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97641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全球碳计划组织(GCP)的数据,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的燃烧所排放的CO2分别占到了排放总量的40%、32%和21%。总体而言,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占比约90%。

人为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CO2,其中一部分被陆地和海洋吸收,未被吸收的滞留在大气中,造成大气CO2浓度增长,进而影响大气辐射平衡(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反过来,全球变暖将会从总体上减缓海洋和陆地对CO2的吸收,从而使得大气CO2浓度加速增长。

CO2被海洋吸收后会产生碳酸,降低海水的PH值、增加海水的酸性并减少海水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海洋酸化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不利于海洋贝类生物的生长和珊瑚礁的形成。随着海洋酸化的加剧,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全球变暖的本质是大气辐射过程,海洋酸化的本质是化学过程,但它们的罪魁祸首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

据第六次IPCC评估报告结果,每1万亿吨CO2的排放引起约0.45℃的温升。从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至今,人类已经向地球排放了约2.5万亿吨CO2,若保持现在的排放速度不变,要实现1.5℃或2℃的温控目标分别还能排放约11年和32年。

(摘编自王硕《二氧化碳,都去哪了?》,《人民政协报》2021年11月25日)

材料二: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指在某一时间节点,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全国GDP达到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较为短缺、环境容量相对有限,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至73%和43%,铁、铜、镍、钴等战略性矿产品供应长期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摘编自李德金《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学习时报》2022年10月19日)

材料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较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光伏、风电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未来能源结构主要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的融合发展。”武钢代表认为,要用好节能减排和绿电替代两个重要手段,其中绿电替代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我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武钢代表介绍,金风科技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场景和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未来,金风科技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改进风电装备,为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摘编自禹洋马呈忠《绿电替代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经济日报》2022年10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其中一部分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了,我们主要解决未被吸收的滞留在大气中的CO2
B.全球若一直保持现在的CO2排放速度不变,到2032年,有可能会出现CO2排放引起的温升突破1.5℃的情况。
C.我国存在着人口基数大、资源较为短缺、环境容量相对有限等问题,导致部分重要资源对外依赖性较大。
D.武钢作为二十大代表,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主旋律把握到位,他的判断,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制定“双碳”目标的意义。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凭借38金、32银和18铜位居奖牌榜第二位,战绩辉煌,而成功“出圈”的中国体育明星也不少。

来自广东的苏炳添跑进了东京奥运会的决赛圈,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短跑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直落3局,3-0击败德国队获得冠军。

人们惊叹运动员的天赋与努力,实际上,他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体育科研力量的进步。

“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在一篇名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中,作为第一作者的苏炳添如此透露自己成为“亚洲飞人”的秘诀。同样,中国乒乓球队屡屡夺冠也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结果。

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的男子100m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斩获第六名。虽然憾失奖牌,但在这项几乎由黑人运动员垄断甚至形成所谓“人种优势”的运动中,苏炳添的闯入打破了有关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其意义不在夺得一块金牌之下。历史性的突破,苏炳添的成功,其背后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现代体育科技的运用。

“苏炳添能够成功,除了其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训练的科学化。”8月9日,安徽省体育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仅是短跑,中国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教练学的是什么,就教给队员什么,全靠经验。中国体育的训练主要就是“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种训练原则本身没有错,而科技的支持使训练如虎添翼。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各个项目才开始加强对科技的应用。苏炳添透露,自己的教练是“科研型”教练,运用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全面提升竞技能力。经过科学的、系统性的训练,进步非常之大。

在过去几年,广东省体育局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领导下的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科技平台先后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了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支撑了广东省乃至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乒乓球队背后有“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支持。7月29日,在东京体育馆,孙颖莎和伊藤美诚的半决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伊藤美诚的每一次发球、挥拍、移动等,都被这个部署在东京的AI云平台记录。这些数据,以平均100Mbps的速度被传送到离体育馆2442公里外的“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技术团队手中。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技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巫英才和教育学院体育学系主任张辉领导的浙江大学体育大数据创新团队,近年来一直为中国乒乓球队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战术研究服务。

