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 题号:2007341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极简主义2019年美国学者卡尔·纽波特在《数字极简主义:在嘈杂的世界中选择专注的生活》一书中首倡的概念,强调人不应被技术所绑架,技术与工具应当为人服务,进而提出要极限简化数字技术使用,减少技术对人生活和心理的影响。目前,豆瓣小组数字极简主义成员数量已数万,这说明其理念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在数字极简主义风潮中,网络隐居日渐成为一种代表性的社会实践。网络隐居者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网络空间的依赖,在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

网络隐居生活也有大隐、中隐和小隐。出于各种原因,比如为了戒网瘾而短暂退出数字世界、卸载某款软件、规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不得超过多少时间的断舍离,可称其为大隐;为了保护自己免于争论或非议,尽量少留下明显观点和态度,诸如我就看看不说话”“只转不评或是群内潜水等做法,若没有其他明显的反技术依赖行为,或可称作小隐;在保持最低限度使用的前提下,对算法追踪的主动拒绝,是一种中隐,它并不能完全被纳入数字极简主义的范畴,因为用户并未刻意减少使用或断开连接,也不愿意承担与世界失联的代价,而是不希望留下痕迹,阻止各类能够被数据化的个人信息和特征收集,从而能够自主控制所见、所闻,以防掉入数字牢笼。

年轻互联网用户个体化的线上隐居只是一种很弱的自我保护,尽管他们勇于挑战自我,试图用自觉自律的理性来对抗,但可能很难挑战数据经济和互联网算法秩序。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便个人在使用APP时不注册、不登录账户,不留下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实际上,企业并不需要获得这些就可以实现精确画像,因为他们的追踪并没有与具体的个人相对应,而是与手机的设备ID捆绑在一起。但是,不能因个体力量小,难以改变现状,就否定日常实践和微观行动的积极意义,其价值恰在于向政策制定者、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全社会表明,网络隐居是一种基本权利,这一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也带来了切实可感的变化。202151日开始实施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是我国首部相关领域的行政规章,旨在规范APP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顽疾,为用户的网络隐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同样,不少科技企业开始意识到,保护用户隐私与企业长远利益并不相违背,相反会赢得更多用户的尊重,给自家产品带来更高的声誉和信任度。此种良性互动将有助于中国互联网环境的持续改善向好。只有充分尊重用户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中国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取材于李韬、李睿深、徐偲骕、姚建华等的文章)

材料二

人们对数字极简的渴望背后,是电子设备时代名为数字囤积的行为和症结。数字囤积早期出现于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指人们在物理空间中的囤物癖在数字空间中的延伸。我国学者将数字囤积定义为随着社交媒体中数据数量激增和保存数据的成本降低,用户出现的无差别保存数据且不愿意删除数据的行为。在网络社交媒体中,一些网友会自称数字仓鼠,以这种形象的方式描述个体在数字空间囤积电子邮件、照片、文件和软件等数据信息和材料的行为。

囤积行为是一种有意和无意行为的混合,既有工具性的考虑和情感性的需要,也可能在无意中不断进行累积。

信息及资料的囤积往往建立在数字信息的使用价值和工具性目的之上,如电脑中收集留存的工作文件、学习资料、课堂笔记,以及社交媒体上收藏的各类教程和攻略等。在此过程中,电子设备成为人类的机械大脑,将一时间来不及处理的内容交给体外设备保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脑的负担。

情感和记忆类数字囤积的代表性内容是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人们不舍删去的数字痕迹。这类数字物往往承载着回忆和情绪,可被视为自我的延伸。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有目的的数字囤积行为,每天浏览并处理大量数字资料的个体有时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囤积大量数字物。在加速的社会和过载的信息流中行走的个人就好像在海边浪潮里漫步的旅人,即使并未刻意捕捞什么,但身上的衣衫仍会被打湿并变得沉重。

