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5 题号:195682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实践、创造、生产与再实践、再创造、再生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原基础与根本路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文明是人的创造,是人的文明,没有人就不可能产生文明,因而人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传承、发展而来的,因而人或人的需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利用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活动的主体,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缺乏人这个实践创造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于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创造产物,重要特征是成为人类具有公共性、民族性、共有性、共享性的公共产品与文明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的需求需要、创造智慧、情感认同、伦理道德、生产生活,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就、独特的身份象征、珍贵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创新源泉。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凸显人类意志、蕴涵人类智慧、体现人类创造、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特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结构内涵、功能价值、作用贡献等方面考察,可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相信人、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解放人、服务人、发展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传承保护根本和终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遵循人本属性,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确立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坚持以人为根本要求在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实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好拥有者、管理者、传承者、经营者、享有者、研究者等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解决好作为主体的人的一切问题,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安学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论纲》)

材料二:

202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这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破圈”,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合理有序开发,让更多的人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状出发,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非遗+”既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产业”“非遗+互联网”“非遗+教育”“非遗+直播”等模式的日趋成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摘编自黄永林《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创造了非遗,人的需要是非遗创生、传承、发展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非遗能帮助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珍贵文明财富,“以人为本”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
C.进入新时代,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D.非遗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合理有序地开发其当代价值,让非遗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的重点都是非遗保护要服务于人,材料二则进一步阐述要创新保护非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人的参与,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C.国家鼓励和支持将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成文化产品,利用其提供文化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社会需求。
D.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理念,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强调了在非遗创生、传承、发展、利用中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
B.材料二第二段以“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总领句,论述挖掘、开发非遗当代价值的意义。
C.材料一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就、独特的身份象征、珍贵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创新源泉。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非遗+”的模式让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点。
4.两则材料都提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故宫文创惊艳了世人,扎染融入现代服饰绽放出新光彩,“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休闲社交的新时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生活相依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在他们,团体是生活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人们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绝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团体的象征。在这样的神的观念下,派生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与此相反,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字,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屡次对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每当他积极地想要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又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明慧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团体缺乏,天下归仁就是一个无法清晰解释的观念。以私人关系维系的社会形态中,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样不分差序的爱的观念,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能另找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传统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那就是脆弱性论证。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摘编自《世界哲学大会专家谈》,《光明日报》2018082402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土社会讲究“差序”,讲究的是基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现代西洋社会注重“团体格局”,道德上强调公共秩序的规范。
B.中国是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非常在乎熟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并不像西方民众一样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C.西洋社会道德认为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神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乡土社会道德讲究的人伦与社会等级秩序,君主往往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
D.孔子对“仁”字的解释欲说还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明显的团体概念,很难有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最后只能又回到“克己复礼”等道德要素上来。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的虔诚与信赖是西洋社会道德观念的来源,“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乡土中国社会道德的来源。
B.乡土中国的社会是靠一根根私人关系线维系的,这种私人关系有别于团体道德,这一根根私人关系线就是乡土社会的道德要素。
C.孔子和孟子强调“仁义礼智”“心之四端”,宗教家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体现了对道德的“脆弱性论证”。
D.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之所以讲道德,是权衡、反思的结果。“讲道德”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费孝通“乡土中国道德观念”观点的一项是(     
A.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C.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物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
D.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同样是谈“道德”,两则材料论述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中国人逢年过节要拜亲访友,人情味非常浓,与此同时,“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又是某些人的生活信条,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论述,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6-09更新 | 2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了媒介,而媒介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短视频客户端贴心地猜你喜欢,资讯平台倡导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人们在自己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兴趣所引导,束缚住自己,就像是蚕茧,最终桎梏于自己的茧房中,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互联网诞生后,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猛,如今,智能媒体送货到家,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取精选后打包配送的系列产品,节省了于琳琅满目中搜寻特定内容所需的时间,但同时失去在货架间徜徉的快乐,也容易错过新品上架的时机,那么,在文化领域,接受内容外卖和主动追超市能否并存?

