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00249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认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四大板块之间密切的互动,构成早期中国文明的基本文化生态框架。

东南板块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中国拥有华北的旱作农业与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两个起源区,事实上,在华南地区还发展了园圃农业。东北地区依赖水生资源,发展出来一种定居的狩猎采集经济,又称为渔猎新石器文化。尽管东南板块的各个区域农业开始早晚并不相同,农业形态也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这是东南板块各个区域显著的共性。

西北板块以草原、荒漠、高原等地形为主,这里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动物群流动性大。有了马牛羊等物种后,人类稳定利用草原地带成为可能,随后在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游牧政权。由于游牧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一方面需要与农耕群体进行贸易交换,另一方面游牧群体利用骑射的优势常常劫掠,交换与战争构成了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互动的主要方式。

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的互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从东北到西南的生态交错带板块实现的,这个地区堪称中国文明演进的枢纽。生态交错带同时具有两个生态区的资源,相比于单个生态区的资源种类更丰富,但是由于它处在两个生态区的交界地带,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个交界地带的位置频繁迁移,因此,其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生活在这个地带的早期人群,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文化适应方式。这一调整不仅包括生计方式的改变,还包括人群的频繁流动。这一特征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人们在狩猎采集与农业之间徘徊。

相比其他三个板块,海洋板块更少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早期这个区域是以渔猎为生的复杂狩猎采集者的社会。随着冰期的结束,这些复杂的狩猎采集者向内陆地区迁徙。一方面这会带来人口密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他们会把社会复杂性带到内陆地区,使社会竞争加剧,农业起源因此加速。农业是文明的基石,更进一步说,海洋板块也参与了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文明都被视作农耕文明,与海洋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成熟后,农耕文化开始扩散。北方地区庙底沟文化的扩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南方地区发生了规模更加宏大的文化扩散,稻作农业与家畜饲养经济先传播到台湾,然后经由菲律宾扩散到大洋洲地区,向西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这就是著名的南岛语族扩散事件。海洋对早期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海洋板块也是中国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我们日益认清早期中国文明宏大的格局,其多元一体、开放包容并不限于若干个文明起源中心,而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将历久弥新,取得更大的发展。

(摘编自陈胜前《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板块由四种区域农业形态组成,其虽开始时间各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
B.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西北板块在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给自足型的游牧经济。
C.生态交错带比东南板块的资源种类更丰富,因位置频繁迁移变动而资源供给不稳定。
D.海洋板块早期的经济社会以渔猎为生,后来狩猎采集者的内迁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长期存在的“中原中心论”,采用“总——分”的结构,提出早期中国文明的“板块互动论”。
B.文章谈及辽西地区的考古材料,意在论述生态交错带资源丰富,堪称板块间文明互动的“枢纽”。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阐述四大板块的区域文明特点及互动演进,结构清晰。
D.文章第六段对比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扩散,论证海洋板块是中国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板块的文化生态条件各异,西北板块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对文明演进的促进作用也较小。
B.从更广的视域来审视中国文明,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呈现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
C.早期中国文明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互动圈,具有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基本特征。
D.认识早期中国文明宏大的格局,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增强文化自信。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书画修复工作重视的是将作品价值进行提升,也就是通过商业化的方式对书画进行修复。修复艺人的思想理念也是将画作修复得更加完善,甚至会通过特殊方式刻意掩盖书画受到过损坏的事实。修旧如旧的理念体现在修复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是对原作的尊重,也是对文物的还原。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点转移到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即完整性、观赏性,书画修复技术出现了最小干预的理念,即修复中将画作的改变降到最低,通过修复工作将原有的表现形式进行突出,并将受损部位进行细致修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作品的传承价值。

最小干预理念是在现代技术深化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理念的主旨是保证在修复过程中使画作具有极强的永续性。书画是我国文物的一种,保存至今的书画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书画作品见证了历史,历史的价值也在书画作品中得到良好的体现,这些特点决定了修复书画的重点是保护延存。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最小干预理念,并不是不去修复书画,而是最大程度上保持作品的原貌。

现在涉及到修复的书画都是国家级的文物,在修复过程中要保护它的文物属性。修复书画是以书画的材质为主,且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书画都会有相应时代的历史背景,修复艺人不可以凭空想象,所以需要采用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保留作品的原状,留下空白。书画修复就像医生为患者医治的过程,修复破损的书画就像给患者做手术;修复过程中也会对画作产生一定的损害,但最终目的是让患者更好地存活下去。最小干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书画文物的破坏,完成对文物的保护。

