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高二下期末(新课标1卷名校)-选择+简答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3-12-05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老舍《四世同堂》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字,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暴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走?上哪儿?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胖脸上起了一层小白疙瘩。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1.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拟、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借代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2.下面两句话中的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
②你……我永远走不了!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去十年,图像和视频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从最初十几秒到十分钟的短视频,再到更长的直播,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些年,各类平台上的数百亿条视频,共同构建起当代生活的数字化图景。

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理解这个已经逐渐形成的全景社会?没有一种媒介形式,,可以勾连大众和小众,展示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类人群的面貌,进而把全球景观纳入其中。丰富、及时、新颖的视频攫取了过多的注意力,尽管一些直播平台在2021年发出上亿次适度使用的提醒,。当直播和围观成为常态,碎片化信息泛滥,,甚至一些真相不明的声音或谣言也趁机滋生,(     )。基于此,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开始被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下列语句最适合填入原文括号内的一句是(     
A.在潜移默化中,海量的影像正不断重建我们的情感乃至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B.海量的影像在潜移默化中正不断重建我们的情感乃至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海量的影像在潜移默化中正不断重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乃至我们的情感。
D.任潜移默化中,海量的影像正不断重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乃至我们的情感。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7-1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

6.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字“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

A.还有四五个月,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B.你不信吗?院子里还有一棵更老的呢。
C.有什么好玩的等会儿再说,我看书呢。
D.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7.同样是表达这里没有秋虫的意思,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不容留秋虫的地方!”和“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却有着不同意味。请简要说明。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贫乏的童年赋予我顶高兴的事——跟随父亲沿乡庄川坝去看戏。庙会的戏从二月二“龙抬头”时开场,一出接一出。唱“大戏”的秦腔戏组表演专业。开午戏前,先唱一出折子戏,唱完后,戏场里已经人山人海。戏场里除了合围戏台的人群,还站满了贩卖各种小吃的商贩。

黄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喜欢吼两声秦腔。生活在这里的人从小耳濡目染,会唱戏者居多,男的起唱,女的随韵,群口齐唱一阵社火小曲,若觉得还不够过瘾,就摆阵打擂台,吼秦腔,不论是谁清吼两句,听起来都像模像样

不论是《长坂坡》《火焰驹》,还是《窦娥冤》《铡美案》,只要幕布拉开,哪怕是短短的一折,都能升华成天籁,令听者如痴如醉却又格外清醒。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表现出了有情有味的美,也熨平了心中愁苦的皱纹。

在这八百里秦川上生活的粗犷而质朴的人们“不听秦腔,肉菜不香”。山道上的汉子尽着嗓门儿吼起秦腔,吼来了山风、山雨和晨露,吼走了遍野逃窜的灌田鼠,吼回了颗粒归仓的五谷丰登。

9.文中加点词语生动形象,请分析两个词的表达效果。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第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递进。
B.“龙抬头”“快板”“慢板”三个引号的作用相同。
C.“羌笛何须怨杨柳”与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最后一段引号后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内。
11.请赏析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妙处。
2023-07-25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考古热,众多文物、考古相关节目走红网络,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却总是空缺,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成为     ①      ,考古虽热,但真正从事考古研究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岗位虽好,但敦煌学深厚的研究基础决定了招人门槛必须高;敦煌虽美,但天高地远,何以消磨漫长的时光?如此看来,考古人才和考古事业实现双向奔赴确实不易。考古可以当下没有人,但绝不能     ②      

现代中国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敦煌地处大漠深处,河道干涸,黄沙漫漫,这里工作条件艰苦是     ③      的,但考古本身就需要能坐冷板凳的人,需要有情怀的人。我们在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的同时,也要给予奉献者更多保障。既要给予高校考古专业招生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又要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如此,才能让更多有兴趣的考古人才投身进来,助力敦煌考古学焕发生机。

12.请在文中横线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A.当务之急          后继无人          众所周知B.炙手可热          半途而废          家喻户晓
C.燃眉之急          青黄不接          路人皆知D.迫不及待          陈陈相因          人所共知
1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日前,神舟十六号腾飞,神舟十五号凯旋,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新时代的中国在浩瀚宇宙书写了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人们观看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视频时,惊喜地发现,中国空间站所有操作界面采用的都是汉字。

这自信建立在中国文化的__________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__________写入了各种文化典籍中。火星探测器天问,其名称来自诗人屈原的长诗名;火星车祝融、月球探测器嫦娥、中继卫星鹊桥、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这些名称(     );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其名称出自中国古代观星术;量子卫星命名墨子,取用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

