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191540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逐渐打破彼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实现扬优互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和传播体系,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旧的思维不革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认知要素,摒弃“秀肌肉”“大喇叭”“高音炮”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化“硬传播”为“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受众头脑。特别是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受众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传播的技巧。非语言和视觉传播运用非语言传播符号,其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海外受众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信息技术、传播环境、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不变的是“内容为王”的信条。跨文化传播既不能“自说自话”,只传播政治性、严肃性内容,也不能过分依赖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

一方面,要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打破受众认知要素障碍。共通性是传受双方进行传播行为的前提,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浓缩到一个个具体可见的普通人身上,让“浮动的符号”在进入不同语境后,也可以实现落地,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我国2017年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七个普通人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时代发展和价值理念,有力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挖掘优质的传播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大量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和开发。所以,要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要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古建筑以及经典古籍等,这些带有浓浓中国元素的文化内容,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

(摘编自段龙江《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材料二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先入之见。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

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对方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另一方面在于研究西方的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地进行传播策略的积极调适。在此基础上,寻找共情的传播结合点,以西方社会可以“共情”的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转译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阐释他们陌生而又富有价值、有趣的中国经验。这些丰富的信息,定然会引致其扩大视域,并与之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实现一个全新视域的构建。

(摘编自张芳芳《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改变陈旧的传播思维,才能有效发挥先进媒介技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B.在融媒体时代,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不属于优质传播内容,无法满足需求。
C.新媒体语境下“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充分说明内容是跨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研究西方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调整传播策略,是构建全新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应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重“陈情”而轻“说理”,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感。
B.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包含中国元素的内容。
C.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应注重所选内容的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从而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文化认同。
D.如果把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刻板成见看作对我国国际传播文本的前理解,那么这种前理解会阻碍中西方之间的互相理解。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伽达默尔观点的一项是(     
A.据设计者介绍,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他自己先后创作了500多个卡通形象,绘制了上万张草图。
B.学习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某班同学按照老师要求,先去自行选择参观一些古建筑,然后在班内交流探讨,加深了对古建筑艺术的认识。
C.多年来,中国政府和高校与相关国家和高校先后签署了数百份互派留学生协议,这些留学生为国际文化交流、为各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D.一位网络博主在短视频中生动活泼地讲解各地的文化景点,每个视频最后他都邀请网友推荐当地景点,网友反响十分热烈,他的视频也越做越好。
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以第2段为例进行分析。
5.老木匠“阿木爷爷”擅长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他的视频不用一个英文字性,却圈了无数海外粉丝,被评为“中华国际传播案例”。请结合材料对这一传播案例加以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比兴寄托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有字面的解释,也有引申的解释;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也有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先讲“比”“兴”二字。词天生有这一特质,容易把作者引向比兴寄托的路子,也容易引起读者比兴寄托的联想。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见物起兴,是由物及心。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以《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外在的物象,所谓“物象”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凡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统称物象。这在中国诗歌中有很久远的传统。即如《诗品·序》中就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都是说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李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由于看到“林花谢了春红”而引起的感发就属于此类。

什么叫“比”呢?“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因为诗歌这种美文,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是用一只吃粮食的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这是他心中先有一个剥削者的概念,然后用硕鼠这一形象来表现的,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形象来比喻,是由心及物的心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所谓“比”。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说你要看到我内心中那千回百转的情意,就如同像篆字般曲折的小篆香一样,寸寸燃尽,以此形容他回肠的寸断。这也是“比”,是先有其回肠的情绪而后以小篆香来做比喻的。

所以一般说来,比兴就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这是对“比兴”最简单的解释。

不过,“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兴”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有时是正面的感发,有时是反面的感发,而且同样的物象可以引起不同的感发,所以“兴”这种感发的范围是非常自由的,不是理性所能够完全掌握的。相对而言,“比”是比较有理性的。

