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95429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籍需不需要今译?或者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这实质上关涉古籍今译的基本性质和根本目的,也是从事古籍整理的工作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不仅在社会大众层面有疑问,就是专业内部,相关的疑虑也一直存在。

严格地说,古籍今译乃是从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古籍今译的大规模展开则是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5年,周林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为什么要搞今译?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古为今用、传之久远。这是一桩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大事。”“古为今用、传之久远也是整个古籍整理的根本目的。

随后,一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相应,围绕古籍今译,学术界做了很多深入的讨论。正是这些基本的认识甚至是论争,使得30多年来的今译工作始终有着理论的指导与理性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今天重新讨论古籍今译,无疑更是迫切而必要的。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材料二:

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古文今译的信、达、雅标准,至今为人们所遵从。而通过何种方式做到信、达、雅,历来存在争议。比如直译和意译,鲁迅是主张硬译的代表,招来了众多的诟病,纯粹的直译已为学界所不取。但另一些完全不顾及原文,六经注我,天马行空,滥加发挥的今译同样也是不可取的。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其他还有全译与选译的问题,是否文白对照的问题,是否注释和串讲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今译的原则既然是取精,就无须用宏,一般情况下应采取选译,慎用全译。译文忠实于原文是第一原则,因此文白对照必不可少。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注释主要体现汉学方式,串讲主要体现宋学方式,各有所长,相得益彰。译文之外保留二者,可以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求,从多渠道体味原作意蕴,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真实。因此,应提倡注、译、解三者并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故宫博物院利用丰富藏品,进行了现代方式的文创释义,意义重大。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三:

古籍今译,是指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它是贯通古今的桥梁纽带,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是古籍今译的目的。传承古代文化,首先要阅读古籍,而古籍多用文言写成,语言成为今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因此,好的古籍今译可以帮助今人真正地读懂古代典籍,理解古人思想,传承古代优秀文化。

但是要做到精译,并不容易。一是如上所述之语言的差异,汉代哲学家王充早已感慨道古今言殊,四方谈异(《论衡•自纪》),前者强调其历史的变化,后者强调地域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有时甚至找一个准确的词语对应都颇为不易。所以古籍今译中这方面的问题最大,译文不准确使今人理解古籍出现了许多偏差。

二是文体的差异,古代的文体,虽尽可以概之,从萧统所编《文选》到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均称,但在这一称之下,《文选》尚有38种文体,《古文辞类纂》合并为12种,每一种文体都有着特殊的写作要求,翻译时便不可等同视之。散体之文,相对而言今译较为成熟,可操作性比较强,一一对应的方式也可使文意呈现出来。韵体之诗与词,往往声韵谐和,联想超迈,意象连缀,风格多样,因而即使译文中补充出其字面不见的意义,也难以充分展示出诗词含蕴的意味。

三是书面语言的要求,古籍今译是对原文的遵循,也是对原文的创造,它要遵循原文的思想与表意,又要以现代汉语的规范将这种思想与表意雅致地传达给今人。古人作文往往言简意赅,言约义丰,而古今语言在文意关系、口吻语气等方面的表达又有所不同,因而遵循原文之意,就要把原文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把原文的联系明确地建立起来,把原文的语气正确表达出来。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许多都是树德建言”“自铸伟辞之作,语言凝练,含蕴丰富,所以人们一直探索着如何通过古籍今译让后人更好接受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摘编自张庆利《古籍今译的优劣与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复至今——信、达、雅——为人们所遵从
B.古籍今译——“硬译”——众多诟病
C.古籍今译——“六经注我”——不可取
D.古籍今译——多媒体介入——均为精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今译是从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展开,“古为今用、传之久远”,是古籍整理的根本目的。
B.古籍今译的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围绕古籍今译做了很多深入的讨论,讨论形成的基本认识对今译工作始终有指导意义。
C.学者对古籍今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存在很多争议,其中围绕直译和意译的争议尤其突出,学界大多认为应采取直译。
D.古籍今译是贯通古今的纽带,是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其“树德建言”“自铸伟辞”的内容,是今人阅读的最大障碍。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古籍今译的原因,回顾了古籍今译的发展历程,并通过专家的讲话引出其目的是“古为今用、传之久远”。
B.材料二分析了古籍今译诸多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讨论了直译与意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古籍今译的看法。
C.材料三认为古籍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做到“精译”却存在语言、文体等差异。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上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材料二论述的是古籍今译所采取的方法,材料三论述的是优劣问题。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古籍今译应该采取的方法。
5.评价一部古籍今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从古代“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到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汉字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内涵,它的构形美和形音义的结合美分别体现了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和”思想。