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以嫦娥问月、以北斗指路、以祝融踏火,一步步把典籍中的神话照进太空中的现实。有的航天强国曾企图通过技术封锁阻挠中国人探索星辰大海的步伐。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源于有__________传统的两弹一星,自主创新的基因早已刻入骨髓,自然不惧怕任何技术封锁。这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一步一个脚印,__________稳步前进。探月工程、探火工程,载人航天各大项目连获成功,喜讯频传。①据美联社报道显示,②中国一直以稳健的方式推进航天项目,③反应出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实现了巨大增长。

过去,人们习惯于太空中出现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现在,(     ),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象征,更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出地球、走向新天地的展示。

中文,正成为新兴的国际太空语言。汉字,正在将中国自信写入浩瀚太空!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奇思妙想             自力更生             踏踏实实
B.源远流长             奇谈怪论             自给自足             循规蹈矩
C.博大精深             奇思妙想             自力更生             循规蹈矩
D.博大精深             奇谈怪论             自给自足             踏踏实实
15.请在文段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6.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2023-07-14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黛玉和宝玉心中,人存在于时间里,而时间却不归人掌握;人存在于空间里,而空间却外在于人,且无比阔大,时时衬托出人的渺小。春恨秋悲,无可奈何;赏心乐事,转眼即逝;流水落花,终归于无。一切的美好,都将随时光流逝。(   )。黛玉和宝玉是诗的主动创作者,黛玉创作了《葬花词》《桃花行》,宝玉创作了《大观园四时即事》《芙蓉女儿诔》,这些都无关乎外在需求,纯粹是情感的喷发、生命的诗化。特别是黛玉,她将诗歌视作性灵的寄托,所写之诗无一不是      之作。而宝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她有创作的能力,却没有创作的主动,只是在存在外部需求,如元妃省亲,诗社集体活动时,才会      。宝钗已经用社会规范的外套将自己深深包裹,这也正是宝玉最终背离宝钗、      的原因。宝钗不能同宝玉一道欣赏,体验感情的温度,最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寄慨遥深       偶一为之       悬崖撒手       风流云散
B.情深意重       妙手偶得       撒手人寰       风流云散
C.寄慨遥深       妙手偶得       悬崖撒手       云消雾散
D.情深意重       偶一为之       撒手人寰       云消雾散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而将有限扩展到无限   ②人只能在有限中体验   ③实现永恒   ④把体验转化为艺术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很多伟大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发现一个共同的品质——好奇心。好奇心可谓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驱动力。李政道说过:“好奇心非常重要,我们搞科学离不开好奇心,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甲)好奇心事关问题的提出,而科学研究是为了探索新知,其前提就是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创新必须要有好奇心。没有了好奇心,        ①          ;没有了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我们的科学就很难一步步向前推动。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一味地遵循标准答案,很少提出独立的见解,教师只喜欢学生按照自己说的去做,那么,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②            ,看到有人在展示实体电磁体,心生好奇,随后他自学电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发明了电报。        ③          ,但只有保持长期的好奇心,才能促使人不断地去探索,从而成就事业。(乙)当今世界正处于高科技激烈竞争的一个时代,而高科技的发展,又需要人们的好奇心催发不可。所以,我们青少年应该怀着炽热的爱国心,充分点燃自己的好奇心,使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闪耀出更绚丽迷人的光彩。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马大伟又唱起了那首《牡丹之歌》,孩子们似乎已经听厌烦了。
B.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这就是我从前初到隅庄,老水牛爷爷给我的印象。
C.在我们故乡,每到年关,家家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春联、爆竹、腊肉……谁家的年货丰富,似乎就预示着谁家来年要走鸿运,发大财。
D.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21.划波浪线的甲乙两个句子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3-07-3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①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无不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李白在《蜀道难》中将丰富瑰丽的想象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李白以神奇莫测之笔写就的《蜀道难》,在当时就赢得了广泛的惊奇赞叹,并引来后世众多文人对蜀道的关注,②              ,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少见的以一条道路为题材的文学活动——蜀道文学。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无言的蜀道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蜀道文学演绎了蜀道历史,记述了蜀道变迁,明代方孝孺作《蜀道易》,虽为歌颂当时皇上,但也反映了蜀道变迁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

如今,上青天易,蜀道变通途。通过西成高铁的开通,在风驰电掣中提高了西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同城化效应中,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让走进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梦想成真,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多更强。李白泉下有知,想必会是另一种咨嗟感叹吧!

23.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D.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4-50.85情境补写  连贯选择+表达
6-80.65一般词语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词义选择+表达
9-110.6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12-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14-16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17-190.65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0-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23-25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