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9 题号:191633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城文化底蕴深厚。只有真正理解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才能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始终面临着三大问题:生存、秩序和传承发展。长城的出现和存在,与此密切相关。生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作为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

秩序是一个永恒追求。农耕和游牧,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彼此有着强烈的冲突和互补。资源互换,通常有抢夺、贸易这两种方式。如果抢夺成为一种常态,战争就会越来越多。长城的修筑,构建了良好的秩序。农耕民族在长城里面种地,游牧民族在长城外面放牧,二者通过长城成千上万的关口来进行贸易。这样,就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修筑长城时,垒起坚固的城墙,封闭是手段,交流是目的。

传承发展才能走向未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耐人寻味。几千年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碰撞、融合中发展进步的。修筑长城,体现了对长城之外生活族群的承认,代表着一种共存共生、融合发展的关系。长城内外,是独立存在、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长城,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这一文化情结的表达。长城的每一块砌砖、每一块垒石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人类的发展,也应当以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如何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且造福社会?首先,要把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清了文化的根、生命的源,爱国就变得自然而然、发自肺腑了。长城,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次,要把长城保护落到实处。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通过修缮防止墙体继续坍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换言之,长城修缮应以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为原则。长城保护的形势,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但与客观需要相比,我们的重视和努力还远远不够,除了加速培养专业人员,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及参与,如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农民,能够因为长城保护和利用而受益,过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要把长城旅游做实,把长城故事讲好,尽可能将长城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很艰难、很繁重,但也迫切需要!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

材料二:

长城,巍峨峻拔,气势磅礴,纵横十万余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历史结晶,表现了伟大的民族创造力,是世界历史文化奇迹。长城,穿越时空,历经沧桑,上下两千余年,见证和伴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替和荣辱变迁。要想研究长城文化,必须关注和回答一些问题,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那么中华民族为何持续两千多年不断地修筑长城?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长城成为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长城以南,主要以农耕民族为主,二者以长城为纽带,共同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沿河西走廊修筑长城,设置敦煌等河西四郡,汉宣帝又设置西域都护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丝路贸易交往的安全,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

围绕长城,还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关长城的诗词歌赋、铭记碑文、民间传说、楹联匾额、雕刻建筑等,以它们独特的内容和风格,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加熠熠生辉。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研究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不能不研究长城文化。研究长城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弘扬其内蕴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长城文化极为丰富,而且不断地充实着新的内容和特色。今天,我们既要努力打造夯实新时代的绿色长城,又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小康社会筑稳保障长城;既要着眼实现强军梦,为民族复兴筑牢钢铁长城,又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建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长城,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宋圭武《研究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筑长城为华夏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构建了良好的秩序,进而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
B.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必将促进长城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走向世界。
C.从时、空角度看,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替和荣辱变迁,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D.中华民族持续两千多年不断地修筑长城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给世人留下的封闭、保守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格局,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B.为了保护长城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长城修缮应当杜绝使用现代技术。
C.推进长城保护形势不断向好,除了思想重视和主观努力,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参与。
D.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长城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应当也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充实。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一关于“长城的出现和存在”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唐·汪遵《咏长城》)
B.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张英《家书》)
C.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唐·陆畅《题悟公禅堂》)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4.材料二作者宋圭武先生认为,“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长城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5.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思考,简要说明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摘编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适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摘编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我们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材料一中对 “愚”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包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在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2024-01-03更新 | 3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措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西周时期曾颁布《崇伐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些也许可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了。但形成法律条文,当首推秦王朝制定的《田律》。它有一部分专讲环境保护,几乎包括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如山丘、陆地、水泽以及园池、草木、禽兽、鱼鳖等,非常全面。《田律》中明文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秦以后各朝代,也曾对环境保护制订过法令。如公元前六十三年,汉宣帝曾下过一道诏书:“令三辅(今西安周围地区)毋得以春夏捅巢探卵,弹射飞鸟,违者徙。”唐朝《唐律•杂律》载:“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在环保机构的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早的环保管理机构,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尤其是周朝,其环保机构的建制极为完整。根据《礼记•地官》的记载,周代的环保机构归地官司徒管辖。当时的司徒是朝廷六卿之一,主管农业林牧渔业的税收;虞人则专管“山泽所生之物及其禁令”,据《史记》和《尚书》记载,《周礼》中规定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蓄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这些机构与官员具体职责是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禁止破坏和损害生态的行为,引导合理开发山林川泽,以保护自然生物资源。秦汉以后,历朝都设置有类似的环境保护机构,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有所变化。汉武帝时的主管官员改称为水衡都尉。隋唐以后,除元朝设置有专门的虞衡司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环保的工作,主管山林川泽的开发和保护。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各朝都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比如周代,虞部直属于司徒,隋唐以后由工部统辖,所属的这些上级部门除负责环保禁令的发布以外,往往还兼管农林渔业、手工业、各项工程等与之相关的部门。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冲突,帮助环保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各部门的配合以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

1.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统治者对自然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禁止破坏环境、重罚破坏环境的当事人是很多法令的共同点。
B.早在夏代,中国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法令,夏禹曾颁布禁令,不要在夏季砍伐树木、频繁捕鱼。
C.秦朝的《田律》是古代有关环境保护最早的成文法,它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法,但相关规定非常全面。
D.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法令,多针对春夏两季的相关行为,多涉及林木、鱼鳖鸟兽等生物资源的保护。
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表述,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置环保机构是古代各朝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其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
B.周代环保机构的建制很完整,这些机构与相应官员的职责很明确,因此周代的自然生物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C.周代环保机构的重要官员司徒是朝廷门卿之一,除了承担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等职责外,还主管税收工作。
D.秦汉以后,历朝的环保机构在设置目的与官员职责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周代虞部直属司徒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B.从远古到汉代,再到隋唐以后,环保机构大体经历了从专职官员到专职部门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
C.工部是隋唐以后环保部门的上级机构,管辖范围广,从而确保了环保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系统规律的充分利用。
D.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以法律的形式制度化,并通过环保机构加以落实,这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020-10-13更新 | 10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森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图;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材料二:

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

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荀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为“乐”是“天下之道毕是矣”,从《乐》与《诗》《书》《礼》《易》《春秋》相同之处来看,它们均是“天下之道”的体现,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映。

从“乐”的独特性来说,“乐”及器具与天地万物相感通,是对天地万物的象征,其中以鼓象征天之清明,以钟象征地之广大,以磬象征水之柔顺,以竽笙箫象征万物之和谐,以篼箭等象征日月星辰即万物之多样,以乐舞之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从而指明了天地、“乐"、情感三者具有同源性。“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

(摘编自许春华《荀子<乐论>:弘扬一种合乎“道”的“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人的教化,始于学诗,继之以学礼,成于音乐。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
B.在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礼仪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教化作用往往融入其礼仪功能之中。礼仪功能最重要。
C.在礼仪活动中,音乐配合礼的施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人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乎社会规范。
D.“声音之道与政通”,古人可以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社会,因为音乐能改变世风,决定风俗的盛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有无节制、歌词是否雅正等音乐本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人有深远巨大的影响力。
B.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
C.“乐”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各种乐器是对天地万物之特性以及天道和谐多样、四时更替的象征。
D.“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韶》《武》皆应为雅乐。
3.下列关于音乐的名句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B.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蒙泰威尔第
C.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德彪西
D.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
4.材料一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提倡美育开设音乐课是必须的,但人们对音乐教育认识并不充分,有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
2022-01-28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