总之,“比”与“兴”基本上原该是指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相交感时的两种方式和作用,但是汉儒却对“比兴”有了另一种解释,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而“兴”则是“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周礼·春官·大师》郑注)。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因为从《诗经》的作品分析,用兴的方法写的对象不一定都是美的,用比的方法写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恶的。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另外的意思,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意思。这以后,在诗歌创作中说到“比兴”就再难只以单纯的心物交感的比兴来衡量,而有了一种言外之意可以追寻体会的意思了。

(摘编自叶嘉莹《诗显而词隐》)

材料二: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了要让一个诗人亡一次国,然后李煜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几个句子出来。就是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他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的有点轻浮转到那么深沉。就是一个亡国,忽然让这个才华横溢的人领悟到繁华到幻灭。所以我们读到《虞美人》,读到《浪淘沙》,读到他这些后期的作品的时候,忽然带动了一个很不同的生命经验。这种在亡国之后产生出来的创造力,其实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五代词刚好是诗词这两种文体的连接,因为在唐诗的黄金时代之后,你要写诗超过李白杜甫,想都不必想了,所以要另辟蹊径,另辟一条新路出来,反而走到了通俗的这个世界上去,把通俗重新开创新经验。当时有一批傻傻的人,还在那边继续模仿唐诗的,全部都完了。反而走到流行歌曲的这批人出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五代词的变革意义,就是词根本就是流行歌曲。

大家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到“林花谢了春红”这样的句子,我们会隐约感觉跟唐诗不一样。“太匆匆”,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民间感情,就是觉得好快啊。所以你会发现,把这些东西变成歌,变成现代的流行歌曲非常容易,因为它本来就是歌。我们现在读的《虞美人》《乌夜啼》都不是文学的名字,而是音乐的名字,等于现在我们讲的“降G大调”之类的意思,升调、降调的意思。

(摘编自蒋勋《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莹认为,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词人心中先有了千回百转的情思,再以小篆香来做比喻的。
B.比兴对作者而言,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比是由心及物,兴是由物及心:对读者而言,都能够引起内心的感发。
C.叶嘉莹认为汉儒对“比兴”兴美比恶的解释不可信,但引出了“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解释。
D.蒋勋认为,李煜后期的作品《虞美人》《浪淘沙》体现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情调,亡国让词人领悟到了从繁华到幻灭的转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常常将抽象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从而引起读者的感发,这是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
B.“兴”这种手法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它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兴”感发的范围非常自由。
C.蒋勋认为,以李煜为代表的五代词与黄金时代的唐诗非常不同,五代词另辟蹊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通俗。
D.我们读到“林花谢了春红”这样的句子,之所以感觉不同于唐诗,是因为由物及心,看到外界景物后引起了内心的感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见物起兴”的一项是(     
A.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D.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三首小词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词)为第一种境界。叶嘉莹先生认为王国维的解释是读者在解读诗词时,近于兴的阐述。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3-06-03更新 | 1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简单追溯一下曹家的世系。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曹寅,一个是曹宣,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伴读,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康熙二年,曹玺专任江南织造,曹家开始定居江南。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曹寅调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由他的内兄李煎接替。织造有三个,杭州织造、苏州织造和江宁织造,但是苏州织造跟江宁织造关系密切,因为他们是亲戚关系。

康熙四十二年,曹寅与李胶奉旨轮管两淮盐务。曹寅去世后,他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曹颙夭折,再由曹寅继子曹頫接任。雍正五年底,曹頫被抄家,曹頫带着儿子曹雪芹(也有人认为是曹颙遗腹子)等很快离开了江南,结束了江宁织造一职,同时也就结束了曹玺一支在江南的60多年的生活,结束了曹雪芹的梦中岁月。当时抄家,曹雪芹13岁,《红楼梦》一共写了19年的故事,从贾宝玉出生到贾宝玉出家,其中内容写得最长的一年,就是贾宝玉13岁那年。所以有人说,这反映出曹雪芹对13岁的铭心刻骨。

