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200377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数据正在成为组织的财富和创新的基础,大数据在催生一个更加智能的社会。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我们正在迈进的这个智能型社会呢?

②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信息、知识还是智能,在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以数据为载体存在的。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智能的基础,当电脑、网络能够利用某种知识作出自动判别,采取行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机器智能就产生了,这些过程都依赖数据分析。

③目前,人类记录周围世界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过去,我们是决定记录什么;现在及将来,我们要进入决定不记录什么的时代。数据分析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将加快我们迈向智能时代的步伐。智能时代的特点,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和网络将像有智商的人一样为人类工作和服务。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计算机或者机器人代替。环环相扣,齿齿吻合,日常管理通过数据更加优化,各种任务、合作可以无缝对接,社会运行的成本可大幅降低。

④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先后启动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认定一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包括19个教育领域特色基地,研究智能时代各种教育场景下智能治理机制;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智能教育纳入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人工智能+教育”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为教育变革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⑤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具备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比如,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技术世界领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了海量的数据资源,2.91亿在校学生和1844.37万专任教师展现出丰富的应用需求;教育领域数字化基础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800万台。

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就在身边。音乐课上,虚拟数字人“元老师”跨越时空限制,带领多所学校学生同唱一首歌;体育课上,学生开始跳绳项目测试,智能终端上实时显示心率变化、跳绳次数、平均速度等数据。技术改变课堂,潜力无限。比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够模拟穿上太空服行走在宇宙,感受浩瀚星河的魅力;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体验川剧变脸,平面的课本知识变得可感可知。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设或正在筹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

⑦“人工智能+教育”,变革教育生态。教、练、考、评、管各环节均有人工智能辅助,让教师教得更好;虚实融合多场景教学、协同育人,让学生学得更好;海量线上数据和逐渐强大的算力,让学校管理更加确准。

⑧“人工智能+教育”,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或方案,而不只是一个概念,应该可以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服务于学校的智慧教育产品,不是个例,不是定制化,不是只能在这个学校用,而是能够聚焦大多数学校的共性需求,最终要把产品或服务推广到更多学校去。规模化应用才是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的基石。技术于教育本质而言,是工具,不能本末倒置。智慧教育产品或服务应用之后,能够有可以用数据来说明的成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也应该成为规模化应用的前提。

⑨着眼未来,应携手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人机协作如何更聪明,人机对话如何更友好,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长期课题。一方面,技术应服务育人,在让其“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坚持教师“传道”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鸿沟”可能将部分学生排除在智能教育之外,数据收集、使用、分析等环节存在安全隐患,相关公共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这些都是需要回答好的课题。

⑩教育是动态的、发展的,理性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把握教育规律、用好技术手段、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赋能教育现代化,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摘编自涂子沛《大数据》及《人民时评》相美文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使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的社会,我们要尝试理解这个智能型的社会。
B.更多的工作被计算机或者机器人代替,使人们可以不劳而获,这是智能时代的优势。
C.第⑥段列举音乐课“元老师”和体育课跳绳测试等例子,说明“人工智能+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
D.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使人机协作更和谐,是着眼未来的长期课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智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电脑、网络能够利用某种知识作出自动判别并采取行动。
B.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将成为教育变革创新最重要的措施。
C.“教、练、考、评、管”的过程有人工智能辅助,有利于教学,具有无限潜力。
D.国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发展,许多学校已经开设或正在筹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基会启动了“AI豆计划”,这个计划通过在贫困地区培训相关职业人才、孵化社会企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B.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每位视障学生量身定制了阅读终端产品“阳光听书郎”,帮助视障学生畅听任何电子书籍。
C.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构建了一套“人工智能+X”中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与澳门培正中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倡导在每年的10月组织开展“世界人工智能周”活动,初步构建起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D.在教育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支持指导下,第二届海岛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共同研讨中国海岛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理念、方法,致力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特色鲜明的海岛教育。
4.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教育”?请简要概括。
5.教育求变,请你设计一个人工智能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方案。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究竟是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还是广告中间插播电视剧?”一段时间以来,热门电视剧播放中间总会频繁出现广告,观众的收视体验因广告的介入而支离破碎,完完整整、酣畅淋漓地欣赏一部电视剧,成了广大观众的奢望。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正常而健康的。因此,国家广电总局出台规定禁止电视剧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大多数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这充分说明,此举顺民心,得民意,值得肯定。其实,人们并不反对合理的广告,也理解广告收入对于电视台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中间竟然插播8至10分钟广告时,广告就已喧宾夺主,电视剧成了陪衬,     观众对此无可奈何,      接受这样的现实。人们讽刺电视台恨不能把电视剧“每分钟都插进广告卖掉”。这种情况说明,有些电视播出机构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倾斜,对经济效益的考量超过了对社会效益的考量,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侵害了群众正常的收视权益。

