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诗经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982866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爱②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③,贻我彤管。彤管有炜④,说怿⑤女美。

自牧归⑥荑,洵⑦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姝:容颜美好。②爱:隐藏。③娈:(luán)年轻美丽。④炜:鲜红透亮。⑤说怿:喜爱。⑥归:通“馈”。⑦洵:诚然,确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2.这首诗运用了《诗经》中的哪一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诗经解读 叙事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伐檀

坎坎伐檀①兮,置之河之干②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③貆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⑤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⑥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⑦兮!

【注】①檀:檀树。②干:岸。③县:通,悬挂。④貆(huán):兽名,狗獾子。皮可制表。⑤特:三岁的兽,泛指大兽。⑥漘(chún):水边。⑦飧(sūn):熟食,此泛指吃饭。

硕鼠

硕鼠硕鼠,无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逝将去③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无,毋,不要。②三岁,多年。贯,侍奉。莫我肯顾,不肯照顾我。③逝,通。去,离开。④所,处所。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硕鼠》是四言诗,排列整齐,感情强烈、直露;《伐檀》句式长短不齐,用“兮”字舒缓语气,感情含蓄,语带讽刺。
C.这两首诗俱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技巧上有很多的共性。
D.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清醒的认识和觉醒。
2.请分析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023-04-08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塑造形象生动。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女子的美丽,以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B.体现美学精神。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C.写法也很讲究。采用《诗经》典型的铺排手法,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由 “花”到“实”再到“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
D.反映审美理念。女子既“尽美”、又“尽善”,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2021-04-02更新 | 4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居爰处?爰丧其马?予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土国:用土筑城。③孙子仲:人名,卫国将领。④平:平定。⑤爰(yuán):哪里。⑥契:合。⑦阔:离。⑧成说:约定誓言。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⑩洵(xún):久远,指夫妻离别长久。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在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3.本诗和《采薇》在题材、主题和表达方式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2019-12-23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