既有研究认为,错失焦虑是引发青年群体进行数字囤积的关键因素。囤积是个体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人们往往害怕错漏和遗失,需要赶紧码住信息,以免将来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与此同时,人们又从中获得了一种自己合理利用了碎片时间的快慰,并在飞速疾驰的信息中实际获得了一丝安全感和对日常生活的掌控感,仿佛握住手机,就像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需要的信息都握在了手中。因此,即使网上冲浪时遇到的部分信息和资源在当下不会被立即使用,但仍会被人们收藏和保存下来。久而久之,新的信息不断堆叠在旧的信息之上,收藏者甚至也会忘记自己保存过哪些资源。一些网友常用在收藏夹吃灰的自嘲方式来表示这种对数字资源囤而不用的行为。

大量的数字囤积物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压力来源:布满电脑桌面的文件、告急的手机内存空间、重点失焦的收藏夹……过载的囤积物使数字生活变得混乱,造成新的失控。大量的数字资源躺在收藏夹中吃灰,繁杂无序的文件干扰着正常检索和使用,膨胀的垃圾数据影响设备的运行。基于此,数字资源的整理和利用愈发成为数字时代所需的媒介素养之一。

此外,日益进步的数字存储手段可能正在改变人类的记忆模式和记忆习惯,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体外设备。大脑不再需要活跃地记住与回忆,因为在数据的辅助下人们只需要上传与检索便可以获得具体的、明确的数字资料去佐证这段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在数字存储技术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知道,数字材料并非记忆的原本,不能取代人类的记忆,而是辅助记忆的工具。学会在庞杂的数字囤积物中进行整理和取舍,不被数据捆绑,给自己一些留白的空间,或许是数字时代人们的一堂必修课。

(取材于齐臻玅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关系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理念。
B.“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相继出现的类似理念。
C.“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同一理念带动的社会实践。
D.“数字极简主义”的理念带动了“网络隐居”社会实践的出现。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中收集留存的学习资料和社交媒体聊天记录属于不同类别的数字囤积物。
B.“数字仓鼠”一词源自网友对那些具有“数字囤积”行为的网络用户的戏称。
C.日益进步的数字存储手段只能辅助人类记忆,数字材料并不能取代人类记忆。
D.“数字囤积”行为对于人类的工作和记忆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用户个体化的“线上隐居”可以自我保护,但无法影响整个互联网环境。
B.“网络隐居”行为和“数字囤积”行为都是人们在上网过程中有意识做出的。
C.“网络隐居”的三种类型中,“大隐”相比较而言会更符合“数字极简主义”。
D.“数字囤积”行为能帮助网络用户杜绝信息遗失,从而为其消除了工作焦虑。
4.根据材料一,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要想让中国互联网环境持续改善向好,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5.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数字信息,有人选择“数字隐居”,有人选择“数字囤积”,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行为方式?请结合材料内容并由此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之意,与诗歌创作中的浅平直露、略无余蕴相反,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成心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已尽而意无穷。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以及追求的具体内涵,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最早提到含蓄”一词的似在唐代,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思,气多含蓄思。”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视刀环歌》〕对如何克服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现象,他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也就是说意境不在象内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语言让人体会到了言外之意”,也就不会再浮浅。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梅尧臣的一段重要论述。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然后至也……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也……假设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那么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

诗歌含蓄风格形成的原因与儒家委婉蕴藉的人文观有关。人们在日常交往和朝会、宴饮等场合中,常常以象征性的动作、隐喻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场面来传情达意,久而久之,形成了蕴藉的性格和对含蓄美的崇尚。其典型就是春秋笔法”,它要求史笔遵循”“”“的表现原那么,追求人物褒贬的隐晦性,亦所谓一字寓褒贬,微言含大义。含蓄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有这样的审美体验,即含而不露的事物总比浅露、单一的事物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启人深思,因为它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和丰富的审美联想。接天莲叶无穷碧”固然有气势,但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有情思;风吹草低见牛羊”给人苍茫之感,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有审美趣味。

一首诗是否到达了含蓄的美学境界,关键要看其意象的营构能否离形得神。言微旨远,以小写大”是诗歌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清刘熙载在《艺概》中云:以鸟鸣春,以虫写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中之小中见大似之。寓大于小,于细微处蕴含宏旨精义,以使读者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晚唐诗人杜牧的《乌衣巷》,全诗仅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斜堂前燕等细景小物上,反映的却是一个深刻而宏大的主旨:王朝的更替、权贵的兴衰,这是历史的趋势。烘云托月、以此写彼是营造含蓄境界的另一手法。韵味的浓郁,创作时往往力避正面突破、明言直抒,而是侧面迂回、出奇制胜,使之言见于此”而意显于彼”,收言短而情长之效。金圣叹说: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固在于月也。此即‘烘云托月’之谓也。〔《增订金批西厢》〕

