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99249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传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邦。父季庚,为彭城令,李正己之叛,说刺史李洧自归,累擢襄州别驾。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夫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迁,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B.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C.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D.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指未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称“加冠”,也称“弱冠”。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C.“中书舍人”,官名。其始设于先秦,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掌传宣诏命之职。
D.“赞”,是纪传体史书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四年,因旱灾严重,天子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诏书细节不够详尽,白居易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他的建议终被采纳。
B.白居易为政局的安危多次进谏,宪宗皇帝也时常接受他的建议。但他论执强鲠,有时也会触怒皇帝。
C.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诗,他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杂律等几类,其中杂律诗并不为他所重。
D.白居易在当时与元稹都很有名,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杜牧赞扬他的诗风格纤艳,能深入人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齐清河王岳之孙,父励乐安王,入隋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惠有度量状貌若画观书一见辄诵敏于占对。仁寿中,举文才甲科,补治礼郎。斛斯政①奔高丽,坐与善,贬为硃鸢主簿,以母老不可居瘴疠地,乃留妻鲜于奉养而行。

会世大乱,京师阻绝,交趾太守丘和署司法书佐。时钦州俚帅宁长真以兵侵交趾,和惧,欲出迎,士廉曰:长真兵虽多,县军远客,势不得久,城中胜兵尚可战,奈何受制于人和因命为行军司马,逆击破之。

高祖遣使徇岭南,武德五年与和来降,于是秦王领雍州牧,荐士廉为治中,亲重之。

进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人畏鬼而恶疾,虽父母病皆委去,望舍投饵哺之,昆弟不相假财。士廉为设条教,辩告督励,风俗翕然为变。又引诸生讲授经艺,学校复兴。秦时李冰导汶江水灌田,濒水者顷千金,民相侵冒。士廉附故渠厮引旁出,以广溉道,人以富饶。

入为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雅负裁鉴,又详氏谱,所署州,人地无不当者。高祖崩,摄司空,营山陵;加特进,迁尚书右仆射。士廉三世居此官,世荣其贵。

有疾,帝即所舍问之。贞观二十一年疾甚,帝幸其,为流涕,卒年七十一。又欲临吊,房玄龄以帝饵金石,谏不宜近丧。帝曰:朕有旧故姻戚之重,君臣之分,卿置勿言。即从数百骑出。长孙无忌伏马前,陈士廉遗言,乞不临丧,帝犹不许,无忌至流涕,乃还入东苑,南向哭。诏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文献,陪葬昭陵。方寒食,敕尚宫以食四举往祭,帝自为文。丧出横桥,又登城西北楼望哭以过丧。高宗即位,加赠太尉,配享太宗庙廷。

(节选自《新唐书·高窦》)


注:①斛斯政(?-614年),复姓斛斯,司州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鲜卑族,隋朝政治人物。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士廉敏惠A有度量B状C貌若画D观书E一见F辄诵G敏H于占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军远客,文中指宁长真军队远道而来,孤军深入而缺乏后援,是不能持久的不利条件。
B.受制于人,意为被人控制,《师说》中“不拘于时”表示被时俗所拘束,两者结构相同。
C.裁鉴,有鉴识人才之意,文中“雅负裁鉴”是指高士廉向来具有善于鉴识人才的能力。
D.第,旧指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第”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俭富有才学,事亲周全。中举文才甲科,补治礼郎;受牵连被贬朱鸢,了解到朱鸢有瘴疠,留下妻子侍奉老母,独自前往。
B.高俭善于教化,理政有方。在蜀地为官期间,改变当地不良风俗,促进文化教育;解决汶水灌溉引起的民争,改善了民生。
C.高俭善用人才,也颇受重用。他熟知人才姓氏族谱,委任人才恰当;他官位不断升迁,由益州大都督到吏部尚书,再到尚书右仆射。
D.高俭深受君王敬爱。高家三世担任尚书右仆射,荣耀富贵;高俭病重,太宗亲临探望,死后太宗又亲自撰文并望丧而哭,极尽哀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世大乱,京师阻绝,交趾太守丘和署司法书佐。
(2)又欲临吊,房玄龄以帝饵金石,谏不宜近丧。
2023-11-06更新 | 17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惭,遽出就坦谢。复卒,诏姚南仲代之。盈珍以南仲本书生,之,曰:“是将材邪?”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盈珍果与南仲不相中,幕府多黜死者。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联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之。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再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时,畜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坦遣吏验,未反,帝迟之,更遣中人刘泰昕往。坦曰:“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三奏,帝乃止。表韩重华为代北水运使,开废田,列壁二十,益兵三千人,岁收粟二十万石。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已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为人所非。元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卢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B.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C.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D.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之”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中的“易”字的意思不相同。
B.白衣,本意白色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所以可指平民;也可指官员受处分的身份。
C.“帝纳之”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的“纳”字意思相同。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禄学校粮饷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坦非常耿直,在他任郑滑节度使判官时,监军薛盈珍屡次干预军中政务,他总是能够据理力争;对大将的失误,他也予以谏阻。
B.李复死后,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做了寿安县令,可见他的目光比较长远。
C.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诏进奉而遭弹劾,皇帝本想网开一面,卢坦进言不可因小信失大信,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将领们喜欢一个擅长吹笛的人,就请求李复,想要这个人担任要职,在卢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诸将都很羞愧,并向李复谢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2)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
2023-02-11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毛仲,高丽人。父坐事,没为官奴,生毛仲,故长事临淄王。王出潞州,有李守德者,为人奴,善骑射,王市得之,并侍左右,而毛仲为明悟。景龙中,王还长安,二人常负箭以从。王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金帛,得其欢心。毛仲晓旨,亦布诚结纳,王嘉之。

