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70 题号:191658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类对难以预测的命运走势充满不安和焦虑,而电影恰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来呈现这种好奇、不安和焦虑。于是,科幻电影成为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重要电影类型。电影学界由是将科幻电影定义为:“一个将科学的或技术的预设跟想象性的推测结合在一起的电影类型。”

科幻电影的生产,是能将科技、文创、人才等多元、多维度的资源网络化连接的综合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实力的综合体现。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相关文件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当前,中国科幻电影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并且寻找到独特、先进的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它构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世界观:遭遇重大灾难的未来地球,人类社会规则有哪些变化?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自救?而这些自我设问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人文意识和环保情怀,也是中国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体现。过去,人们习惯观看外国灾难片,这些影片多通过绝地孤胆式的英雄模式传达所承载的文化理念。今天,中国也终于拥有了这样的重磅影片,来传达我们对于全球气候、和平发展等重要议题的话语和态度,表达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和责任。

(摘编自郭海燕《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光明日报》)

材料二 :

《流浪地球2》人工智能组科学顾问崔原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他说自己小时候看得最多的是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在那些片子里,角色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外国面孔,偶尔有一两个中国人出现,也是反派。“这样的片子看多了以后,当时谁会觉得中国人能拯救世界呢?”

2017年,中国科协启动科学影视融合项目。2020年,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成立。同年8月,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幻十条”。科影融合自启动以来,就承担着展现真实科研工作与科技成果的责任。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独行月球》《三体》《流浪地球2》等影视项目中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科学顾问,大国重器更是在近几年中国科幻影视剧中频频亮相。外骨骼机器人、空间站、“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致力于引力波探测的天琴计划、即将发射的巡天望远镜……硬实力的发展为软实力的增长保驾护航,中国科幻的底气,正来自大国重器的实力。

同时,科幻又给予了想象力最广阔的空间,是对未来的预言。

比如对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梁文杰来说,刘慈欣作品中的“太空电梯”就有一种巨大的诱惑力,“所有火箭技术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化学能推进效率太低,航天器复用性程度不高,太空电梯是一种跳出盒子的思路”。但要建成太空电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难点在于缆绳的制造,制造缆绳的材料必须拉伸强度高、可大规模生产、耐干扰、质量轻。其中一种被寄予厚望的材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国石化发了条“喊话”《流浪地球2》的微博,认领了这一前沿技术——此前吊起港珠澳大桥的高科技材料正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它的直径只有0.5毫米,相当于5根头发丝的粗细,但强度是钢的18倍,承重力可达到35公斤。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网友们炸了锅:原本以为是科幻,没想到国家队悄悄地准备把一切变成纪录片!

对《流浪地球2》“喊话”的,还有中核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石油等60多家央企。“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中国科技与中国科幻的故事,成为这个春天里最振奋人心的事件之一。

(摘编自王秦怡《“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环球人物》)

材料三: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从文学表达到影视化呈现,观众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式科幻包裹的那份浪漫与温情。这些作品无论是从技术实现还是精神内核,都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对于未来中国式科幻行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的科幻创作者在实现想象力跨越的同时,也在尝试建构中国特色的科幻话语与叙事体系。他们描绘的是自然与人的复杂关系,却不囿于现有的科学发现成就,而是内蕴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以宇宙为尺度观照地球,从而表达果决的英雄主义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呈现出宏大叙事的史诗美感。在对待科技与人类社会的态度方面,他们更关注的是处于宇宙极端环境下的中国人,行为方式、生存逻辑、价值取向与道德抉择的转变。

在这个叙事体系之下,人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式科幻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的情感。这情感在《流浪地球2》中,是刘培强对家人的爱与呵护,是图恒宇对女儿的思念与付出,更是张鹏那一句“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大义面前,舍生取义,无怨无悔,令人动容。一个个亲切的画面勾勒出中国人的群像,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有一颗中国心。正是这颗中国心,赋予了影片特有的质感与温度,拉近了中国式科幻与观众的距离。

