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6 题号:198070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济学家相信,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可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发生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最明显的发生在制造业,但似乎正在蔓延到所有行业。

虽然技术性失业只是一种短期冲击,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失调,但是,经济学家口中“短暂的过渡期”往往有几十年,对那些因自动化冲击而失业的劳动者个体而言,通常就意味着一辈子。

面对可能无法避免的未来工作变化,人们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或者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是残酷的,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人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收入潜力会持续弱化。“落伍”症状以及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已经随处可见;就业朝不保夕,工资不断下降,经济停滞不前。针对自动化及其幕后推手,保守主义者的抗议此起彼伏,就连乐观主义者也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技术进步从整体效果上看必然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失业者遭受的伤害可以通过大量增加的社会财富予以补偿。但实际上,技术带来的社会财富“增益”并不可能让所有人利益均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丢掉饭碗的劳动者,并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使之尽快拥有新的技能来完成角色转换。

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比较清晰,我们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创新是否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省资本或完全“中性”,这取决于创新所产生的企业主和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分配。采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从市场角度看,是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成本变化所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创新和资本回报增加,但只有少数资本所有者受益。

我们应该努力使变革速度与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此有所作为,其中包括:减缓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和扩散幅度,确保其物质成果得到公平分配,保持足够的需求水平;考虑到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后对工资水平的打压和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还应当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一个总体原则,即需要权衡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和对社会造成的成本或损失,只有在整体福利大于零的情况下,我们才应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原来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执行的非常规任务,目前正变得越来越有可能被自动化。当然,这个替代过程是渐进的。许多工作岗位也只是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永远消失。所以,技术性失业冲击其实更多地体现为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影响和对个体技能要求的变化。除了社会和政府机构的外在支持,人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角度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工作的未来。

(摘编自郑磊《自动化革命浪潮中的个人技能重塑》)

材料二:

就业是保障,科技是生产力,两者是否对立?人工智能的兴起是否必然导致大量技术性失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客观地看待。

很多研究机构在提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均指出人工智能将取代未来诸多工作岗位,造成大量失业,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短暂的过渡期”。麦肯锡指出,在其分析的800种职业所包含的2000多项活动中,全球经济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可能会被取代。但是,也有研究机构指出,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将创造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德勤的研究显示,虽然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工作机会在大量减少,但科技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岗位,在创意、科技和商业服务等行业,有大批新岗位正在被创造出来。

追溯历史,科技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一场人与机器争夺工作的“卢德运动”,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可供工业生产的生产机器,不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产品更加标准化,也使得一些工作对工人的需求明显下降,导致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一名叫卢德的工人率先以捣毁机器的方式进行对抗,而其结果正如大家所知,我们生产生活所用的机器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作者。

就人工智能对人类岗位的影响来说,首先,人工智能无疑会冲击当前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但要彻底替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微软研究团队已经创造了第一个能够将中文新闻翻译成英文的机器翻译系统,精确度与人类译者基本一致,很多翻译类的工作岗位需求无疑将会减少,但是高端化、私人化、定制化的翻译服务依然有更为广阔的需求。其次,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工作升级,人们可能获得更为高端的工作岗位。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多基础性文字、图片等可以快速形成基础素材,人们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更为高级的策划、设计、创新等工作。最后,人工智能还将创造众多新岗位。

与其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取代了人,倒不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创造了更多需要操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科技成果的涌现和应用,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换和革新问题,这种转换与革新必然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运用,让我们工作得更轻松、更自由、更便利。事实充分证明,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摘编自张亚豪《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学家认为,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带来的影响,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都要大。
B.自动化冲击会给未来的工作带来无法避免的变化,所以人们既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又担心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
C.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一定能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大量社会财富,从而也就能给失业的劳动者带来补偿。
D.人工智能发展后,确实能增加创新和资本回报,但是即便如此,受益的人也只是少数资本所有者。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个人都会平等地享受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社会财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
B.只有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整体福利大于零,我们才可以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的总体原则。
C.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替代那些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
D.卢德捣毁机器的行为,突显了工业革命时期人与机器争夺工作岗位的激烈矛盾冲突,但是他的行为并没能让机器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反而使机器越来越多。
3.下列选项中,最宜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     
A.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耐心,工作不顺心就选择“跳槽”,还美其名曰适应时代接受新事物,但是这样频繁跳槽会导致他们无法积累具体的工作经验。
B.数据分析专家托马斯·达文波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发达经济体中约有25%~50%主要从事知识与信息处理的工作者将面临失业。
C.“术业有专攻”的传统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打破,职责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是否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自身职场价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D.我国将人工智能列人国家战略地位后,人工智能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就达11万项。
4.材料二的论证别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5.人工智能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让一部分劳动者失业,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摘编 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则)

材料二:

对于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称:“‘有我之境’指的是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所谓对立之利害关系,即充分肯定我的存在,以我为主体,天地万物是对立的客体,因为天地万物是自然存在的,但不同的人观看就能够看出不同的精彩,如同一棵树,有的人观看重点在树干,而有的人观看重点在树叶,即便同观树叶,其所思所感亦不同,故而观世间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是以在文学作品中,带入了作者的感情,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作者情感鲜明,喜怒哀乐读之即感,即是有我之境。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在描写景物或者事情的时候,人心随景物变化而变化,从而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诗文中,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就是“有我”。

王国维先生称:“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对此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称:“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当吾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利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泯灭了自我的意志,也就是说作者在诗文中已经把自我拿掉,将作者的心境完全融入到淡远静穆的客观景物之中,从而不存在自我的意志,只留下纯然的事物,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就是在无利害关系相对立时,对外物静观从而产生“物”与“我”浑然一体之境,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完全融入到所观照的外在世界中,自我的精神意识与外界的事物,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相处状态,此时的我与物都已经淡到不可分清的浑化程度。这要求作者的内心精神意志与外界事物的接触中,必须要把个人的自我去掉,才能够达到与外在事物空前的吻合,使外界的一切物象与作者的精神意志没有任何的冲突。“无我”在道家的哲学当中,是一种超越社会现实,超越“自我”“小我”至“大我”“超我”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够达到将心灵与天地自然交游,而不被现世的一切所束缚,从而达到与天地的齐我为一,是以“无我之境”所追求的境界其实就是“万物与我齐一”的超越境界。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者之间虽境界有大小之别,但于诗文之中却并无高下之分,更无优劣之论。在好的诗文当中不管是“泪眼问花”的小我,还是“与物同体”的大我,或者是“以物观物”的无我,皆是王先生所言之境界,是对审美不同方向的追求,不能强求“无我之境”而轻视“有我之境”。亦如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言:“静安先生对于‘有我’‘无我’二种境界并没有什么轩轾之意,这我们只要看一看他对那些属于‘有我’一类的作品及作者,如小说中之《红楼梦》,词人中之李后主的倾倒喜爱,便可证明他决不是一个偏重‘无我’之境而轻视‘有我’之境的人。”

(摘编自《张浩然“有无之境”浅谈》)

材料三:

王国维先生又于第四则中补充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指出 “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物”“我”都带有“我”的主观色彩。西方“移情说”理论把“我”的情感移植于天地外物,使天地外物也获得像人一样的生命与情感。“无我之境”忘记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么,也不知道外物是什么。“无我之境”的创作特点是主体“隐”在客体中,“客观”描写,从作品外表看不出主体的身影,但却达到了高度的“物我同一”。

王国维在《叔本华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谈道:“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而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由知识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而这里关于“优美”“壮美”的论述则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优美”与“崇高”概念相对应。“有我之境”创造于作者由心潮澎湃转为平静之后,诞生于“欲望的压迫”与“和平的静观”两者的“相互交替”与“对立”之中,故曰宏壮。古人所创作品大多是作者在此情形下创作而出。“无我之境”于作者心思宁静时所得,“物”与“我”之间无利害对立之关系,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优美。“有我之境”易得,但“无我之境”得之者稀,诗人对宇宙人生,既要能入乎其内,还须做到出乎其外,才能向更高的境界靠拢。

(摘编自焦韵晗《论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解,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是一致的。
B.叶嘉莹认为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依据是看“我”与“外物”是否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
C.西方“移情说”理论与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要追求“物我同一”的高度。
D.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别对应作者创作时的“壮美”和“优美”之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莹所说“我”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是指“我”为主体,外物是对立的客体,而非“我”与“外物”有功利意义上的对立、利害冲突。
B.“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于诗文之中无高下之分,更无优劣之论,只是二者境界有大小之别。
C.创造于“欲望的压迫”与“和平的静观”两者的“相互交替”与“对立”之中的“有我之境”,不等同于诗词中的壮美之景物。
D.“无我之境”即完全没有“我”的境界,景就是客观的景,不掺杂“我”的情感和思维,从作品外表看不出主体的身影。
3.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C.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有人认为“无我之境”优于“有我之境”,请结合材料加以反驳。
5.在品鉴诗词时,怎样辨析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04更新 | 1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C.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D.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
B.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C.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D.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4.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诗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2-11-08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蹴鞠作为一种传统的游乐方式和体育项目,它的演进和发展离不开制鞠工艺的改进和提高。

汉朝蹴鞠用的是实心球,唐代的颜师古在为《汉书》做注解的时候说,“鞠,以韦为之,中实以毛,蹴踏为乐”,就是用熟牛皮做球壳,中间填充动物毛发,做成实心的球,这种一直沿用到唐初。

唐朝蹴鞠是用八片皮革缝制成的,已经类似于现代足球的制作方法;在用皮缝制成的球壳内,塞进一个动物尿泡并充足气成为充气的球。关于充气球的发明,西方最早出现于十一世纪的英国,比我国要晚了三四百年的时间。