汉字构形原则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汉字构形方式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汉字造字中的象形思维。汉字多以人体部位、自然中的物,单独成字或作为部件。比如,日、山、水、火、口、手等。有一些汉字将自然之物与人的情感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比如,许慎《说文解字》中“天,颠也”。甲骨文像正面站着的“人”形,本义是表示人的头顶,又表示人头顶上方的天空。俞水生发现,在古代,各民族都崇拜天,认为它神秘莫测。所以,“天”还关联着传统文化中的命和运,像“天理良心”“天随人愿”等。再比如,“木”的甲骨文是,上半部分为叶,下半部分为根,表明一棵小树想要枝繁叶茂必定要向下扎根。这与做人一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历经风霜,向下扎根才能向阳生长。

汉字构形组合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从汉字的构形组合角度来看,一笔一画组合成的形态不仅给人以美感,也传达着人文精神。比如,“王”字由三横和一竖组成,董仲舒曾解释三横可以看做“天”“人”“地”,一竖贯通三横,表义为王,这也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立”字甲骨文为,由人和一横构成,一横代表大地,表明人站立在土地之上,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常说“三十而立”“顶天立地”,“立”字中也体现着一个人要承担责任,将自己的心量修炼到与天地一样大,才能够顶天立地。再比如,“道”字本义是道路,甲骨文为,由“行”和“人”构成,表明人的四周皆有道路可走。周代之后,“道”字中的“人”变成了“首”与“止”,“首”指人的大脑,“止”表示行走,这时的“道”就表示边思边行。由此看来,“道”不仅仅指人们脚下的路,也代表了心中的理,人处在天地之间与世间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思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尽人事,听天命”还是“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都表明“天人合一”思想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汉字一笔一画的巧妙组合勾画出世界万物,同时也勾画出人的心理图式,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体现出汉字“形美”下的“天人合一”。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形、音、义相结合,可谓搭配和谐、相得益彰。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上,中国自古代起就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从汉字形音义的角度来看,“和”字是一个形声字,从口,禾声,“口”作为“和”的形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和谐、协调。在甲骨文中,“和”字本身就和音乐有关,甲骨文为,左侧的“命”是指吹奏用的竹管。“应和”“随声附和”等词语中的“和”,代表声音上的和谐,也代表人们思想的和谐。

无论是从构形角度还是形音义结合角度,汉字都体现和中有合、合中有和的和合文化,天人合一本身就是一种“和”。

(摘编自赵梓宁《汉字审美视角下的和合文化》)

材料二:

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分为哲学、文化、出行、器物、动物五个类别,涵盖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多个方面。该片从汉字的最初字形开始追溯,解读其最早意义及当下新释义,并对这些汉字背后的冷知识进行科普,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让更多人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汉字自具象的情景脱胎而来,孕育了中国先民对时空乃至对宇宙的看法。“天”字的甲骨文像是一个小人顶着硕大的脑袋,这是中国先民对苍穹最初的印象,而这一形象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宇航员身着太空服在太空的样子。周代以后,“天”几乎和神灵画上了等号,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试图获得来自天的指导。《“字”从遇见你》还将“天”字与飞天图联系,起初飞天的是一群头圆脑大的男性,他们不仅头大,而且头部被笼罩在更巨大的圆形之中,这恰好与“天”的甲骨文字形相对应。无论是古人的发问“天上有人吗”,还是现代人的感叹“我的天哪”,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垠的空间,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