织造隶属内务府,从某种意义上说织造就是钦差大臣,但官品不是最高的,一般也就四、五品官(曹寅高一些,是三品),但由于是皇帝直接派出来的,所以跟一品大员总督、巡抚等行宾主礼,而且体禄也相当,苏州织造和江宁织造加起来年薪大概是2万两白银,这是很高的。织造是给皇家供应绫罗绸缎等用品的,皇宫需要的衣服、布料,包括皇袍都由他们安排编织制作。康熙皇帝南巡,曹寅在织造任上接驾四次,看上去非常风光,但不论临时接驾还是长期担任织造,开销都特别大,造成巨额亏空,这成为后来被雍正抄家的原因之一。不妨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和热闹,已经预伏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苍凉。

《红楼梦》小说里描绘了许多珍贵织品。一是“软烟罗”。刘姥姥游大观园,王熙凤不认识“软烟罗”,把它认作是蝉翼纱。二是“凫靥裘”。有人说“凫靥裘”是野鸭子头上的绿毛做出来的,它是翠色的,翠光闪烁,艳丽异常。这个“凫靥裘”,香菱不认识,说它是孔雀毛做的,因为其颜色跟孔雀毛有点接近,湘云说哪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毛做的。三是“雀金裘”,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感觉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免靥裘”。贾宝玉看到它很惊讶,但把它和“凫靥裘”联系起来比较,说明材质和孔雀毛在外观上有相似处。

后来“雀金裘”有个破洞,由于绣品奇特,没人见过,城里的能工织匠都不敢揽下修补的活,最后还是病中的晴雯挣扎着把它补好了。这倒不是意味着晴雯的织补水平必定超过所有巧匠,只是因为她对宝玉用心,激发了自身的潜能,把这样一个高难度的织补任务完成了。这说明,技艺发展到一定境界,是需要用情感乃至生命来支撑的。但小说强调织品的奇特,既呈现出贾府的奢华,人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显示了家族衰败的迹象,这在贾母提醒只此一件时,已经有所暗示。

(摘编自詹月《锦绣繁华及其背后的苍凉——谈江宁织造世家出身的曹雪芹和(红楼梦)》)

材料二:

那些经罗绸缎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织造是一种复杂专业甚至在历史上属于高科技领域的生产,让我们来读一下这几个耳熟能详、用来形容困难和复杂的词汇,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初都来自织造。第一个是“千头万绪”,来自抽取蚕丝的过程,蚕茧在沸水里煮的时候,必须要把它的丝头找出来,把它的丝抽取出来,不难理解这是需要高手才能操作的。第二个是“一丝不苟”,这是来自穿综扣的过程,穿错一个就会出现“跳丝”这样的疵点,在历史记载里面“跳丝”“错丝”的问题一旦被发现,轻则织造官员自掏腰包重做,重则罚体或降职。还有“错综复杂"这个形容事情难度高的高频词语,来自织造的穿综程序,也是织造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错综复杂”的“综”就是织机上的提花综。在织造过程中由复杂的提花程序控制的上下起落的成千上万的综线圈,错落各异,让人眼花缭乱,成为形容复杂最合适的词语。可见,织一匹丝绸料是如何千难万难的。所以说,孟母以“断机杼”来启示孟子求学不可半途而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了解到织造的复杂性,才能理解对于织到一半时,把经线全剪断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半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包括大量的织前准备工作和织造到一半的工作都被废弃了,而且无可再续,这匹织料也成为未完成的废料。孟母的这个举动深深地触动了孟子,由此而后的孟子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大儒。

晚清时外国学者根据调研后手绘出了中国织机。通过在织机上局部的灵活改变,可以织出很多的缎类组织。这个织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丝线要穿过去那么多线圈眼,每根丝线要穿几百个孔眼,才能完成一根的穿综过程。错综复杂的织造工艺和高昂的人工成本就决定了丝绸是一种昂贵的产品。从种桑、养蚕,到整个织造,再到匹料取下、卷起入库,任何一个环节失误了,都会造成丝纱有瑕疣。这一整个过程体系非常复杂,丝绸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集桑蚕养殖、染色整理、编程织造等多种技艺于一体。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丝绸为何那么责重。丝绸对当时的商贸和经济非常重要,成为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商品,成为举世瞩目的奢侈品。

