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7 题号:1992293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秦楼月·芳菲歇

南宋·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乾龙节,四月十三日为宋钦宗赵桓诞辰,定名乾龙节。此时钦宗被金人禁闭于五国城的土牢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春时节,无边烟水,无边山色,词人却因难望故园而伤心,乐景哀情。
B.“伤心切”连用,直抒胸臆,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悲切,有音调和谐之美。
C.“可堪”起笔,有反问之意,乾龙节现在已成耻辱的象征,难免哀怨悲凉。
D.本词采用入声韵,特点是短促急藏,对情感的表达能起到推助的作用。
2.本词构思巧妙,词人用心极深,情感抒发也注意层次,请结合文本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①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释】①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1.下列对这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景开篇,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
C.尾联诗人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虚实结合,通过对竹轩清幽闲雅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人生志趣及对轩中生活的喜爱之情。
D.这首七律诗,借助了夏天竹轩周围的景色,竹轩环境清幽,诗人在此过着隐逸的生活,无人打扰,甚是逍遥自在,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2.张镃出身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尝从杨万里学诗,就此诗来说,深得其法,风格自然清丽,轩俊高雅,请结合全诗简析。
2022-05-31更新 | 1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莓苔”即青苔,“履痕”指足迹,写出诗人所到之处人迹罕至。
B.颔联中的“闲门”是紧闭的,表达了诗人看到此景时内心掠过的一丝怅然。
C.颈联以景带叙,“随”字写出山道迂绕,峰回路转,引发曲径通幽的想象。
D.尾联写诗人与道人一同赏花,得意忘言,表达自在恬然、物我交融的心境。
2.全诗围绕“寻”字展开,请结合诗句,梳理分析诗人“寻”的过程。
2022-05-22更新 | 8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①马戴:字虞臣。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官终国子博士。②乔木:树干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
B.颔联由外景的描绘自然转入内心情感的抒发,久客异地,乡关之思跃然纸上。
C.颈联由远及近的余晖返照景,更深一层地触发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
D.尾联徘徊水边不敢照,充溢一种惆怅落寞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2.这首诗用情景分写之法达到了“笔意俱超”的独特艺术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