到了宋代,鞠的制造工艺较唐代又有提高,鞠的片数增加到了十二片。据《蹴鞠谱》的记载: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香皮十二”,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鞠规格要“碎凑十分圆”。可见,宋代鞠的做法虽然仍是经过水揉火烤,但缝制鞠的皮子因为达到了十二块,使其更接近圆形;且开始有了精巧的“内缝法”,即缝好后翻转使缝成的球壳表面上不露线脚。

宋代充气的球第二个改进的地方是以皮制的鼓风器为球添气,而且已找到了充气的规格:“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这样更利于蹴鞠技术的发挥,以后人们基本沿用了这种做法,只是在鞠的花色和装饰上有略微变化。

宋代是手工艺和商业都较为发达的时代,蹴鞠开展的需要,促进了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如一个叫徐博世的皮匠“能以碎皮缝为一球”,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制球皮匠。据《蹴鞠图谱》的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二十四种。并且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汴京城,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客人可以到那里饮酒喝茶,观赏足球表演。

(摘编自《看历朝历代蹴鞠发展史》)

材料二:

《史记》中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的记载,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的关于古代蹴鞠运动较为具体可信的记载。可见,在战国时期,蹴鞠在齐国已经十分普及。

及至汉代,蹴鞠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此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军事中训练士兵的手段出现;另一种则是以娱乐表演为目的。

作为军事训练的蹴鞠与今天的足球运动颇为相似,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既要求士兵能快速奔跑,又要有对抗推掉的能力,对体能、团队和纪律性都有很好的锻炼。比赛有裁判主持,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还特别强调裁判要公正执法,可见当时的蹴鞠已经具备了竞技运动的雏形。作为娱乐表演的蹴鞠主要表现为有音乐伴奏的乐舞蹴鞠,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属于汉代“百戏”范畴。蹴鞠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也孕育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唐宋时期,鞠的制作工艺有了重大改进,鞠更加结实、轻巧,而且富有弹性,使蹴鞠的技术和规则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蹴鞠逐步从双球门变为单球门、由直接对抗变为隔网对抗的形式,深受宫廷和民间的喜爱。

自汉代以来流传下来的配以鼓乐的娱乐表演性蹴鞠在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不用球门,主要以踢高、踢花样为特点的蹴鞠形式,由于对场地和器材要求简单,开展得十分普通,被称为“白打”,既可以一人独踢,两人对踢,三人角踢,又可四至十人轮踢,颇有些现代足球场上热身、基本功练习的即视感。

宋代是蹴鞠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蹴鞠钟爱有加。宋代皇室甚至还将其作为隆重节日的表演内容。《宋史》记载,宋代皇帝在接见外交使臣时将蹴鞠作为表演项目,成为一种外交礼仪。

这一时期,踢球的花样逐渐翻新,技巧性更强,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这些花样和技巧被称为“解数”,踢球的时候往往要使出浑身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风摆荷、佛顶珠等。

宋代还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他们或在朝廷宴会上表演,或在瓦舍勾栏中卖艺,使蹴鞠不仅可以自娱,而且可以观赏。宋代有好几位出身低微的蹴鞠艺人做了高官,最著名的是宋徽宗时的殿帅府太尉高俅,球艺高超,炙手可热。

可以说,宋代社会形成了浓郁的蹴鞠文化氛围,蹴鞠运动无论是在组织制度,还是在娱乐观赏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受理学的影响,也由于间接对抗蹴鞠参与门槛过高、专业性过强,难以普及,蹴鞠运动由盛转衰。

(摘编自《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蹴鞠》)

1.下列对“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的鞠,是采用熟牛皮做成球壳,然后再将毛发填充进去,做成实心球。
B.唐代的鞠,以动物尿泡制成充气的球,外面再缝制上皮革球壳,皮革是八片。
C.宋代的鞠,以精巧的缝制手法使之更加接近圆形,采用的是十二片皮革。
D.宋代制鞠的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有专门的手工作坊,还形成了品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充气的鞠,比英国早了三四百年,这表明我国是足球的起源地。
B.蹴鞠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史记》中关于临淄城中人们娱乐活动的描写就证明了这一点。
C.为了将其运用于军事以训练士兵,汉代强化了蹴鞠促进体能、提升团队意识的对抗性和竞技性,弱化了其娱乐性。
D.宋代蹴鞠的“解数”是利用各种踢球花样完成的一套动作,这些花样逐渐向“高难美新”发展,有很强的观赏性。
3.下列表述中,描写蹴鞠制作工艺的一项是(       
A.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
B.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
C.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了水中揉。——归氏子
D.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
4.关于蹴鞠的相关知识的普及,两则材料介绍的角度有何不同?
5.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中卡青少年蹴鞠交流体验活动在线上同步展开,作为中学生代表,你将向卡塔尔青少年介绍我国古代的蹴鞠,请结合材料,列出介绍内容的要点。
2023-02-10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