(摘编自杨宇良《中国式科幻的文学艺术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电影”在电影学界中的定义为:一个将科学的或技术的预设跟想象性的推测结合在一起的电影类型。
B.“科幻十条”指的是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简称。
C.“喊话”在材料二中的意思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原本有一定距离(即关系原本不太密切)的对象进行对话。
D.“叙事体系”在材料三中指的是,将中国人作为叙事主体,描绘他们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极端环境的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质量的科幻电影能实现科技、文创、人才等多元、多维度的资源网络化连接,体现的是国家科技、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实力。
B.在中国启动科影融合的大背景下,《独行月球》《三体》《流浪地球2》等影视项目有了专业科学顾问和大国重器的加持。
C.中国石化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拉伸强度高、可大规模生产、耐干扰、质量轻,为“太空电梯”的缆绳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D.《三体》《流浪地球》从技术实现到精神内核,都对未来中国式科幻行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当前中国科幻电影正试图寻找到独特、先进的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材料三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这个问题。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我国对科幻电影发展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从材料二来看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科影融合的发展。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使用了《流浪地球2》作为论证事例,材料二侧重的是精神内核层面,材料三侧重的是电影科技层面。
D.综合三则材料来看,我国科幻电影不论是在科技硬实力还是价值软实力上都实现了长足发展,尤其今昔对比很令人振奋。
4.评论家说“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给中国科幻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请结合文本材料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影响。
5.相对于好莱坞大片,中国的《流浪地球2》有着很明显“中国烙印”,请结合文本材料分析说明。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茅盾、废名、沈从文、萧红,到四十年代的赵树理、孙犁,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柳青,以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汪曾祺、古华、韩少功、张炜、莫言、贾平凹、路遥、陈忠实……众多乡土小说家为文学史贡献了一大批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创作流派。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乡土小说最能代表中国新文学创作成就、同时也备受世界文坛关注和认可的原因之一。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是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摘编自人民网《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材料二:

说到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要义在“变”。我国作为世界上体量巨大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就要求作家首先要自身求变,以积极适应、顺应山乡的巨变。

大多数当代作家对乡村的态度是复杂乃至矛盾的。尽管不少作家来自乡村,或在乡村生活、工作过,但主要生活和工作环境却是远离乡村的,与乡村是比较隔膜的。他们一方面在城市丛林中奔波拼搏,另一方面在心底却时常向往着田园牧歌,有意无意地给乡村抹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这恰好说明我们许多作家及艺术家并不真正了解乡村、理解乡间人民的奋斗和追求。

因此,在真正进入创作之前,作家首先要转变从上面、外面观看乡村的态度,沉下来,走进去,切实把握新时代山乡跃动的脉搏,全面认识当今“三农”的实际状况。当今农民别说与闰土们完全不同,就是与孙少安们也有很大差别。作家务必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中,切实体会和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农民兄弟的苦恼和艰辛,作家们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应该以智慧才能和特有方式,帮助他们破除困惑,克服困难,把祖国的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更为文明。

在这些方面,先贤们曾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浩然等,他们或长年扎根农村,或隔三差五去乡间生活一段,与农民朋友交流交心,为他们排忧解难,逐渐成为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所以生活在乡间主要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兄弟,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就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中国农村的变革,是一场历史性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作家不能停留在20世纪的认识水平,必须改变、拓展和提升思想意识,树立大历史观,从民族复兴大业这一历史高度,来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我们过去擅长的表现方式,显然也会捉襟见肘。在文艺创作上,我们依然要坚持鼓励各种风格、各种流派争奇斗艳。当初,赵树理的“山药蛋”,周立波的“山茶花”,各领风骚;柳青的渭河平原、路遥的黄土高坡等,都体现了神州大地山乡的不同风姿。进入到当代作家笔下,也应该多姿多彩、异彩纷呈。雄伟、浓烈、刚健、奔放,与柔美、清新、隽永、含蓄,可以并存共荣,相得益彰。