原来,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需要在现场或观看比赛视频,对运动员的击球质量进行人工评估,再对运动员进行指导和分析。但是,如果有100场、1000场视频该怎么办?这样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从2020年开始,巫英才通过和南京学的周志华教授团队合作,使用反绎学习的理论框架,开始攻关这个技术难题,并在2021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原创性的成果。只要在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上输入比赛视频,视频中球员每一拍的质量都能自动得出。这项分析技术,也将逐渐被运用到国乒队备战比赛的日常训练中。

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奥运攻关项目中,浙江大学体育大数据创新团队是唯一入选的非体育类科研院所团队。实际上,浙江在东京奥运会能够获得7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的成绩,既有经济基础的支撑,也同样离不开科研力量的支持。

这些经验启示,中国竞技体育的再发展、新启航需要科学技术这一关键动能,特别是在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充分发挥科技助力的作用更加重要。

(摘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材料二:

打破奥运会纪录夺金的举重选手吕小军,上了多条网络“热搜”。就连他脚下极具个性的金色战靴,也受到网友们的关注。很多人不知道,这并不是普通的运动鞋,而是安踏研发的吨位级举重鞋,可以承受一吨以上的重量。安踏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吨位鞋”采用超耐磨纤维,耐磨性能达到普通材料的2.5倍,能承受超过14个成人的重量;鞋子具有足弓避震特性,能吸收足跟的冲击力,降低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此外,安踏提供的举重比赛服还应用了独特的腰部支撑系统,可减轻因过重导致的肌肉损伤,虽然并不能完全避免。

奥运会是竞技体坛的顶级盛会,也是尖端科技比拼的舞台。借助科技的力量,可以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有着“梦之队”称号的中国跳水队,技巧优势领先世界,但他们依然想借助新技术让动作精益求精。在跳水运动员无法穿戴任何传感设备的规则下,百度技术团队利用3D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攻关,突破了跳水运动数据量化评价和数据分析的难题。

这套基于百度智能云的国内首个“3D+AI”跳水辅助训练系统,也被形象地称为国家队“AI教练”。资料显示,“AI教练”通过超高清图像采集端对运动员跳水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并抽取关键动作进行多帧融合,多视角查看运动员的动作瑕疵,最终自动提出优化方案,以此来提高整体动作的流畅度和精准度。在赛前两个月的封闭备战训练中,所有跳水运动员在“AI教练”的执教下都有所提升。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高科技几乎无处不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中国赛艇队,就用“智慧餐盘”将高科技武装到了“牙齿”。据媒体报道,中国赛艇队餐厅里的餐盘下面是智能称重系统,上方屏幕可以显示热量,将打进餐盘里的每一勺菜、每一份主食连接到大数据分析系统。运动员“刷脸”和餐盘绑定后,当天摄入食物的热量、重量就会及时得出并传输到营养师和保障人员的手机上,便于他们分析饮食,帮助运动员既保持良好的体能,又可以科学控制体重。

(摘编自姜永斌《中国科技助力决胜奥运》)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苏炳添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男子10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斩获第六名,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就是现代体育科技的运用。
B.“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技术团队在东京部署的AI云平台,可以记录奥运比赛中伊藤美诚的每次发球、挥拍、移动等。
C.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发挥科技平台作用,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等课题,支撑了广东省乃至世界上10多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D.浙江大学体有大数据创新团队,近年来一直为中国乒乓球队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成术研究服务,其研究出的分析技术,已逐渐被运用到国乒队备战比赛的日常训练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各个项目在训练中开始加强对科技的应用。
B.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可以借助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对运动员进行指导和分析,不会再去现场观看比赛。
C.安踏推出的“吨位鞋”采用超耐磨纤维,耐磨性能好,能承受的重量重:而提供的举重比赛服可减轻因过重导致的肌肉损伤。
D.中国赛艇队在餐厅里使用的智能称重系统,将打进餐盘里的菜和主食连接到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得出摄入食物的热量、重量。
3.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科技助力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一项是(       
A.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乒乓球队日常训练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战术研究服务。
B.举重选手吕小军穿的安踏研发的举重鞋,可以承受一吨以上的重量,具有足弓避震特性。
C.中国射击队传承优良传统和奥运精神,刻苦训练,不辱使命,在东京奥运会上再创辉煌。
D.中国跳水队的“AI教练”提出优化方案,以此来提高整体动作的流畅度和精准度。
4.所选两则材料都与体育、科技有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侧重点。
5.现代科技是如何助力竞技体育的?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分析
2021-12-12更新 | 1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在京举行