〔摘编自《中国古典诗歌的显隐》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快乐地对他的学生说:子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那么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拟:第一,相片与图画,哪一个较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阈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的一局部,就连这一局部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斯夫”三字十分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和孔子的心境形容尽致。如果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比拟起来,原本的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值得玩味多了!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也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地,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武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但凡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卑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局部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拟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有删改〕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引用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B.早在先秦诗歌中,含蓄手法就有运用,但“含蓄”一词真正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应该源于中唐时期皎然的专著《诗式》。
C.创造含蓄境界的“烘云托月”手法,可以收到“言短情长”之效,它往往竭力防止正面突破而行侧面迂回、寓大于小。
D.遵循“微”“晦”“婉”的表现原那么,追求人物褒贬隐晦性的“春秋笔法”与儒家“委婉蕴藉”的人文观有关。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因为美术家把自己的人格加进了图画,即使所画内容与实物不一致,不能“自然逼真”,但从艺术角度看,图画要比相片美得多。
B.材料二援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艺术作品里,无言的含蓄往往比长篇大论更有文学趣味。
C.材料二采用引论、分析、总结的论证思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原本是关乎教育话题不树的,但在此使用显得自然贴切。
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艺术的美要给欣赏者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这样有助于美感的真切,更有利于艺术事业的开展。
3.以下诗词,不能反映材料一主旨的是(     
A.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史迹》〕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D.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说明“无言之美”。
2023-06-22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是东方逻辑思想的两大源泉。东方逻辑起源于作为逻辑应用的论辩,并具有把这种应用贯彻始终的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邓析、惠施、公孙龙等人就以“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名辩学派。惠施的“历物十事”和辩者的“二十一事”,公孙龙和荀子的正名学说,韩非子的“矛盾之说”等标志着名辩学的兴起。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学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被称为“名辩学”的逻辑学体系。简言之,东方逻辑研究以名、辞、说、辩为主要内容,偏重于名辩的应用,不同于西方那种面向抽象理论的论辩研究,是一种偏重于论辩在实践中应用的应用逻辑学。它彰显了论辩应用的自觉意识,催生了东方逻辑并伴随其不断成长,构成了东方逻辑沿着应用型逻辑发展道路前行的主旋律。

西方的逻辑推理以几何学为摹本,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义基础之上,而东方强调的是在经验研究中如何运用名辩推论去正名,以明辨是非,说服对方,在一系列隐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经验性实在的本体论基础。因此,它强调的是对“穷理致知”的尊重,重视经验和实践态度。如:

宗(论题):此山有火。

因(原因):以有烟故。

喻(例证):如灶——并非如湖。

合(应用):此山亦如是。

结(结论):故此山有火。

在西方推理中,喻例是多余的。但东方古正理派认为,这五支缺一不可。原因在于,只有具备五支才能获得“第三次的知识”。“第一次的知识”是看到灶中的烟与火,从而知道烟与火的联系。“第二次的知识”是看到眼前此山中的烟。“第三次的知识”是联想起烟与火的(因果)必然联系,从而知道此山有火。东方逻辑学既把喻例视为必不可缺的,因而它必然否定在找不到喻例的情况下进行推理的可能性。

西方逻辑的特征之一是形式与实质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二者关系。东方逻辑中固然有关于形式的初步研究,如《墨经·小取》中有侔式推理,但中国逻辑更重视形式真与实质真相结合的研究。如果不从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我们就不能合理解释如“白马非马”那样的论辩。若单从形式角度分析,“白马非马”显然是诡辩,但是,若从形式真和实质真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白马非马”这个命题则可以自圆其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里的“非”是“不等于”的意思。中国思想家所考量的难点在于,“公孙龙了解的是一般的马,而他的论辩对手想到的白马,是一种特殊的马”,“属”“不等于”“种”,这是辩者建立“白马非马”论的真正基础。也就是说,从形式真和实质真相结合的双重角度看,白马“不等于”马,因此,“白马非马”。

