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诗经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968096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表现了当时人们采芣苢时虽然劳苦但又充满乐趣的场面。
B.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
C.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看似很单调的重叠,却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D.诗歌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知识点】 诗经解读 叙事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2020-07-22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起。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同仇”、“偕作” 、“偕行” ,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D.《无衣》使用了赋和重章叠唱的手法,即采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在重章叠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的内心世界。
2.前人评赞这首诗“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能及”,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诗的“英壮迈往”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08-10更新 | 2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七哀歌》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乙)《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七哀诗》与《氓》不可能同时被收录于以下哪部著作?(     
A.《古诗菁华集》B.《风物志大赏》
C.《比兴手法赏析大全》D.《中华传统文化鉴赏》
2.与《氓》这首诗歌中女子形象最为接近的一位是(     
A.晴雯B.袭人C.王熙凤D.秦可卿
3.《诗经》中“弃妇”的解读由本义向象征义多元引申,这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以《七哀诗》为例,加以分析。
2021-11-18更新 | 3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