3月7日,“先人与我们同行——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这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的一次精品展示。

为深入挖掘中华经典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中国文联于2008年启动“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项目。

咏诵会用演唱、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诠释经典,加深当下人们对传统经典的理解。推出后,受到观众热情欢迎。

十年间,“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项目先后推出了《道德经》《诗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孝经》《大学》《屈原》和《王阳明》等10部舞台咏诵艺术作品。“先人与我们同行——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是从已推出的这10部作品中精选出4篇经典原文、7篇解读经典的散文和9首感悟经典的歌曲,经过精心编排而成的,集中展现了中华经典的精髓神韵。

据咏诵会主办方介绍,对“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进行一次“巡礼式”的全面演绎,就是为了缅怀和祭奠先人先贤,感悟古圣先贤们博大精深的思想,感受他们洞悉宇宙万象的智慧,体味他们深刻入微的人文关怀,进而激励国人重视经典,阅读经典。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

经典因性质相异而不同

对于经典,可以分为两类:以社会认知、观点阐发为基础的“社会经典”类,比如《国富论》;另外是以文学才情、艺术灵感为主的“文学经典”。我的观点是文学经典的“必读性”一般会大于社会经典。主要原因在于优秀的文学往往可以独立于时代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而社会经典在开拓了时代的同时往往也会依赖其时代,写作背景的底色褪去也难免造成书页的泛黄。

比如斯密的《国富论》一书,对于工业化肇始时期的西方世界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其书的的确确也对市场经济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经济学家们关心的早已不是斯密用尽半生心血所疾呼呐喊的理论,而是更加关注政府与市场分界线的具体划定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经济学教授对经济的认知能力都超过了斯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文字的历史价值不减,人格力量依旧,但是作为对社会的认知和阐释,当初的洞见已经被社会观念水位的上涨淹没,这部分的价值也就无形中被稀释消解,对于现代的读者而言,其增益也就远不能与作者创作的时代相提并论了。如果一个人想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那么今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一定比上述作品告诉他的更多也更符合社会的实际。当然,萨氏的这本著作虽然优秀,但也并非“必读”,我们还有众多的其它选择。

与社会经典受制于时代不同,文学经典的魅力多见于情感和表述,受时代影响不大,甚至会随时间的流逝历久弥香。文学不同于社会学的另一个区别还在于后人不大容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再次开发和继续建构,也不太具有可替代性。例如,我们如果不读李白,就无法感受李白那种独有的天纵才情,这种感受杜甫无法替代,徐志摩也不能,反过来,李白也无法替代杜甫和徐志摩。极端的例子里,极致的文学作品甚至还会对后世造成一种压制。当初李白登黄鹤楼,正准备慷慨赋诗一首,抬头望见崔颢的大作《黄鹤楼》,不禁心生退缩,一句“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断了诗兴。所以文学类的经典一旦登顶便成“绝唱”,就算后世有相同主题的作品超越,也仅仅是锦外添花,而不会造成原作价值的折损,我们阅读的体验也不会受到影响。


材料三:

儒学经典的生命力来自不断的自我更新

在思想史领域,儒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自我更新能力,表现最为突出。从原始儒学到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到陆王心学,改革、变革精神内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一部儒学史,便是一部儒学自我更新的历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是注重通变的典范。孔子为殷商后裔,但在文化选择上,他却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并受到儒家至高至尊的推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被认为是能够认识并把握历史法则的人,是孟子所谓的“圣之时者”。

儒家最强调变的经典,是五经之首的《周易》。“易经”就是变经,是对变革规律的总结。这是一部专门阐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与法则的经书。“易”之三义——简易、变易、不易,都以承认和重视外部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为前提。阴阳、刚柔、乾坤等,都是古代中国为描摹、探索宇宙、自然、社会等运行机制、变化规律所创立的概念。在其他儒学经典中,都充满着这种自我更新的意识,如《诗经》歌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乐记》借上古言变化:“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针对不同的历史境遇,儒学以其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回应了不同时代的挑战。其中,特别是在佛教盛行而“儒门淡薄,收拾不住”之际,成功应对了佛教的挑战,后来,它又遭遇了基督教的挑战。

总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变革的文化、富有弹性的文化,富有巨大张力的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不是一个保守的文化、僵化的文化、封闭的文化。

(摘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只是诠释经典的一种形式,我们要真正重视经典,体悟经典,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付出很多努力。
B.随着社会的发展,斯密的《国富论》的洞见已经被社会观念水位的上涨淹没,书的价值也就无形中被稀释消解,它也就不再被后人看重而成为经典。
C.材料二中列举了斯密和李白等事例,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让人理解。
D.文学经典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表述,一旦形成“绝唱”,就很难超越。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则材料有什么不同之处。
3.材料三说:“一部儒学史,便是一部儒学自我更新的历史。”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017-04-13更新 | 2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记者:中国有不少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还要建立种质资源库?

