,以及这种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农民交易地位不平等的条件下,如何形成合作社组织,把这些工作和我们的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

比如我们现在的村歌,就是在各个乡村发动老百姓把自己本乡本土的最值得传承的文化编成村歌,大家传唱以使它能够延续下去,它不会因为村庄变迁、合村并居等等使乡土中有特色的文化基因丧失。

所以从文化建设角度来说,注重草根、注重底层、注重传统、注重可持续,注重城乡融合等等,有一系列的内涵,需要有关部门形成自觉意识,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这场伟大征程。

(摘编自《温铁军: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因此其一定是去西方化现代化的。
B.材料一认为我国的大城市,按西方标准现代化程度也高于一般发达国家,如按照其它标准则或许更是如此。
C.材料二认为张寒的以“村落主义”带动公司加农户、形成在地的综合发展“村落主义”产生的原因就是当时救亡图存的运动。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只是材料二更加突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寒的“村落主义”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运动在清末民初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B.文化是农业内生价值,因此我们农业社会中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都是农业文化价值的表达,不能仅仅按照商业价值进行判断。
C.在现代社会农民交易地位不平等的条件下,需要形成合作社组织,并且要把这些工作和我们的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
D.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这场伟大征程需要有关部门形成自觉意识,注重对草根、底层、传统等方面文化内涵的挖掘。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里不同风”等句子有效地表明或证明了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采。
B.材料一提及我们在现代化方面曾在不同时期借鉴前苏联、美国在现代化方面的经验,这是为了证明中国式三农现代化与之有很大的差别。
C.材料二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晏阳初的试验作了深入了解,自然地引出了下文“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振兴意义的探究。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并在文末对解决方法进行了本质化的理论总结。
4.乡村振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在中国式三农现代化中怎样避免“悲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7-20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

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称得上大变局的历史现象,几乎都发端于物资力量对比的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进入21世纪后,力量的平衡在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2010年,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在制造品上的占比分别是60%40%。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尽管如此,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结束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东西方的力量天平并没有完全改变,充其量只能说在逼近力量均衡的临界点。

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一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天平进一步向非西方倾斜,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按常理说,西方只有通过改革,在现有体系中更多地吸纳非西方国家的诉求,才可能维持世界秩序的平稳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更倾向于循着历史的惯性,凭借历史积累的优势,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对时局之变的回应,远不如历史上它们创造世界秩序时那样包容和理性。另外,非西方国家不会坐等被塑造。世界秩序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时局之变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从中国自身角度看,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问题。从世界角度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没有之一。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这样量级的参与者,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无法忽视其存在和诉求。

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过程。这个演化过程对中国来说,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的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说,把中国的定位认知为一个演化的过程,本身就超越了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权力竞争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是对目前西方政治中非理性现象的正面回应。

(摘编自雷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日前,美国百名中国通学者与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相继发表联名公开信。前者指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反对遏制中国;后者认为中国是威胁,鼓励美国政府坚持对抗中国。

观点截然相反的两封信恰恰反映了世界面临大变局时对中国角色投注的特别关切。北京观察家认为,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承压受力面相对较大的国家,中国如何应变、特别是如何不变,是考察其在世界变局中作用的重要指标。

在世界乱局变局仍在持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坚持”“理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机遇,释放更大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共同安全、力促合作共赢、推动开放包容、秉持公平正义,为世界稳定增添了新信心,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前景。

(摘编自朱方芳《百年大变局下中国的应变与不变》)

材料三: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做国际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做架桥者而不是挖沟者。这既是中国的,更是中国的

向内看,应对大变局,关键要办好自己的事。面对世界经济的微妙时刻,中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向外看,在全球化遭遇逆风之际,中国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中国始终坚守可持续发展承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进博会、世园会、文明对话……从思想理念,到机制建构,再到务实合作,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契合新世纪的全球需要,正在凝聚起越来越多国际新共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越织越牢固,国际朋友圈越建越红火,聚集的人气越来越旺。

(摘编自新华社《在世界大变局中奋进新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材料一提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新概念,要从力量、时局及定位的角度去解读才全面。
B.因为中国是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风险是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
C.材料二中指出,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发表公开信,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政府应该坚持与中国进行对抗。
D.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丝路基金等具体实践,是对材料二中“和”“合”理念的生动诠释。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中美两国贸易战的频繁爆发,体现了东方不愿坐等“被塑造”和西方想“延续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B.“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体现了中国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美国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呈现矛盾状态,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D.在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国要正确定位机遇与挑战,在“变”中“化危为机”,以赢得更好发展。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大潮中,中国逐步实现弯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天地。
B.欧洲国家正在联合行动,寻求破局,酝酿制定产业战略,避免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掉队。
C.已与中国签署合作文件的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赫然在列。
D.早在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占比已为16%,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加到40%。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应如何定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3-04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