有人说,广告商是电视台的衣食父母,没有巨额广告费,电视台就不可能购进热门电视剧。此言差矣,归根结底,广大观众才是电视台真正的衣食父母,离开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哪个广告商会给电视台支付广告费?作为深受我国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电视剧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受众,也成为广告商青睐的传播载体。也正因如此,电视台在确定广告插播策略时,更应考虑观众的收视需求,不能单方面强加于人。电视台在实现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把广电行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考虑进去。

千台一面”的同质化,一直是困扰我国电视产业的顽疾,过于依赖电视剧就是这一顽疾的体现,最严重的时候,某热门武侠剧竟然同时在十几个卫视频道播出。众多电视台之所以会变成“电视剧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电视台自制节目缺乏个性和吸引力,难以带来广告收入。迫不得已,电视台为了争夺广告商,确保经济效益,就一窝蜂地竞买热门电视剧,又一窝蜂地在黄金时段播出,希望依靠电视剧庞大而稳定的受众群体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因而造成了广告的泛滥。所以,虽然我国有着世界最大的广播电视网、最多的电视台,但电视台的播出模式和盈利模式却几乎如出一辙,能在国内站稳脚跟,进而在国际上打响自身品牌的中国电视台少而又少。

希望电视台不要过于看重“禁插广告”的短期效应,而应着眼于长远效益,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上,不断打造各具特色的优秀电视内容。当电视节目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观者如潮、好评不断的时候,广告还是个问题吗?

放眼社会,如果任这样浮躁功利的风气蔓延,我们的社会不也存在被“绑架”的危险吗?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酣畅淋漓:形容非常高兴和喜悦的样子。
B.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人或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人或事物的位置。
C.迫不得已:出于被迫不由得不那样做。
D.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2.“电视剧成了陪衬”,“观众对此无可奈何”,对“无可奈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广电总局出台规定禁止电视剧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广大观众很失望。
B.广告商才是电视台的衣食父母,广大观众没办法改变这一现实。
C.电视台的精力没放在打造优秀电视内容上,广大观众对此很失望。
D.插播广告是个普遍现象,短期内改变不了,广大观众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3.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     不过     B.但是             只能
C.虽然             D.然而     但是     只能
4.对画线句“‘千台一面’的同质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几个电视频道竟然同时热播同样的热门电视剧。
B.电视台一窝蜂地在黄金时段播放热门电视剧。
C.依靠电视剧和个性节目吸引观众以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
D.播出模式和盈利模式雷同化。
5.“广大观众才是电视台真正的衣食父母”,以下说法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没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广告商是不会给电视台支付广告费的。
B.没有广告费,电视台就不可能购进热门电视剧。
C.我国观众喜欢看电视剧,所以它才成为广告商青睐的传播载体。
D.如果不考虑到观众的收视需要,电视台就会失去广大的广告受众群体。
6.请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1)青   (2)泛   (3)如出一
7.电视台恨不能把电视剧“每分钟都插进广告卖掉”,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8.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广告“绑架”电视剧所产生的危害。
9.作者认为电视台应该如何应对目前存在的“插播广告”的问题?
2020-09-14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及时应对,有效遏制了疫情进一步蔓延,充分保障了中国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优异表现凸显了中国人权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与西方人权理念多从个人主义角度出发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人权认知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特征。在中国人看来,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关系网络中,而家庭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归属。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对于家庭其他成员都具有相应的义务与责任,父母有抚育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强烈的家庭责任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权利的理解。中国文化对家庭责任的强调,要求每个人都应珍视自己的生命权,贸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会被认为是没有责任感、不成熟的表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多数中国人都能够自觉地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而欧美国家疫情大范围暴发后,大量民众仍然不顾紧张的疫情形势外出聚会游玩。政府即便发布了禁足令,仍无法阻拦民众冒险外出。西方社会对个体自由的过度追求给疫情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

