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91814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的陌生——语义饱和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认识。小时候抄写课文,重复写某个字很多遍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写了N遍的东西是什么。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拼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之后疲惫了,出现了短暂的罢工,即语义饱和,这属于正常的神经心理学现象。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你的大脑神经觉得主人太烦人:干嘛老让我看一个东西?刚才是它,怎么现在还是它?

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短时间内刺激重复呈现,神经元的持续激活导致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缺失。这是大脑发出的信号,间接表明神经系统累了。

此外,语义饱和过程和文字识别过程也有一定关系。识别文字,首先是字形信号,即笔画、结构信息等视觉信息刺激神经元产生神经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投射到后脑勺附近的大脑视觉中枢,再与神经中枢中的文字记忆数据库比对,转化为语意,从而读懂这个字的含义。如果人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眼睛持续接受这个字的刺激,这个刺激信息重复发送到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也会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久而久之,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这个区域的神经元产生疲劳,再有新的刺激信号,已经疲劳的神经元也不会将该神经电信号与中枢的记忆数据库比对,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这个时候,大脑看到这个字仅能注意到字的局部,而无法从整体上对这个字进行认知。这样我们先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进而丢失对这个字的意思的联想能力,最后熟悉的字变得陌生了。

专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汉字的结构对语义饱和的难易会有影响。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更容易发生语义饱和,即我们看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不认识,如”“等;而独体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语义饱和,如”“等。

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认读汉字时,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看镜子里的自己,看久了,连自己都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像陌生人。

当然,大家也不用为此困扰,通常这种神经疲倦是暂时的,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我们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满血复活啦。

(取材于王若雅的同名文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脑的同一地方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会产生神经疲倦,出现“语义饱和现象”。
B.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的连通性短暂缺失,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的重要原因。
C.“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识别汉字时,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D.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语义饱和现象”就会消失。
2.有同学为了快速记忆某些知识,在短时间内用大量重复抄写来加深印象,但效果并不好。请你用文章所介绍的“语义饱和现象”的原理,劝说他今后不要用这种方法学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词与开封

张自善

词,最早称“曲子词”,是产生于唐代民间的可和乐歌唱的新诗体,到了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艺术上表现出了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从一代文艺作品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来看,词可以说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宋词”。

谈宋词,就离不开开封。   因为作为北宋的京都,特别是在宋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能使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元曲成三足鼎立之势,都与它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直接的关系。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检校太尉、领归德军节度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赵宋王朝,并逐渐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两百多年来的混乱局势,使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工商业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日趋繁荣。当时,东京人口有100多万,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之一。这种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另外,赵匡胤是在掌握后周兵权之际,趁周世宗柴荣去世,幼主恭宗柴宗训刚刚即位而乘机取得政权的。所以,他也担心自己手下的功臣拥兵自重,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采用赵普的计谋,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把军权集中到中央,偃武修文。宋朝皇帝重视科举考试,广罗文人,特别是宋太宗赵炅、仁宗赵祯,都洞晓音律,并亲自制曲,更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的喜爱,于是竞造新声,使词这一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发展得更加迅猛起来。

北宋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宋太祖开国到仁宗赵祯末年(960~1063),后期是从英宗赵曙初年到金兵攻陷汴京那一年(1064~1126)。

北宋前期的词,正如上述,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几乎承袭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风格尽管有些清新,但仍旧是柔靡无力,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形式上,从小令发展到慢词;在题材上,开始比五代有所扩展,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

北宋后期的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其词风飘逸、豪放,苏轼主张“以诗入词”,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写进词里,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同时,将词从音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贺铸,以及“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晁补之,都和苏轼相呼应,为南宋的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豪放词风开了先河。

北宋后期的周邦彦,则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他少有才学,宋神宗赵顼元丰年初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势和朝廷新法,被擢为太学正。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7),创立大晟府,以周邦彦为提举。周邦彦通音律,能创调,工慢词,在铺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曲折、回环,变化较多,并过分规范词律,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向典雅含蓄。

