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1 题号:190979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登泰山记》这篇游记散文是写实,但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处理和加工。文章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作者紧紧围绕着“寒冬”来描绘,并且贯穿始终。开始时,自京都乘风雪,点出了“风雪”二字,接着便步步深化。登山时“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到达山顶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观日出时“大风扬积雪击面”;游览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雪与人膝齐”。这些文字直接描写风雪,用来显示时令的特征,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看,这并不困难。精妙的是,作者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例如日出前,山峰“白若樗蒲”,山本来是青色的,现在却白如樗蒲,当然是积雪覆盖所致,于是,严冬的特征被点染出来了。“绛皓驳色”,山峰蒙雪,当然是白的了,这样,时令的特征又被点染出来了。在文章中,不仅有时令特征,而且有地点特征。作者所写的树木、石头等,都很切合泰山的景物特征,至于泰山日出,就更有特点了,这是在别的地方所不能见到的。

其次,繁简得宜,详略得当。出京都的一路风雪,一笔带过,然后,马上深入到文章的中心。观日出,是重点,因而笔重墨多,其余的,就稍作勾勒和点染;写泰山的树木、石头,用墨更少,两三字就交代完毕,只要说明清楚就行,没有枝蔓。作者既做到有繁有简,更做到繁中有简、详中有略。例如写日出的情景是详细的,但是,具体的每一句,又是简明的,只用几个字就描述了某一具体的形象。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是姚鼐散文的风格,也反映出桐城派这个文学流派的风格特征。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登泰山记》

材料二:

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

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郭嵩焘等朝廷大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焘、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的一流外交家,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并孕育出姚鼐、吴德旋、曾国藩、祁寯藻、张裕钊等人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泽被深远。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在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櫆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淑世牖民。

——节选自任雪山《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泰山记》最精妙之处在于全文紧扣“寒冬”,不仅直接描写风雪,还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
B.姚鼐散文的风格是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也是桐城派中许多作家的风格特征。
C.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桐城派形成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
D.姚鼐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曾国藩强调经世济民,严复、林纾启蒙民智,表现了文化人的担当。
2.根据材料,下列对姚鼐文章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能代表桐城派语言简洁风格的作品之一。
B.姚鼐不仅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书法碑帖艺术上也是卓有成就。
C.姚鼐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体现其“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
D.曾国藩深受姚鼐思想的影响,坚守桐城派立场,故最终中兴桐城,开辟新境。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曾国藩把桐城派推向全国,曾门弟子又承续大业,延展铺扬,声势赫奕。
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宋翔凤等桐城派成员入幕府,参赞政务。
C.姚鼐接续前贤,培育弟子门人,编纂《古文辞类纂》,为桐城派开疆辟土。
D.姚鼐强调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实质是让传统古文更有效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4.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登泰山记》是如何体现“考据”(客观考证)的?
5.姚鼐被认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其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内容加以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感应美学来自中国传统美学。它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美,都是人与自然、心与物、主观与客观交互感应、融合统一的产物。

感应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审美主体要选择与其审美趣味相合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要选择能够接纳其审美属性的审美主体。双向选择成功,感应才可能发生,美也才能产生。其次,感应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双向选择成功以后,主客体之间就会互相作用于对方,发生如皮亚杰【14】所说的S←→AT←→R那样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是就发生认识论而言的,但我们认为它也适用于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感应关系。在这一公式中,我们用S代表客体,用R代表主体,A表示同化的心理过程,T表示顺应的心理过程。如果主体顺应客体,也就是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且完全被主体所接受,这就是S→T→R的过程;如果主体同化客体,也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而被客体所接受,那就是S←A←R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在审美感应中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双向同时发生,交叉反复的。第三,感应是主客体互相渗透,达到合二而一,即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主体与客体共感同化,浑然一气。如听音乐者与音乐发生节律感应,随着音乐的节律手舞足蹈。这舞蹈之中既有作为客体的乐曲的节律,又有听音乐者的情感起伏变化,是听音乐者与乐曲之间感应渗透,合二而一的产物。

(摘编自郁沅《中国感应美学论纲》)

材料二:

