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 题号:1918103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干支纪年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系统,可知,永和九年是牛年。
B.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禊,一种祭礼。
C.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六个月)的亲族。
D.“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指称隐士住处。
【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入机织”中的“鸡鸣”,“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都是“天色计时法”,分别对应地支计时法中的寅时(3~5点)和酉时(17~19点)。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农历每月初七;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这些都是妇女们置酒欢聚、嬉戏娱乐的日子。
C.屈原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影响深远。《离骚》中主人公浑身披覆着香花香草,实际上是借此彰显其纯洁高尚的品格。
D.总角,是指将头发梳成两个如角的发髻,可用来指幼儿时期。垂髻,是指头发垂下来,指代年迈的老人。女子十三四岁则称为“豆蔻年华”。
2022-04-18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各项中,对相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手法上有赋、比、兴。
B.“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楚辞》是由西汉刘向编辑而成的。
C.“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称作“乐府”或“乐府诗”。
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按句数划分,只有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2023-07-13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伍”指古代的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因此以“行伍”来代指军队。
B.“七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七庙隳”指的是国家灭亡。
C.“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
D.“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谓。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2023-08-2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