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9227735
下列对课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宗”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B.“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
C.“可畏惟人”的“人”实为“民”,这里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古代君王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D.“下愚”意为“最愚昧无知的人”。此为谦辞,用作自称。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大都只能用于自称。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动人的诗情。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判断所写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
(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2020-02-11更新 | 76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望”即农历每月十五;“奄奄黄昏后”中“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即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
B.“结发同枕席”,“结发”意为“成婚”。古代婚礼,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发,故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C.“妪,先大母婢也”,“先大母”是对去世的祖母的敬称;古时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妣”,称已去世的父亲为“考”。“如丧考妣”中“考妣”就是此意。
D.“六合正相应”,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
2023-08-18更新 | 66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是《史记》中关于帝王的传记,记叙兴废存亡等历史大事件,是显示帝王乃天下本统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同时,“本纪”还是全书的总纲,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将项羽列入“本纪”,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二是司马迁推崇其人格。
B.“十二时”是古代一种特殊的纪时法,它把一昼夜进行了等分,每一“时”相当于现代计时的两个小时,叫“时辰”。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们正好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这样就形成了别称,如“夜半”又叫“子夜”。
C.封禅之说,现存文献的最早者为《管子·封禅篇》。而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汉武帝。
D.“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题材称为“骚体”。
2017-03-14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