阅读《红楼梦》是何感受,各人自有体会,但总会有一致之处。我们对于《红楼梦》的阅读经验,正像宝玉之初见黛玉——虽为初见但至为熟悉,是一种知己与知己远别重逢的感觉。陌生的读者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者,亦成为书中的一分子。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红楼梦》的理想读者,就像经典作品只能为少数人欣赏一样。如果不是林黛玉,而是一个缺乏文化知识的普通丫头,即使看到《牡丹亭》的演出,也不一定产生共鸣,至少不会如此强烈,达到这样高层次的美学境界。道理是一样的: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亦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脂砚斋,这位自视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反复以自己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事件而赋予自己一种独特的权威:亲历亲闻似乎是我们成为《红楼梦》合格读者的先决条件。这种做法显然是要将普通读者从《红楼梦》的读者群中驱逐出去:或者说,《红楼梦》在唤起一种亲切感的同时也在抵制无法进入书中情境的读者——亲切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为此,作者和脂砚斋常用个中人来指称前者。《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欣赏警幻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警幻评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反成嚼蜡矣。。即使如此,宝玉仍觉无甚趣味忙止歌姬不必再唱告醉求卧。众所周知,《红楼梦十二支》即为《红楼梦》的别名,书中直称为《红楼梦》原稿,因而警幻所谓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实际即指出阅读《红楼梦》的先决条件:阅读原稿,成为个中人。显然,宝玉的表现说明仅靠阅读文本无法成为个中人,因而即使他阅读了原稿仍觉无甚趣味而恹恹欲睡。无奈之下,警幻只得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脂砚斋等人所谓真有其人,真有是事,就是强调作为个中人对于理解《红楼梦》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所谓实有的真人”“真事的了解,个中人自然具有优先权。然而这种个中人无疑具有排他性,因为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对这些人物、事件亲历亲闻。所以,对于数量更多的读者来说,除了理解这些实有的人与事外,对于书中呈现的情感、情境的体验,显然更为重要。这时读者也应是真正的个中人。一旦具备这个条件,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自然会获得一种亲切感和新奇感:的体验在书中出现,亦为红楼梦中人矣!这正像脂砚斋指出的: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若自料不是宝、林之流,则不必求解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是观者进入是书情境、成为个中人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王怀义《作为阅读方法的感应美学——以(红楼梦)为中心》)

【注】皮亚杰:瑞士人,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双向影响是审美感应产生的基础,主客体互相渗透,合二而一,美可以由此产生。
B.不同读者读《红楼梦》的感受各不相同,当他们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者,能感受到一种远别重逢的熟悉感。
C.脂砚斋是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因为他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的种种事件。
D.读者通过理解书中人与事、情感与情境,也可以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产生前文所说的“亲切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涉及“感应美学”,但论述的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理论阐释,材料二侧重实践运用。
B.感应美学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却要依托西方心理学理论进行阐释,可见中国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
C.两则材料都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都是为了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并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D.成为文学作品“个中人”有两条途径,一是“亲历亲闻”,二是揣摩体验,后者对于多数读者更重要。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审美主客体之间双向选择关系的一项是(     
A.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4.请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过程模式,分析贾宝玉对《红楼梦十二支》从觉得“无甚趣味”到成为“个中人”的过程。
5.学校成立了“家乡文化生活”研究小组,正策划“古城一日游”活动,由你负责路线拟定和写作导游词。请根据“感应美学”的理论列出这两项工作的注意事项。
2023-05-14更新 | 1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需选择,而是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减)

材料二: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更是对乡土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为何自刎乌江?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

材料三: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节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这种天生的信用在进入现代社会时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B.乡土社会的生活往往受地域限制,域内接触多,与外界隔离,各自保持相对的孤立。
C.从乡村社会里得到的自由与法理社会的自由固然不同,但也不能突破规矩的约束。
D.终老是乡的人生活在礼俗社会里,他们无须选择生活环境,接触的是“熟悉”社会。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故乡,故乡成了永恒的精神家园,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
B.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不是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
C.中国乡土情结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这种心态。
D.乡土情结有多种类型,其中思乡思亲的情结对于国人来说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论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B.“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种植起来。”
C.“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D.“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4.材料三中说“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结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乡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哪些精神滋养?
2023-01-14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评论,是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代表媒体编辑部立场和主张,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指出什么看法和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干或是不应该干,以及当前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摘编自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材料二:

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在人才、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从娃娃开始抓起。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

从现实层面而言,近年来,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但是科学教育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现实的瓶颈,迫切要求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这一点自不待言。学校首先是要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补好科学教育这一课,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能力,以及对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然后是,从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实验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夯实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尤其是对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来说,如何补齐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家的苗子,不仅可能出现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里,也可能潜藏在广袤的田野乡村。

为什么由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一方面,说明加强科学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加强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加强科学教育的路径,那就是必须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资源,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未来如何有效协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使之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是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来自云南县城的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开始了对太空的向往,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成长为无数参天大树,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自杨三喜《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孵化”一词在文中强调了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
B.“一个都不能少”文中指的是在发展学校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地区的学校都不能忽视。
C.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D.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其主要意义在于向全社会表明加强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只要抓好中小学教育质量,就能“孵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质。
B.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是协同、利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的资源,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
C.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取决于能否补齐学校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
D.近年来,我国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关注了科学教育这一话题,体现了材料一新闻评论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的功能。
B.材料一提到新闻评论坚持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是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
C.材料二中列举桂海潮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例证丰富详实。
4.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5.如何写好一则新闻评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2023-07-28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