面对所谓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新的文化使命将由进步的工具来承载,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且,在内容市场上,除了外卖快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优质品类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比如近期的电影《夺冠》、电视剧《装台》等热门作品均获得较高关注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机器算法之外,尚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作为补充。

媒介智能进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不断成熟的智能媒介将对既有媒介功能进行补光和完善。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类体验的人性化智能媒体将是大势所趋。当前,人们正在开发先进技术,探索出更高层次的应用途径、推进智能媒介不断进化,基于人因工程的分析算法,已有效应用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之中,新算法新技术将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破解信息茧房效应、还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在葆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养成,提倡人们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饮食结构

(摘编自刘晴《倡导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材料二:

信息茧房效应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媒体无序竞争、现代化网络技术推动、用户局限于自身需求等是主要原因。

媒体竞争奠定信息茧房基调,随着现代网络发展,各类媒体犹如雨后春笋,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媒体与受众地位发生转变,由受众决定媒体生产内容。显然,以用户兴趣为基准,利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制造生产与用户需求相应的内容才能维系生存,定制化、精准化服务相继展开,奠定了信息茧房的基调。

技术创新加速信息茧房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不断成熟,为精准服务提供可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体积大、品种广、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优势,在获取用户数据样本后,在短时间内解析数据,根据用户的习惯实现精准推送,满足用户的阅读喜好。

用户需求决定信息茧房形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领域,并倾向于关注和喜爱符合自己兴趣和观点的内容,在用户强大趋同心理作用下,媒体为迎合用户需求,鼓励用户选择兴趣领域,甚至允许用户自行创造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阅读喜悦,由此,QQ群,微信群、公众号,贴吧等都以用户兴趣作为划分依据,用户也乐于融入自己的网络圈子,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了解、具有兴趣的领域,屏蔽掉自己不喜欢或认为不重要的信息,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期望,在志趣相同的圈子内展开讨论。

(摘编自王妍《警惕网络信息茧房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媒介的广泛运用,让信息传播不仅更具高效性,也更具特殊性。
B.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的人们都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
C.“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智能媒体的发展将更趋于人性化。
D.媒体间的竞争,推动着现代网络发展,使媒体和受众的地位发生转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节省了在海量信息中搜寻所需信息的时间,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B.面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分焦虑和担忧,主要是因为在机器算法之外,还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
C.智能媒介不断发展,可以补充完善既有媒介的功能,也是解决“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可见有必要推进智能媒介的进化。
D.如果现代技术将信息推送给用户时,满足不了用户的兴趣要求,那么现代技术就不能有效推动“信息茧房”效应的形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效应的一项是(     
A.大学生小张经常利用社交媒体搜寻和交换学习、娱乐资料。
B.工薪阶层林女士喜欢网购,经常买回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
C.退休的王女士是一个“抖音控”,走到哪里都要拍视频传抖音。
D.公务员小贾下班喜欢刷论坛,空闲时都在论坛里刷信息并回复。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身为网民的我们应怎样破解“信息茧房”效应?
2021-07-09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道两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补机制。

首先是儒家追求发展与道家倡导复归互补。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和人性需要发展,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进步与发展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其中可能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或错误的引导。这个时候,道家提出以返朴归真的思想来扭转这种理想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出要保持人性中先天的淳朴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祥和。但道家难以划清复归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归的同时,却摒弃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相对偏执的。儒道互补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追求复归于朴的状态,这样使得人性既能在发展中积累智慧,亦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本我的纯净自然。