韦后称制,以苛峭树威。葛福顺、陈玄礼诉于王,临淄王方与刘幽求谋举大计,幽求讽之,皆愿效死,遂入讨韦氏。王为皇太子,以毛仲知东宫马驼鹰狗等坊。不旬岁,至大将军,阶三品。与诛萧至忠等,以功进辅国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知监牧使,进封霍国公,实封户五百。与诸王及姜皎等侍禁中,至连榻而坐。帝暂不见,惘惘若有失,见则释然。开元九年,诏持节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左领军大总管王晙、天平军节度使张说、幽州节度使裴伷先等数计事。

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初监马二十四万,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数倍。莳茼麦、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募严道僰僮千口为牧圉。检勒刍菽无漏隐,岁赢数万石。从帝东封,取牧马数万匹,每色一队,相间如锦绣,天子才之。还,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开元后,唯王仁皎、姚崇、宋璟及毛仲得之。

然资小人,志既满,不能无骄,遂求为兵部尚书,帝不悦,毛仲怏怏。与葛福顺、李守德等数十人相倚仗为奸。毛仲恃旧,最不法。中使至其家称诏,毛仲不甚恭,位卑者,或踞见,迕意即侮谇,以气凌之。高力士、杨思勖等衔之。毛仲有两妻,其一上所赐,皆有国色。尝生子,帝命力士就赐,仍授子五品官,还,问曰:“毛仲喜乎?”力士奏:“毛仲熟视臣曰:‘是子亦何辱三品官?’”帝怒曰:“前毛仲负我,未尝为意,今以婴儿顾云云。”力士等知帝怒,他日,从容曰:“北门奴官皆毛仲所与,不除之,必起大患。”后毛仲移书太原索甲仗,少尹严挺之以闻,帝恐毛仲遂乱,匿其状。十九年,有诏贬瀼州。毛仲四子悉夺官,贬恶地,缘坐数十人。有诏缢毛仲于零陵。

(节选自《新唐书·王毛仲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B.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C.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D.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 娩息不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制,是指由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如果是男性代理国政,通常太子称监国,其他男性称摄政。
B.旬岁,旬的本意是十日,后来也指每十岁为一旬,如称老人“年过七旬”;后来也引申为“满”之意,本文中“不旬岁”则指不满一年。
C.节度使,是指唐玄宗时开始正式设立的地方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其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军事指挥大权。
D.牧圉,杜预注《左传》“牛曰牧,马曰圉”,“牧圉”可以指牛马,也可指养牛马的人。由文意推断,文中指的是第二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毛仲聪明颖悟。景龙年间,临淄王在长安倾力结交军队将帅和一些豪杰俊士,毛仲领会临淄王的心思,也诚恳地与他们结交,深得临淄王赏识。
B.王毛仲治政有才。在管理田草牧场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在皇帝东封泰山时展示了自己的所牧之马,封禅归来得到皇帝的重赏。
C.王毛仲恃宠而骄。他依仗皇帝旧臣的身份,不守法规。中使到他家宣谕诏令,王毛仲总是表现不恭,甚至辱骂,以盛气凌压对方。
D.王毛仲遭人嫉恨。高力士等人抓住了皇帝盛怒的机会,以王毛仲给了北门奴官许多东西,不除之必然引起大患为由,煽动皇帝惩治王毛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从帝东封,取牧马数万匹,每色一队,相间如锦绣,天子才之。
(2)后毛仲移书太原索甲仗,少尹严挺之以闻,帝恐毛仲遂乱,匿其状。
2020-08-02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