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98020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之成为国人心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典籍。而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魅力也通过《史记》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史记》如此重要,如何评价它呢?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应该是对《史记》最恰当的评价。《史记》对于中国史学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奠定了中国史学的独立地位。先秦史籍较少有历史过程的记述与研究,《史记》的问世改变了这一现状,正是它让中国史学从童年走向成熟。其二,规范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其三,创立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四,树立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历史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史记》对于文学的贡献,亦有四个方面。其一,司马迁创立了善叙事理的叙述语言。其二,司马迁是一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追步司马迁。其三,创立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其四,传奇人于千秋,创立了塑造典型化历史人物的方法。

但是,仅从文史层面评价《史记》还不够。司马迁自己的评价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换言之,《史记》包含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

国学之根柢的意义即在此。同时,《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德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因此,《史记》作为治国之宝典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先说国家建构。《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司马迁展示五帝禅让相承,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这表现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也就是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间社会的发展。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

《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天下为公、任贤使能、领导有方、察纳雅言、关爱民生、珍惜民财;而贤臣则有为民办事、依法断案、为官清廉、救民水火、启迪民智等正面特征。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七十列传记载的历史人物涵盖士农工商各色人物,惩恶劝善普及全社会,所以《史记》不只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还是一部人伦道德的教科书。

综上所述,《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自成一家之言。而与此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其作者司马迁堪称集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哲学思想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他将永远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对国人而言意义重大,这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者司马迁的思想精神。
B.《史记》改变了先秦史籍内容粗略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史学摆脱了对其他史学的依赖。
C.司马迁善叙事理,《史记》“传奇人于千秋”,这是部分后世文人追步他的原因之一。
D.评价《史记》,除了要看到巨大的文史价值,还应该关注其作为治国宝典的借鉴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如何评价《史记》,逐一详细论述了这一巨著在文史、治国等层面的重要性。
B.文章议论多用并列结构,这在梳理《史记》各方面贡献的文段中均有较为直观的体现。
C.文章引用司马迁自己对《史记》的评价是作者超越文史层面评价《史记》的立论基础。
D.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史记》为后王立法,其中“国家建构”的借鉴意义相对表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博大精深,读懂这本中华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就读懂了“国学之根柢”。
B.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大量国家变革的实例,为后世帝王普及了发展进步的历史观。
C.司马迁塑造的典型人物能够光耀文史警示后人,是建立在高超的写人技巧基础之上的。
D.《史记》能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由此传递着进步的道德伦理,值得高度评价。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隐私是指当前网络社会下被非法共享的个人信息,是传统隐私在互联网络中的发展与延伸。

个人网络资料是网络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当前网络环境下准确反映用户个人资料及特征的各种文字、图像以及其他相关的个人资料。按理说,网络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时所必需提交的个人基本信息,服务商在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这些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对这些个人资料保密的责任与义务。但由于互联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许多如姓名、职业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信息也成为了网络隐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个人财产状况以及网络用户的账户信息、邮箱地址等也都属于用户个人隐私。任何搜集用户邮箱地址并将之公开或向他人提供的行为,都可以被列为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

网络用户的在线行踪,是网络隐私的另一重要内容,它主要指用户的IP地址、上网浏览历史记录、对互联网功能活动的应用内容等。通过对用户在线行踪的搜集能够准确的反应用户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其部分思想精神。通过非法手段对用户在线行踪进行追踪、搜索并公布的行为,同样属于对用户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的行为。

另外,由于互联网络中的信件均以无纸化数字作为载体,因此互联网络中的通信安全系数比一般信件更低,即使在加密状态下,还是有遭到黑客入侵甚至被截获的可能性。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公布个人隐私(利用互联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发布平台擅自公布或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不但相当恶劣,且往往会产生许多较为严重的后果。

当然,网络安全隐患也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在当前互联网络中,个人信息多以数据形式体现的,因此,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也就是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要保障网络安全,则主要是保障当前互联网络中不会出现非法篡改、复制、泄露数据等情况。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当前互联网络的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的威胁。这是由于互联网络的设备、系统繁杂,用户繁多,网络信息共享性强等原因造成的。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等方式入侵用户电脑,从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影响用户个人资料的安全。

互联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得人们的个人隐私与日常生活受到了冲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互联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个人隐私的安全性。由于互联网络的种种特殊性,针对产生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不同原因,就必须团结整个社会的力量,从社会道德、文化氛围到政府管理与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从最大程度上对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防范并尽可能的加以杜绝。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化、严格互联网络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法律调整并从伦理道德上进行严格的约束,才能有效地加强当前互联网或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切实地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安全。

(钟斗《关于互联网络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有改动)

1.下列不属于“网络隐私”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社会下被网民共享的个人信息,即互联网络中发展与延伸了的传统隐私。
B.网络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时所必需提交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文字、图像等资料。
C.网络用户的IP地址、上网浏览历史记录、对互联网功能活动的应用内容等行踪。
D.以无纸化数字作为载体的互联网络中的信件所包含的账户信息、邮箱地址等资料。
2.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服务商用合法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但也必须对这些个人资料进行绝对的保密。
B.对用户在线行踪进行追踪、搜索并公布,属于对用户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的行为。
C.要防范黑客用木马、病毒等方式入侵用户电脑,就亟须提升互联网安全技术水平。
D.要杜绝个人网络隐私被侵害,必须从社会道德乃至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3.概括产生网络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8-09-24更新 | 1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幕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为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妾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而欧洲的古建筑相较而言则显得伟岸华丽。
B.中国古代的寻常起居少用砖石多而用土木材料,并不是我们缺少石材或技术不行,而是我们的先民对土地有深沉的依恋。
C.与对待文字的情感态度不同,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人力求把建筑打造成“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使得一切艺术门类都为建筑服务,这显示了建筑在西方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予以明确否定。
B.文章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这一论题,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2019-05-06更新 | 1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场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读书:目的和前提》)

1.下列对“真正的教养”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教养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真正的教养是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C.真正的教养是动态呈现的,是一种不断追求而又从不停歇的努力过程。
D.真正的教养既是完成又是激励,既具有反思精神又具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研读世界文学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B.没有爱的阅读,是戕害人性的,而获得教养必须要有一个客体为前提,那就是人格或个性。
C.阅读经典,可以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并与之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
D.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花力气、下功夫去对待杰作,他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但反对阅读报纸和流行文学。
3.下列不属于作者列举的关于读书的错误认识或做法的一项是(     
A.用“散漫的消遣”的态度对待读书,用虚假的慰藉自我麻醉,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B.认为人生太短促,舍弃泡咖啡馆、跳舞这样的愉快生活而花时间读书是可笑又不值得的。
C.认为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场地比读书更能接近真实的生活。
D.读书生吞活剥,认为读书有害,一生只读十来本书,只读富有刺激性的时髦读物。
2023-07-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