西方人权理念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欲望的正当性,认为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就应当享有各种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人权。西方人权文化将人理解为“欲望的主体”,其一大弊病在于容易忽视人类内在的道德潜能,也容易导致权利的无限膨胀与滥用。相比之下,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视角理解人与权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权固然是每个人都珍视的重要权利,但人不仅有生物性的一面,还具有超越性的一面,中国文化不主张将人权绝对化。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受此影响,在面对大灾大难时,中国人总能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与“不避义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共产党员为先锋的数万名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火速赶往疫情第一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快递小哥等,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这种超越个体权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汇聚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西方人权理念强调个人独立与个人自治,将个体与国家关系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对抗关系。政府偏向承担消极的“尊重”义务和事后的“保护”义务,缺少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不可避免造成人权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英国在疫情初期所推出的“群体免疫”政策便是典型,这对民众生命健康权造成极大侵害。在中国人看来,西方社会过度强调政府的消极不作为,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的权能,在危急时刻反倒使人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公民生命健康权作为第一位的基本人权予以保障,尽最大能力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西方人权文化所存在的诸多弊病,而中国人权文化对个体责任的强调,对权利义务相平衡的追求,对两类人权协调推进的重视,无疑是对现代西方人权文化的重要中和与超越,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积极展现。

(摘编自尚海明《疫情治理凸显中西人权文化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权观强调家庭责任,任何把自己置于危险中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没有责任感。
B.西方人多从自然属性的一而理解人与权利,中国人则从道德的视角理解人与权利。
C.中国人的道德超越性,使无数的人在抗疫中表现出了西方人缺乏的无私奉献精神。
D.西方的人权实践常与其理念相背离,是因为其政府不易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中国与西方的人权理念及其表现作对比,论证了中国人权文化具有优势。
B.文章为论证西方政府的消极不作为,举出了英政府推出“群体免疫”政策的事例。
C.文章第三段论述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
D.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西方人权文化的主要差异,它们是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即使有禁足令,西方依然有民众外出聚会游玩,表明西方社会对个人自由的过度追求不利于抗击疫情。
B.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使一般的中国人在对疫情期间的行动作出决定时,都可能把是否会给家人带来危险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
C.因为有着超越个体权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国数万名医护人员火速参加抗疫,日夜不懈努力工作,不再考虑个人安危。
D.西方人权理念将个体与国家关系理解成为简单的对抗关系,则其政府在抗击疫情上对民众的动员力相比于中国定然比较弱。
2020-06-03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陈慧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诗词是否合适?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或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作品的内涵和意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诗之教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庄子•天地》篇中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被遮蔽。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观性极强,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能流露出作者的人格。
B.对诗词的欣赏研究只能采取整体感知的方法,而大数据无法对诗词进行整体化处理。
C.大数据分析只是一项纯客观的技术方法,它无法触及诗词的内涵和意旨等本质特性。
D.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只能获得理性认识,而不能与诗词内外的自然生命发生情感共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一篇小说和一则报道为例,提出了两个问题,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
B.文章通过对诗词和大数据各自特质的分析,论证了大数据研究诗词的不合理性。
C.文章将体察涵泳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述了感性启发对诗词教育的意义。
D.文章论述两个论题之后,指出了大数据对孩子诗心的危害,回应了开头提出的疑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没有注意到诗词主观性、整体性的特质,是对美的肢解。
B.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所以读者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
C.大数据分析容易使学生丧失“感动”能力,因而很难真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D.在诗词教育中通过情感教育来帮助人涵养性情,塑造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2021-05-07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