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95319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①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无不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李白在《蜀道难》中将丰富瑰丽的想象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李白以神奇莫测之笔写就的《蜀道难》,在当时就赢得了广泛的惊奇赞叹,并引来后世众多文人对蜀道的关注,②              ,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少见的以一条道路为题材的文学活动——蜀道文学。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无言的蜀道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蜀道文学演绎了蜀道历史,记述了蜀道变迁,明代方孝孺作《蜀道易》,虽为歌颂当时皇上,但也反映了蜀道变迁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

如今,上青天易,蜀道变通途。通过西成高铁的开通,在风驰电掣中提高了西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同城化效应中,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让走进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梦想成真,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多更强。李白泉下有知,想必会是另一种咨嗟感叹吧!

1.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D.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教学,犹如琴师从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学生应该能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但有道德的熏陶,而且有知识的增益。

A.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学生应该能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既有知识的增益,又有道德的熏陶。
B.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该能让学生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但有知识的增益,而且有道德的熏陶。
C.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该能让学生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但有道德的熏陶,又有知识的增益。
D.学生上过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后,应该能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但有道德的熏陶,而且有知识的增益。
2021-07-30更新 | 2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B《烽火·冼星海》这部音乐剧创造性地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B.我们在写作时常常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在显著的位置表达出来,这样,文章的观点才会鲜明,读者才容易抓住文章的主题。
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2016-11-10更新 | 3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冻雨开始时是以雪的形式从高空云层落下,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层融化为雨滴,而后又遇到冷气流层,但此时雨滴不再凝结而是形成过冷雨滴。_____________,我国南方地区称作“下冰凌”,北方地区称它为“地油子”。

①冻雨又因冻结的水量不同,②千姿百态的凇结体由此形成。③遇毛毛雨时,出现粒凇,④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⑤遇较大雨滴时,往往形成明冰凇,⑥其表面光滑,透明密实,⑦常在长条型物体、电线、树枝或桅杆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⑧冻雨虽然有时能形成“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⑨也极其容易造成供电线路损坏、交通受阻、农作物冻死等严重后果。

1.下列对文中横线处语句的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于零度的物体与过冷雨滴相遇,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立刻在其表面冻结,所以叫“冻雨”
B.过冷雨滴一旦遇到低于零度的物体,立刻在其表面冻结成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故称之为“冻雨”
C.“冻雨”就是过冷雨滴与低于零度的物体相遇时在其表面冻结成的光滑而透明冰层
D.过冷雨滴只要遇到低于零度的物体,其表面立刻冻结成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就是“冻雨”的形成过程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24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