汉字在被创造之初,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其中还蕴含了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看法。长存于汉字世界原点的“中”字最初代表战争时飘扬在上空的旗帜,是权力的象征,后来代表天下的中心,取“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意。把“中”与“国”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逐渐上升为中国人处世的哲学与追求,“中庸”阐述了中国人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这一哲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摘编自叶元琪《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其可视化传播——以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构形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汉字每一笔一画无不传递着人文精神,如“木”告诉我们不断学习、历经风霜、向下扎根才能向阳生长。
C.汉字在被创造之初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因而它其中蕴含着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看法。
D.“中庸”阐述中国人“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源于“中”字最初含有“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用举例论证,通过对多个汉字的解析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如许慎对“天”字的解释,论证汉字构形体现整体思维方式。
B.材料一第五段引用鲁迅先生的原话,论证了汉字具有形、音、义相结合的和谐美,增强论证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丰富性。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通过介绍纪录片引出作者观点,然后分别论证了汉字中蕴含着中国先民的宇宙观、蕴含着人生哲学。
D.两则材料中对汉字字形的解析都很生动,而对汉字字义的阐释则有不同:材料一侧重于纵向阐释,材料二则侧重于横向阐释。
3.下列对汉字的解析,最适合在《“字”从遇见你》节目中播放的是(       
A.“仁”,从人从二。只有“二人”才能形成“仁”,两个以上的人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仁”的核心是人与人相亲相爱。
B.“福”与“酒”关系密切,“福”的甲骨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先民可以酿酒的尖底瓶形似,人们有富余的粮食用来酿酒,象征生活幸福。
C.“舟”的字形源于生活中的船只,像竹筏。舟的出现代表人类有征服江河的能力,现在“舟”也指人类探索宇宙的交通工具,如“神舟”。
D.“教”字左上方是“爻”字,是一种占卜符号,代表曾经的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一根棍棒。
4.王力在《古代汉语》中说:“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想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以“天”“道”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两字各自义项间的联系。
5.国家汉办数据表明,除中国外全球平均每31人中就有1人曾学习和使用中文;同时,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面对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如何向学习汉语的国外友介绍汉字文化,让他们了解汉字的魅力。
2024-03-14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提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实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能伸缩有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家”的意思,这为中国所独有。
B.电影《流浪地球》的主题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C.材料二对于“家”的理解,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公”“私”界限不明形成的不言自明的规矩对法律、公共观念是有害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结的体现,西方人很难完全读懂。
B.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C.在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情况下,“家”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伸缩变化。
D.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礼治社会,人们之间讲信用,不需要任何契约精神。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D.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带着地球一起跑。-《流浪地球》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任选两种,分点说明。
5.微信提供了多种朋友圈权限设置。如“星标朋友”“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的朋友圈”“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朋友圈黑名单”等等。这些设置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远近亲疏。请概括什么是“差序格局”,并简要分析微信朋友圈的权限设置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
2022-12-11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有着独特的美育范式,戏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声腔和形象,因可愉悦感官心灵,又能感化人心而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勃兴于元明的古典戏曲几经历史演化,逐渐形成并突出了两种美育功能:和心悦性之陶情与礼乐教化之风教

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的主题之一。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经过高度提炼后,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激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在创作与鉴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戏曲和心悦性的美学价值被强调,并将戏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戏曲美育的审美实践。风教也是古典戏曲美育功用的体现。古典戏曲于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劝善惩恶、辨明是非、弘扬忠孝等,皆是古典戏曲呈现教化意义的美育主题。以美风化为文化使命,古典戏曲也完成劝使为善,诫使勿恶的德育实践。

通过文本呈现、声律传唱以及舞台传播,古典戏曲借陶情风教功用,提供了一个理解戏曲审美文化的模本,使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美育范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能够得以延续。

