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196928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四岳乃举鲧于尧,尧用治水,受命九载,功不成。帝怒,乃更求之,得舜,使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观鲧之治水无有形状,乃殛鲧于羽山。

舜与四岳举鲧之子禹,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乃案《黄帝中经历》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得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复返归岳,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城、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禹乃哑然而笑曰“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颜色不变,龙曳尾舍舟而去。

南到计于苍梧,而见缚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得薄不能化民证也。故哭之悲耳。”

于是周行宇内,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去崎岖,归于中国。

尧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尧崩,禅位于舜;舜崩,禅位命禹。禹服三年,形体枯槁,面目黎黑,让位商均。万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不得已,即天子之位。

(节选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有三处不当,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为帝统A治水土B调民安C居D使得其所E今乃罹F法如斯G此吾得薄H不能化民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古代的九个区,代中国;一说神州代中国,九州则是与其等同的九个区。
B.形状,在文中意思是指实绩、成效,现在多指物体或图形所呈现出来的外表。
C.山海经,上古社会百科全书,文中应指此书雏形,实际成书干战国至汉初期。
D.禅位,即“禅让”,把帝位让给贤者,是发展于奴隶社会的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帝时,天下洪水泛滥,四岳推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不成功,舜代理天子之政,视察邦国州郡,在羽山处死了鲧。
B.大禹治水时,七年间不听音乐,过家门而不入,即便如此,治水依然不成功。后来在梦中得到金简之书,才得以通晓治水之道。
C.禹与益、夔二人共同商量,到名山大川召唤其神,询问山川脉络及物产风俗等,并且亲自一一仔细记录下来,命名叫“山海经”。
D.禹的功绩得到尧帝的肯定,赐号伯禹,封为司空;尧帝去世之后禅位给舜,舜去世之后禅位给禹,禹不想接受,便让位给商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
(2)万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不得已,即天子之位。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禹受百姓拥戴的原因。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老僧辨奸【清】沈起凤
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寒,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 ① 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 更事:阅历世事。③ 祖龙:指秦始皇。 ④ 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知不济 济: 成功
B.又阅至白衣送别时 冠: 戴帽子
C.继阅囊剑斫,箕踞高骂 提: 投掷,掷击
D.后王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官: 官员、官职
2.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复遣之使去 遂私见樊於期
B.不环柱时杀之 燕王拜送
C.一老僧倾听久遇将军,可谓深矣
D.老僧预知之,不能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2016-11-18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后汉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者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B.“再迁为太史令”中的“迁”、“再转复为太史令”中的“转”、“积年不徙”中的“徙”都是指官职调动。
C.“举孝廉不行”中的“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荐的要求是品行端正的人。
D.《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汉代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慕世俗的虚荣,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来因“善术学”,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在政治方面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手腕高明,但总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进行详写。
D.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2018-07-26更新 | 8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乃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量移:唐宋时,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②荣悴:兴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B.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C.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D.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2.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尊称,“字”一般应该是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坐”:本义指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后也指“因……犯罪”,文中即为此意。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2)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
2016-11-18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