北宋时期,词有了迅猛发展。   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势,对词人都有事实上的影响。不论是在京为官,或因革新与保守两派斗争遭贬谪外地任职,词人的根都在京都开封。可以说,是开封孕育了大批的词人,而这些词人又以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开拓了宋词这一文学形式,给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词与开封”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封作为北宋的京都,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
B.开封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城市经济日趋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C.赵匡胤采用赵普的计谋“偃武修文”,这是使宋词具有自己独特时代风格的根本原因。
D.词在北宋时期全面发展,众多词人的根都在开封,他们都受到开封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下列各项中,对“宋词”这一概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这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又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宋词”。
B.北宋后期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词人苏轼主张“以诗入词”,将词从音乐中解放出来,让词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C.北宋前期的词不同于后期的词,后期词取材广泛,“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前期词反映的生活面较窄,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
D.北宋词人既以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又使词在艺术上表现出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邦彦是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他过分规范词律,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向典雅含蓄。
B.北宋前期的词风与晚唐五代相比变化不大,它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C.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影响深远,当时有很多人与苏轼相呼应,这种词风也开了南宋豪放词风的先河。
D.宋太宗赵炅洞晓音律,创立大晟府,并亲自制曲,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的喜爱,使词迅猛发展起来。
2016-11-18更新 | 9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       

潘知常

①在中国美学里存在着一个从《诗经》到《水浒传》的美学传统,它意味着一个忧世的美学传统,一个现实关怀的美学传统,一个按照王国维的话说是以文学为生活的美学传统。坦率说,它实际也正是中国美学的主流。但是,它却并非中国美学的精华,也并非中国美学的全部。

②事实上,在中国美学里还存在着一个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这才是中国美学的精华。他是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不过,由于它并非中国美学的主流,因此往往被中国美学的主流遮蔽,或者被中国美学的主流扭曲。a

③从美学的思想谱系的角度看,这在中国美学的历程里也同样有踪迹可寻。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庄子的生命美学、魏晋的个性美学与晚明的启蒙美学。

④在儒、释、道之中,庄子的美学隐含着一种内在的二重性。这就是:在强调人之自然时,他无疑是尊重生命的,当然主要是精神的生命,庄子美学也因此而被称之为生命美学。这就是:庄子所强调的的超越性、所强调的以游无穷(追求无限)、所强调的由于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出现的无为、所强调的不为物役、所强调的马之真性)。但在强调天之自然时,人之自然就没有了,尽管仍旧是尊重生命的,但却只是肉体生命(所谓保身),在此意义上,庄子美学则很难被称之为生命美学,而只是逍遥美学。这就是庄子对的遍在性的强调、对由于对于肉体自由的追求而出现的无为的强调、对残生伤性弃生以殉物的强调、对顺物自然而与世俗处的强调。因此,当庄子说人应重返自然的时候,这个自然无疑是天之自然,它是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因此,人也应是恬淡、寂寞、虑无、无为的,由此,就有了形若槁木,心如死灰吾丧我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言论。但是,作为天之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独特禀性,诸如人的末完成性、无限可能性、自我超越性以及未定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不也是一种自然——人之自然吗?人类要重返自然,不是应该重返这个人之自然吗?或者说人类不正是因为做到了顺乎己才最终做到了顺乎天吗?在这里我必须强调,其实庄子已经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区别,甚至提出了任其性情之真这样一个值得大加发挥的命题,但却又自觉地由此跨越而过,强迫人之自然也归属于天之自然。b可是,任其性情之真这个命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却毕竟给了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以重要的理论支持。

⑤魏晋的个体美学是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魏晋,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确实是十分精到。而魏晋个体美学的精彩,也只有晚明的主体美学可以媲美。它在中国美学史里第一次喊出了: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而且,儒、道所提倡的圣人忘情,高则高矣,但与真实的人生无关;放弃对于生存意义的追寻的最下不及情,也与真实的人生无关;真实的人生,肯定应该是钟情的人生,因此,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样,审美活动无非就是任其性情之真。阮籍、嵇康就是魏晋的个体美学的代表,他们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范,至今令我们追慕和敬仰。