(摘编自于颖《江南机杆夺大上——从博物馆藏品讲述江南丝织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家几十年与织造一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起,曹家的曹寅、曹颙、曹頫先后担任过织造一职。
B.曹寅在织造任上四次负责接待康熙皇帝南巡,非常风光,但开销大,造成巨额亏空,这就是曹家后来被抄家的原因。
C.“错综复杂”的“综”是织机上的提花综,在织造过程中山复杂的提花程序控制的综线圈错落各异,让人眼花缭乱。
D.历史上丝绸贵重,成为服用奢侈品,与从桑蚕养殖到染色整理和编程织造的整个织造工艺错综复杂有很大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的13岁与贾宝玉的13岁似有巧合,曹府被抄家时曹雪芹13岁,《红楼梦》写得最长的是贸宝玉13岁那年的事。
B.材料一举《红楼梦》中“软罗烟”“凫靥裘”“雀金裘”等珍品不被人们认识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贾府织品的丰富。
C.织造过程非常复杂,织到一半把经线全剪断,意味着半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孟母以“断机杼”来启示孟子求学不可半途而废。
D.从种桑、养蚕,到整个织造,再到匹料取下、卷起人库: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失误,丝绸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珍贵织品反映了贾府的锦绣繁华"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描写女性穿着的服装虽然各有特色,但其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的质地和花样方面,至于服装款式差别并不是很人。
B.《红楼梦》尽量模糊化描写男人的服饰,所写之处既无清代服饰特征,也无明代服饰特点,将“真事隐去”,借助“假语村言”。
C.《红楼梦》二十九回中的“鹅黄缎子”看似不经意所写,却是神来之笔。这种色似列于“明黄”之后,为皇亲国戚专用。
D.不同的织造工艺能生产出不同的品种,《红楼梦》中写“雀金裘”有个破洞,城里的能工织匠都不敢修补,而晴雯把它补好了。
4.下列对两则材料中“织造”相关内容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织造是给皇家供应绫罗绸缎等用品的官名,如江宁织造等。
B.织造是一种复杂、专业的生产,在历史上属于高科技领域。
C.“错综复杂”这个词语来自织造的穿综程序,穿综程序复杂,
D.“千头万绪”“一丝不苟”“断机杼”等都与织造工艺关。
5.历史上,丝绸是“中国制造”的代表,创造了辉煌。今天,应该如何促进“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二和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今天,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很多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还依赖进口,如中国制造的计算机和手机数量巨大,出口量也大,但芯片和软件还需进口,供应链不稳定,产业链受到影响。中国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05-10更新 | 1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是颜值消费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趋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脾气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网络平台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人,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材料三: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等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串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

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广大家长应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善于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通过审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让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孩子心中扎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编自张弓、乐中保《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B.“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是因为这种心理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重的时代气息。
C.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育学生,通过“诗”和“乐”进行审美教育,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D.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寓道德教育于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从而将其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
2.根据上述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开放的社会,审美本应是多元的,但纵容病态审美泛滥,势必影响到关系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的培育。
B.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成为“五四”作家的宗教信仰,体现了“审美代宗教”的主张。
C.“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标志着两种不同文化的嬗变,而“五四”文学运动与之是息息相关的。
D.审美教育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终极目标还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3.下列言论或现象,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上述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老艺术家阎肃认为:“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
B.毛泽东曾热情褒扬:“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
C.当下社会渐渐刮起“阴柔之风”,“五四”时期的文化却青春气息勃发,正像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抱怨的:“一代不如一代!”
D.孔子盛赞《韶》乐“尽善尽美”,“尽善”指内容上达到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尽美”指艺术上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
4.材料二是怎样论证“‘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观点的?请从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和论据的角度进行阐述。
5.当下应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10-15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