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928938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两宋之交著名爱国词人。建炎三年(1129年),作者因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恰逢端午,遂有此作。②午日,即端午佳节。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之际,词人高声吟诵着《楚辞》,虽感慨身世,但仍满怀欢度端午佳节的喜悦之情。
B.词人借助“满帘风”,将激荡情绪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C.“戎葵”一句,委婉表达出词人内心深处对时事、自身际遇的复杂感情,语淡情深。
D.词人酹酒江水,希望杯中之酒能够随桥下流水一起流入汨罗江,故国之思,可见一斑。
2.下阕“万事一身伤老矣”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在情感抒发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周遭的静寂无言,烘托观众的漫不经心。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023-09-07更新 | 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②吴京:吴国京城,借代偏安的南宋朝廷。③投老:垂老,临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呼应标题,既交代登楼远眺的中心事件,又自然引出下文内容,同时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颔联展现了傍晚时分云气苍茫的景象,以及春天江河水涨的画面,与诗人特定的人生境遇相关。
C.颈联叙述了诗人身处恶劣环境和自己体弱多病的情况,感慨自己只能在柴门中勉强维持生活。
D.全诗即景抒怀,视听结合,以景作结,生动表现了诗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博大胸襟。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2-07-18更新 | 1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荆门西下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注】①本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给事中郑亚外调桂州刺史,诗人以入幕掌书记身份随往赴任。②险巇:艰困险阻。③绝徼:绝域,极远的边塞。④杨朱泣路岐:《淮南子·说林训》载“杨子见逵(大道)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一叶危”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一叶扁舟被整夜江风不停地吹打,随时都会倾覆,也隐喻了诗人自身坎坷的命运。
B.颔联写诗人舟中所思所感,感叹老天哪里顾及人是否涉险,自己远行赴职,被迫与亲人分离,对此前的轻率抉择充满了悔意。
C.颈联写行程中的诗人看着亲人勉励自己安心在边地供职的书信,不由得想起美好的家庭生活,感慨和远方家人的会合遥遥无期。
D.诗歌中间两联运用对仗,句式工整而又富有特色。颔联两句连问,句意曲折发人深思;颈联由实及虚,情怀表达更为深远。
2.尾联的“羡”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2-01-11更新 | 7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