虽然最小干预的方式趋向于对文化的保护,但在实际使用中,传统与现代两种修复技术都在书画的修复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比实际修复案例,可以直观地看出二者的优势与劣势。例如,在修复两幅出现虫蛀、霉斑、断裂、残损等病害的清代人物画像时,技术人员分析到修复的关键问题都在于其磨口、全色和接笔。在修复过程中,第一张画作在利用修旧如旧方式进行全色接笔前,要对破损的缺口处进行磨口,通过磨口的方式使画作的破损处成为斜面,以保证在修复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全色接笔。这样,画作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全色也不会过于突兀。在进行全色接笔修复前必须进行相应知识储备工作,查阅大量清朝服饰资料,总结资料中对画作人物服饰特点的介绍,然后在修复过程中依据资料,对空白处进行全色接笔修复。但是在遇到破损较小的部位时,还是应用最小干预的方式选择不磨口修复画作。修复第二张画作时,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略过了磨口这一步骤,直接对画作进行全色接笔,通过这一方式将最小干预理念应用了起来。因为在最小干预理念下,每一次对画作进行磨口都是在加深对画作的伤害。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画作,其病害较多,若对其进行磨口,就会失去其原有表现状态。尤其是在对以人物描绘为主的画作修复过程中,因为线条比较细腻,所以更适用于进行最小干预修复,即使画作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空缺处,且无法通过修复进行复原,也可以在修复过程中利用留白的方式降低对画作带来的损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现代化技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书画修复工作更需要将传统的修旧如旧与现代的最小干预理念紧密结合,最终利用最高复原程度、最低伤害的有利手段,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文化长久传承下去。

(摘编自胡琰《探析书画修复保护传统技术与现代理念的应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旧如旧”是传统的书画修复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对原作的尊重和对文物的还原。
B.“最小干预”书画修复理念并不重视修复书画,而是重视最大程度地保持作品原貌。
C.因为现在修复的书画都是国家级的文物,所以需要采用“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
D.用“修旧如旧”方式修复清代人物画像时,有可能会使画作失去其原有表现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区分“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是为了论证书画文物修复工作中理念的改变。
B.文章以医生为患者医治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书画修复的本质,也有力支撑了观点。
C.文章论述传统与现代两种书画修复理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时,对优势与劣势都有论及。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结构,论证作为文化保护的书画修复需要传统与现代理念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书画艺术品本身价值的关注,将不可避免地忽略书画受到过损坏的事实。
B.“最小干预”理念的产生证明,唯有秉持此理念才能保持修复过程中画作的“永续性”。
C.全色接笔修复画像时,即使没有相应历史知识的储备,也能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D.以传统文化长久的传承为基点,能使书画文物修复达到最高复原程度和最低伤害度。
2022-04-15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78年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些表述已证明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最重要支柱。那么,中国对外开放遵循什么样的理论逻辑?

回望40多年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中国的成功就是长期增长的成功。长期增长是指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增长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增加,人均收入增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是什么?根本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虽然AB两者都没有技术进步,但他们都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就提高了整体产出水平。当然,其中非常关键的条件就是交换。A只种棉花,B只种粮食,他们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如果没进行交换,就会出问题:A没有粮食,B没有衣服。因此,交换十分重要,而交换涉及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保障。

分工、专业化和交换由什么因素决定?英国的斯密在《国富论》里说,这取决于市场规模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参与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分工就越细密,大家可通过各自优势,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进行交换,进而取得更大收益。瑞典的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此基础上强调自然禀赋,即产品多少和有无。因斯密最先提出,后人把这套理论称为斯密定理,也就是长期增长理论。

中国的开放实践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中国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不断深化规则对接密不可分。大力吸引外资、建立经济特区、确立出口导向政策、企业走出去等,这一切都扩大了市场规模,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通过交换使得来自贸易的收益越来越大。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技术进步。

长期增长理论已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但其思想实际上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思想是相通相融的,中国开放实践的深层次逻辑里包含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司马迁《货殖列传》中货殖就是增长。他谈到了怎样实现货殖,即以所多易所鲜,用我多的东西换我少的东西。刘安《淮南子》也有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即用我有的换我没有的,用我擅长生产的换我不擅长生产的。可见,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就已有表述。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既然参与分工进行交换,就必须要加入对方的规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落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这就是在加入一套规则体系。在相应体系里,可以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从而使巨大的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得以实现。

这,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摘编自张宇燕《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生产率要得到提高,只能一靠技术的不断进步,二靠行业分工、专业化生产和产品交换。
B.根据“斯密定理”,更大的经济收益离不开市场规模的扩大、细密的分工、优势的体现和交换。
C.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实质上是相承于我国的“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D.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用“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就能概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引用领导人的表述,肯定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接着提出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B.文章第三段从“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交换”这两个角度论证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
C.文章第五段概述中国对外开放扩大了市场规模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事实,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
D.文章引述《货殖列传》《淮南子》相关内容,论证中国开放的深层次逻辑里有中国的传统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通过开放,中国获取了来自贸易的巨大收益。
B.“斯密定理”涉及的“分工”“专业化”“交换”,可从中国“传统智慧”中或隐或显找到对应。
C.只有在相应规则体系里,巨大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实现了,才能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
D.从东西方的经济贸易定理中,可以看出东西方认知同构的一面和圣贤思想不断理论化的过程
2022-01-23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需要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温室气体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温室气体越多,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幅度越大,一旦进入大气,温室气体就会存留很长时间。今天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万年之后仍会存留大约20%

