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9950672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请结合具体词句对上述评论作简要阐释。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以法传人,此处喻指儒家思想传承。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指学习刻苦。③麴生:指酒。④西窗约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善于用典,第一首词前两句词人感慨光阴易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B.第二首词借“水送树”“云埋山”写出了河岸绵长、云低山暗的自然之景,寄托词人深沉的送别之情。
C.第二首词“今古恨”三句,发出古往今来只有离合能牵动悲欢的感慨,反问语气深化并丰富了词的思想感情。
D.两首词结尾意蕴悠长。前者寓情于景,表达离别的感伤;后者一语双关,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2.两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待功名的不同态度,请简要分析。
2023-07-23更新 | 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2.“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 ① , ② ”,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 ③ , ④ ”,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 ⑤ , ⑥ ”,写出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⑦ , ⑧ 。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主人因为 “德馨”,所以陋室不陋。
2017-05-19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山·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句写出了诗人劝慰祐之秋饮如同甘露的美酒,夜吟冰雪的诗句。
B.下阕前两句是虚写,回忆二人当年的快乐时光,写出往昔生活的美好。
C.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D.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直接道出了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耐人寻味。
2.下列对本词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豪放雄阔B.绮丽飘逸C.质朴清雅D.蕴藉深沉
3.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22-10-07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