作家历来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写作的,但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的时代,作家也应该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与各种媒体联结融合,使自己创作的表现力得到不断丰富,使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获得提升。

(摘编自朱辉军《面对山乡新巨变,作家宜先“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内涵相比,乡土小说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意义更为重大。
B.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乡土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城市化也可能意味着乡土文学稀缺。
C.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一说法不完全矫情,是因为他们无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观念。
D.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就要求当代的乡土作家要实现多方面转变,才能更好地书写乡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变化”,不过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乡土文学未来会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信心,更需要主动求变。
C.不少当代作家远离乡村,这便会给乡村抹上一层浪漫的色彩。
D.乡土作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写作,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表现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陆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B.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4.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5.当代乡土作家应该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书写新乡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30更新 | 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

——(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人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这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如此,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的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付费与不付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货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注]材料二: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正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迎合了文化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和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B.新媒体想在眼球经济时代获取利益,显然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
C.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D.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知识付费的到来,并且这种付费范围还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根据三则材料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社会中,资本运作可使知识传授成为获利来源,而资本逐利的本质将会使这种竞争更加残酷。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从小镇青年到月入十万》这类文章充斥网络,是新媒体在知识付费时代谋取利益设置的营销景观。
D.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因而一般不会有更多的钱用于知识付费领域。
3.以下哪个例子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     
A.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用户可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
B.网络剧《庆余年》因制作精良而火爆一时,随着剧集热播,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映”付费模式。
C.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
D.小王在喜马拉雅FM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获取报酬。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应对知识付费时代?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2023-09-03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对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变,那么我国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翻倍的需求。

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武强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除了风、光、地热等已开发的,我国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炭地下气化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天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研发调节技术。在解决了具体技术问题后,干热岩、可燃冰和“人造太阳”等能源储量巨大的新能源,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

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低能耗、高精尖技术产业为主,而我国则以矿山、化工、冶金、水泥等高能耗、单向度产业为主。

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取材于章建华、里雨曦、党亚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应用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了世界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集中国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

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603.5万度,节约标准煤约1889吨,减排二氧化碳5167吨。“72”“56”“60”“153.4万”这些数字可以勾勒出“国和一号”的工程效果图: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发生事故后系统自主处理,无须人工干预时间为72小时;建造周期仅56个月;电站主体设备设计寿命为60年;单机组发电功率达153.4万千瓦。

“国和一号”打造了一条先进的产业链。它带动核电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能源产业实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运行等企业、机构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已有核能发电基础上,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启了涵盖光伏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等项目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光伏发电”面向核电厂的楼宇集群,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设施,实现了供能的清洁化替代;“核能供热”可满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近期将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未来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以实现周边供水,保障战略备用水源;“海上风电”将打造集“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上牧场+海上观光”于一体的海洋资源立体化开发示范项目。“国和一号”依托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精准采集、显示和处理核、风、光、氢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智能调控,达到多能源互补,保证供需平衡。

“国和一号”作为我国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代表,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积极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带动产业创新和集群式发展。由此可见,做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取材于赵冉、丁怡婷、左丰岐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我国能源现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报告》,2021年煤、油、气、电的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B.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直接导致能源进口量上升。
C.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存在巨大矛盾。
D.可再生能源丰富,但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和一号”技术安全性高,工程建设周期短,供能经济、环保。
B.“国和一号”开启的能源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代表。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核能供热”项目可以满足山东省清洁供热的需求。
D.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对海洋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时,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
B.在未来几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被新型能源取代。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全方位体现了“开源、节流、升级”的战略。
D.能源结构转型不仅要强调能源质量,更要考虑能源数量和供需平衡等要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建设方向的一项是(     
A.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化
B.能效科技水平持续稳定化
C.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化
D.产业结构发展布局系统化
5.在“新时代·新发展”青年论坛上,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及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

【链接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之前走过不少弯路,但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取材于孙业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

2023-04-06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