戏曲承载教化意义的天然功利性能够被持续性地激活潜藏能量,主要源于因变则通、因通则久,在通与变并行的演进逻辑中,持续绽放着艺术魅力。通者,指千古不变之精神传统。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变者,指依时代语境而适时更新的美育内涵。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封建王朝时期,戏曲美育的路径选择是高台教化。在抵抗外辱和寻求民族出路的抗争时代,戏曲美育观则立足思想启蒙立场,宣扬启蒙救亡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降,以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已经被提升为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尤为注重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

戏曲美育如何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使命的合法性,在新的时代语境里焕发新的生机?通过回头看,我们可以从戏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中获得文化自信,但最根本的美育任务,还在于向前看,即植根传统而在成就上总结,在总结上批判,在批判上创新,以适应新时代中国文化美育体系建构的需要。简单地说,回头看向前看分别指向古典戏曲的自信与创新问题。

古典戏曲流传下来大量经典作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保护和传承这些经典戏曲作品,一则可明确与坚定戏曲文化自信的方向,二则可凸显传统伦理价值观,恢复泛审美时代日益消融的人文精神,从而承担起育新人、展形象的美育使命。当今社会,考量并重估经典戏曲作品的当代价值,还应具有反思意识,充分考虑到戏曲美育传统能否被容纳进新经验中进行传递,过去的现实关怀能否在这个时代引发共鸣等现实问题。在经典作品既往道德评判的价值标准上融入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正是文化自信命题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求。

(摘编自刘玲华《文化自信与古典戏曲美育观的理论重构》)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也许可以类比汉赋到唐诗,唐诗到宋词,宋词到元曲,虽然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学高峰,但是各个时代之间又有一种文化精神的血脉流淌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戏曲是否也有可能转化为具有当下审美品格的现代戏曲呢?历史地看,无论文学艺术的哪一个门类,转化就是发展,创新就是继承。

形态有变,基因永恒。

我们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还应该强调文化自省。自信是底气、是根基;自省是扬弃、是创新。在社会形态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转变之际,提炼于过去生活生产方式与情感交流方式的传统戏曲,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不是简单地批评时代、抵制创新,而是在承认传统戏曲程式系统于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存在局恨性的同时,想方设法完成创作思维的转变,通过实践,实现中华戏曲艺术发展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典音乐可以转化为现代音乐,古典舞蹈可以转化为现代舞蹈,西方的古典歌剧可以催生出现代音乐剧,中国传统戏曲也有可能孕育出现代戏曲。

(摘编自罗怀臻《文化自信与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声腔和形象作为中国古典戏曲主要舞台表现形式,因其有着重要的美育价值,既可愉悦感官心灵,又可感化人心。
B.戏曲的教化意义能持续地被激活,是因为它在演进中既有千古不变的精神传统,又能依时代语境适时更新美育内涵。
C.在当今时代,要想使戏曲美育弘场民族文化的使命焕发生机,一方面要“回头看”,一方面要“向前看”,缺一不可。
D.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可以类比汉赋到唐诗,唐诗到宋词,宋词到元曲,也能转化为具有当下审美品格的“现代戏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戏曲勃兴于元、明时期,几经历史演化,逐渐形成了陶情、风教的美育功能。
B.进入数字化时代,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
C.古典戏曲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又要带着反思意识去考量并重估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
D.古典与现代可以相互转化,古典舞蹈可以转化为现代舞蹈,西方的古典歌剧可以转化为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也能孕育出现代戏曲。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因变则通、因通则久”观点的是(     
A.《窦娥冤》《赵氏孤儿》等因传递出是非、爱憎、善恶的道德价值而盛传不衰。
B.新中国成立后改编的戏曲《天仙配》在思想艺术上加入了歌颂爱情、追求自由的主题。
C.唐诗、宋词、元曲皆为一代文学高峰,只有创新,才能有文化自省。
D.春节联欢晚会上,常有许多小朋友同唱一段戏曲,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学校戏曲社团为传承戏曲文化,决定举办一场大型舞台演出,假如你是导演,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演出节目内容的要求。
2023-07-20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