李德铢:只有保护的手段更多样,保护才更具可靠性。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就地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少珍稀、特有物种不在保护区内。此外,如果自然保护区出现火灾、冻灾、虫害等自然以及人为灾害的话,那么种质资源库就可以成为一个备份,有效保护其中的特有物种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种质资源的加速丧失促使世界各国建立各种类型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相当比例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经入库,种质资源库成为这些种子名副其实的避难所。当一个物种有灭顶之灾时,我们就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

(摘编自《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打造生命之舟

材料二:一份种子想要进入种质资源库,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每一个品种都要先经历23年的田间种植考验,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能会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仔细"体检",通过处理、清选、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被装瓶密封。

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温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唤醒后发芽率仍在九成以上;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则能让作物组织迅速进入冷冻休眠状态,就像给生长按下了暂停键,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

不仅如此,带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实现了种子的快速存取,感知气味的电子传感器可以隔空分辨种子的代谢变化,监测在库种子的活力……智能化、信息化的助力,让科研人员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摘编自《种子方舟: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材料三:在这里,有很多品质优异、色彩斑斓、全国罕见的稀有而珍贵的种质。秦慧彬说,比如食用豆,我们保存了13种资源,包括菜豆、小豆、绿豆、豌豆、山黧豆等;再比如,常见的大豆是黄皮黄瓤,我们保存的大豆资源有黑皮黄氯、黑皮青瓤、青皮青瓤等多种罕见形态。

那么,这些种质资源来自哪里呢?

一方面是农民的自留种子代代相传,另一方面是山西有组织地收集和保护。秦慧彬介绍,山西省组织过三次大型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包括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补充征集”“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这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提供了很大帮助。

此外,山西种质资源库还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外开放的锁控种子柜,专门为科研单位及育种专家保存种质资源,并开展库存种质安全保存预警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等,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

一份份种质资源,特别是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的野生品种,在这里搭上了诺亚方舟,为下一步的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了基因资源。

(摘编自《稀有作物种质登上诺亚方舟:探访山西种质资源库》)

材料四:种子入库以后,固然可以作为战略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但该项功能一般由长期库来承担,而对山东省农科院的这种以中期库为主的种子资源库来说,如何盘活资源,使其在品种选育中发挥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以常见的荷兰豆品种选育为例,现在市场上多数是绿色的、比较肥厚的豆子,紫色的豆子品种非常稀少且豆荚较小,口感不好。所以,随着紫色食品在当下越来越受欢迎,就有育种专家提出,能不能培育出既是紫色同时口感又好的荷兰豆。

在这个过程中,种质资源库中储存的大量的不同品类的荷兰豆种子就派上了用场。李润芳告诉记者:按照目标性状提取种子,然后杂交培育,目前育种专家已经种出了品种比较稳定的紫色荷兰豆。此外,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等很多品种的选育,最开始也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

李润芳介绍,依托种质资源库,建成了由实物层、数据层、网络层构成的种质资源中心。该中心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共享平台,后又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的任务,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探访山东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这里有一艘生命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珍稀、特有物种,建种质资源库让保护手段更多样,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
B.种子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差异,这是在田间经历种植“考验”的种子被种质资源库收入的前提条件。
C.农民代代相传的种子是罕见珍贵种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收集和保护种质资源时要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D.品种稳定的紫色荷兰豆以及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品种的选育,都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进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我们在需要时启用这些种质资源。
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有低温库、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等不同的库,以满足各种种质资源的不同保存需求。
C.山西种质资源库保存着一些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野生品种,将为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资源。
D.山东种质资源库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任务,建成了种质资源中心。
3.材料二、三、四都谈论了种质资源,但三则材料的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6-2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