我们持续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碳,这个世界却不再变热——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球温度越高,人类的生存越艰难,因而很难再谈人类的繁荣发展。对于某一给定幅度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此表示担忧。而且,温室气体会长期留存在大气中,所以即便实现了碳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还是会处于暖化状态。

我承认,使用“0”是不准确的。我应该把我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在前工业化时代,也就是在18世纪中期以前,地球上的碳循环可能处于大体平衡的状态——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同全球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当。

但自18世纪中期起,我们开始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储藏在地下的碳构成的,这得益于远古时代死去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压缩和演化,它们转变成石油、煤或天然气。当我们把这些燃料从地下挖出来燃烧使用时,我们排放了额外的碳,增加了大气中的碳总量。

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或停止其他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比如生产水泥、使用肥料或燃气电厂的甲烷泄漏),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可行的路径。相反,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在零碳的未来,我们仍然会排放一定量的碳,但我们有办法消除它。

换言之,这里所说的实现“0”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而是近净零排放。这不是一场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的考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这样想:如果实现100%的减排,一切都会很棒,但如果只实现了99%的减排,一切都是灾难。当然,减排越显著,效益就越大。

减少50%的排放量并不能阻止温度上升,它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只会延迟而不会阻止气候灾难的到来。

假设我们减少了99%的排放量,哪些国家可以使用剩余1%的配额?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如何做决定?

其实,要避免最糟糕的气候状况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着手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步骤被称为净负排放。它意味着,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气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缓缓注水的浴缸,我们不仅要关掉流入浴缸的水,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

当得知全球温度的小幅上升(升高12摄氏度,也就是33.835.6华氏度)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时,我感到很惊讶。但这是真的,在气候领域,仅仅是几摄氏度的变化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全球平均温度只比今天低6摄氏度。在恐龙时代(中生代),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高大概4摄氏度,那时北极地区还生存着鳄鱼。

这些平均数字可以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虽然现在全球平均温度只比工业化时代之前高1摄氏度,但有些地方的温度增幅已经超过2摄氏度,而全球20%40%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方。

为什么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热呢?在一些大陆的内部地区,土壤更干燥,这意味着土地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凉下来。基本上,大陆不会像过去那样潮湿了。

那么,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见下图)?让我们从基础知识说起,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温室气体,比如一氧化二氮和甲烷,你可能在牙科诊所用过又被称为笑气的一氧化二氮,甲烷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从单一分子的对比来看,很多温室气体造成的暖化效应都超过二氧化碳。以甲烷为例,其在大气中的暖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20倍,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

注:图上三条线展示了未来地球温度在三种情况下的可能变化:如果排放量大幅增加(高)、如果排放量减少(低),以及如果我们消除的碳逐渐超过排放的碳(负)。

为简便起见,大多数人会使用单一度量单位,也就是二氧化碳当量,来表述所有这些不同的温室气体。(你可能见过它的缩写,即co2e。)我们之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温室气体在捕获热量方面的能力高于二氧化碳,但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又短于二氧化碳。令人遗憾的是,二氧化碳当量不是一个完美的度量标准:从根本上来讲,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是升高的温度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这方面,像甲烷这样的气体要比二氧化碳糟糕得多,它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且升幅很大。但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无法完全解释这种重要的短期效应。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用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方法,而且它经常出现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讨论中。我不断提到的510亿吨这个数字,指的就是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你在别处可能会看到370亿吨或100亿吨等数字,前者只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计算在内,后者则只是单纯的碳排放量。

(摘编自[美]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陈召强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而且会长期留存于大气中。
B.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碳总量增加,因而当前人类应该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
C.实现碳零排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目标,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很重要。
D.“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在文中指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说法生动形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比尔·盖茨看来,实现了99%的减排和实现了50%的减排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依然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B.如果人类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那么大气中的碳总量就会降低,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
C.人们使用“平均数字”来表述地球上升的温度,会让人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
D.全球温度的小幅度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历史上的冰河时代和恐龙时代(中生代)为例来证明这一点。
3.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净负排放”指的是人类消除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B.“二氧化碳当量”是大多数人用于表述温室气体的单一度量单位。
C.“近净零排放”意味着人类无法真正做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D.“温室气体”是指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的气体,不仅仅指二氧化碳。
4.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对上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室气体持续不断地大幅增加,地球温度会越来越高。
B.减少排放温室气体,地球温度上升的趋势就会减缓。
C.消除的碳超过排放的碳,地球温度上升不会超过1℃。
D.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5.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根据原文内容简要概括。
2024-03-27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