⑥晚明的启蒙美学在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里更是不能不提。从明中叶开始,中国美学的无视向生命索取意义,以及为此而采取的等对策,逐渐为人们所觉察,为此,李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李贽疾呼要天堂有佛,即赴天堂;地狱有佛,即赴地狱,甚至反复强调凡为学者皆为穷究生死根由,探讨自家性命下落。对这一性命下落,李贽干脆把它落实到人必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之中。于是,他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转而提倡庄子的任其性情之情,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各遂其生、各获其愿,认为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从而把儒家美学抛在身后;同时认为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因此没有必要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来统一性命之情,从而把道家美学也抛在身后。应该说,这正是对于生命的权利以及自主人格的高扬。在他的身后,是弟自不敢齿于世,而世肯与之齿乎并呼唤必须有大担当者出来整顿一番的袁宏道,是人生坠地,便为情使的徐渭,是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的汤显祖等等。而美学主张更有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道理闻见之外的童心病梅不同的面目也完。从此,伦理道德、天之自然开始走向人之自然,伦理人格、自然人格、宗教人格也开始走向个体人格,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由此得以羽翼丰满。c

⑦在这当中,真正代表着《山海经》这一美学源头的成熟的,却不能不推《红楼梦》。《红楼梦》的出现,与从《山海经》发源的美学传统一脉相联。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红学界有两个著名学者,堪称《红楼梦》的解人。一个是俞平伯,他被周作人、朱自清、废名称为晚明人,还有一个是周汝昌,这是一个你们比较熟悉的美学大家,张中行称他为六朝人物。《红楼梦》与从《山海经》发源的美学传统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红楼梦》的出现,也真正揭示了中国的主流美学的彻底失败。鲁迅说: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勾萌绝朕,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 《红楼梦》正处于文化(美学)史秋肃卷末,而它的成功也正在于第一次地深刻揭示了文化(美学)史秋肃卷末忧世以文学为生活以及现实关怀的美学传统实际上与审美活动无关,这是一个在中国美学的历程里延续了千年的内在秘密,但是,只有在《红楼梦》里,人们才第一次大梦初醒。d《红楼梦》的诞生,其实也就是忧生为文学而生活以及终极关怀的美学传统的诞生。

(选文有删改)

1.第④段加点词语“二重性”在文章中的内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这句话最适合放在哪个部分,用以佐证文章观点。
这就是鲁迅说的:“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A.(a)处B.(b)处C.(c)处D.(d)处
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中国主流的美学传统认为艺术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关切。
B.庄子美学在强调“天之自然”时,往往会遮蔽“人之自然”。
C.魏晋文人鄙弃圣人的无情,强调要摆脱礼教的约束,追求自然的性情。
D.中国美学为避免民众萌生向个体生命索取意义的思想,常采取“瞒”和“骗”手段。
4.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过是诗礼簪缨之族的“废物”,请结合本文从“情”的角度阐释贾宝玉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
2023-05-27更新 | 1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的趣味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深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
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1.下列有关“文学欣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观点不适用于文学欣赏。
B.文学欣赏的第一难关是知解文学,只有知解文学才能喜欢文学;只有喜欢文学才能感受到文学的乐趣。
C.文学欣赏离不开趣味,把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借的就是趣味。
D.许多人因为在文学的知解上有欠缺,所以在文学趣味上也有欠缺,这样就带来了文学欣赏上的欠缺。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些人看到好的作品都不会深感到文学的趣味,因为他们根本不知。这些精神上残废的人会因此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B.有些人以为自己会欣赏文学,实际上只是阅读一些品位低下的作品以寻求刺激过瘾,这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的表现。
C.有些人对文学知解得片面,趣味变得狭窄,局限于固有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从而导致了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D.扩大阅读的范围,提高阅读的深度,是培养文学趣味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别无良方。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没有读遍世界名著的人,其文学趣味是不高的;就如同生长在平原没见过真正的高山的人,其对“高山”的判断是错误的。
B.许多旧文学家之所以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是因为他们以先人为主,不能改变以前产生的评价标准,也就无法获得一种新的趣味。
C.培养文学趣味好比打仗开疆辟土,必须逐渐地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朱光潜先生本人对六朝文、宋诗的认识的变化证明了这一点。
D.个人文学修养的提高,有赖于突破原有的狭窄的圈子.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并借此发现新的文学境界。
2016-11-18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