其次是儒家讲究务实与道家倡导求虚互补。讲究务实是儒家的一大特点,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是遵守伦理规范的。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儒家的要求。儒家是注重现实主义的人学,而道家却往往超脱于现实。道家偏重于讲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当作最根本的东西,而仁义之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隐没,因此他们追求返朴归真。其途径常是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坐忘。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向往将自我的精神从市井中解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时代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道家借鉴哲学思想,道家为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一直向儒家学习处世思想。虚实互补,在追求务实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这便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最后是儒家追求阳刚与道家倡导贵柔互补。儒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刚毅进取的,其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无不透露出儒家的阳明之气。尽管儒家也有刚柔调和、阴阳互补之说法、但实际上儒家思想中仍然是将以刚主柔、以阳制阴之道作为主导的。而较之于儒家之阳刚,道家更多的则是讲究谦和精神,推崇水德,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宗旨。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倡导水之阴柔及能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儒家思想培养出一批批社会中流砥柱的同时,道家以其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熏陶出一批隐士或居于市井的文人,让他们自下而上地观察这个社会,发现社会的问题,使得社会的发展愈发稳定。儒家与道家的联系便如阴阳乾坤一般,互补却不能替代,相关却不相同。

(摘编自崔雪茹、李明睿《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探析》)

材料二:

儒道互补之说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念。所需注意的是,一些持道家主干说的论者之所谓儒道互补,是建立在道家之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的,互补的方式主要是以道补儒,进而反映出儒学的道家化。

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看,确实存在着一种儒学的道家化倾向。但是否也意味着还存在一种道学的儒家化倾向呢?目前尚无人明确这么说,但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儒道互补,而不仅是以儒补道互补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是相互刺激、相互吸收的。无论是偏重于以儒合道,还是偏重于以道合儒,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综”“情理兼到,以企求自然名教的统一。王泽应先生认为,儒道互补既通过以改造了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和援道入儒的方式来进行,也通过以改造了的儒家思想解释道家经典和援儒入道的方式来进行。前者如王弼、何晏等正统玄学,后者如东晋葛洪的学说。

有专家认为,儒道互补途径大致有三。一是哲学思维方式的途径。如儒家正面求解,通过对仁义道德的正面倡导,来表达自己修齐治平的愿望;道家以反求正,通过知雄守雌、主静贵柔来为人们设立安身立命之道。这正与负是互补的。二是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途径。儒家入世,故心在庙堂之上,一心想参政;道家避世,故钟情于山林,淡化当官心理。这两者形成了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为中国人提供了进退取守皆可从容对待的精神调节剂。三是文学艺术的途径。儒家强调文以载道,重在人的心理、性情的陶冶塑造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改造,突出文学艺术的教化功能和现实效用,充溢着一种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精神;道家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张冲破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和现实世俗的人伦纲常,突出艺术和美的独立,追求忘怀得失、忘已忘物的天乐,这是一种超现实、超世俗的审美境界和浪漫情怀,二者恰恰可以相互补充。

(摘编自余国瑞《中国文化历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发展还是倡导复归、讲究务实还是倡导求虚、追求阳刚还是倡导贵柔,这是儒道思想的本质区别。
B.道家“返朴归真”的思想虽然有偏执的一面,但能弥补儒家在追求人性进步发展时过于理想化的不足。
C.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将自然之道作为根本,认为“坐忘”能够将人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态。
D.儒家思想培育出的入世之人能够匡扶天下,道家思想熏陶下的隐逸之士同样能够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儒家的讲究务实与道家的倡导求虚,才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B.儒家以阳制阴之道与道家以阴柔包容天下的思想虽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转化。
C.学术界对“儒道互补”的具体认识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综”“情理兼到”。
D.只有通过哲学思维拓展、伦理哲学渗透以及文学艺术熏陶,儒道互补才可具体落实。
3.下列各项说法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儒道互补思想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曾“猛志逸四海”,后弃绝官场,归隐田园,自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李白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入世之意,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旷达自我排解。
C.苏轼既有“西北望,射天狼”建功立业的思想,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超然物外的心态。
D.清代学者胡文英曾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
4.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儒家的思想则是粮食店,是要天天吃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31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