(选自任晓明《东方逻辑的特质》)

材料二:

西方逻辑在其发展中特别注意引进人工符号语言,特别强调建立形式系统和公理系统,可以说,西方逻辑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逻辑向完全形式化、公理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西方逻辑的发展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之特点?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探析,在于西方崇尚求知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古希腊,人们把求知当作人类的一种本性,人们追求知识,不以任何功利、实用为目的,纯粹是“为知识而知识”。这种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注重向周围的客观事物作究根究底的探索,把哲学与科学从神话中解放了出来并为之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这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探讨自然、人事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某一问题,人们可以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论证。

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强调怀疑、批判与超越,这使得人们在知识问题上敢于拒绝一切个人的和历史的权威,勇于拓荒觅径,追求创新。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还注重理性的完善。在古希腊,人们推崇抽象与演绎,并认为这种能力可以为知识建立一种普通的原则。基于此,人们把理性的内在的完整性当作知识的最高标准,要求一种知识必须具有结构上的完备性,推导程序的严格性和规范性,以及表达上的准确性。这种思想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强调分析,追求精确性与确定性,致力于从某个初始的命题出发,按照一定的形成规则而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注重致用、讲求实效,在思维方式上重直觉轻论证,好综合而恶分析,善于类比而拙于演绎,崇尚经验、先哲而怯于怀疑、批判与超越。这使得中国逻辑从一开始便“为实践的目标所限制”,一直没有获得独立而又系统的发展,也无力走上形式化、公理化的道路。

(选自赵发海《西方逻辑发展的特点及其文化探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别以东方逻辑和西方逻辑为论题,都指出了各自论题的特点,分析了形成各自特点的独特原因。
B.材料一认为,邓析、惠施、《墨经》等所涉及的逻辑研究内容偏重于名辩的应用,属于一种应用逻辑学。
C.材料一认为,与把喻例完全当作是多余的西方逻辑不同,东方逻辑把喻例当作是必不可缺的,这有例可证。
D.材料二认为,古希腊时,人们没有任何功利、实用的目的,求知被当作本性,推崇抽象与演绎,强调分析。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逻辑向完全形式化、公理化方向发展,这与它强调建立形式系统和公理系统有关。
B.如果西方没有崇尚求知的传统文化精神,那么就不会营造出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
C.西方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这使得人们敢于拒绝权威的主张观点,注重理性的完善。
D.中国注重致用、讲求实效的传统文化精神,使得中国逻辑没能走上西方逻辑发展路。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两方面展开,对东方逻辑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论述。
B.材料二从文化的视角为读者剖析了西方逻辑向完全形式化、公理化方向发展的原因。
C.材料一末段以“白马非马”为例指出中国逻辑更重视形式真与实质真相结合的研究。
D.材料二末段指出中国逻辑无力走上形式化、公理化道路,目的是突出西方逻辑特点。
4.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伯特兰·罗素曾讲过一个有关火鸡的逻辑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只火鸡违背了西方逻辑的哪些观点。

在火鸡饲养场里,一只火鸡发现,每天上午9点钟主人给它喂食。它并不马上做出结论,而是慢慢观察,一直收集了有关上午9点给它喂食这一事实的大量观察证据: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各种各样的情况。最后,它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可是,事情并不像它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和乐观:在圣诞节前一天的9点,主人没有给它喂食,而是把它宰杀了。

2024-01-17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⑤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⑥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①热心网友发现,台北市的每一条街道,竟可在百度地图上一览无余。这座岛竟然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山东饺子馆、山西刀削面……就连外交部华春莹,也忍不住点赞,在社交网站连夜发帖:通过百度地图的检索可以看到,台北市有38家山东饺子馆、67家山西面馆。

②汪曾祺就曾说:“你的味觉就是你的乡愁。”台湾街头滚烫浓烈的中华烟火之气,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的民族伟力。老祖宗向来尊崇“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地域美食,如同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也是两岸最大的同心圆之一。

③何以解愁,唯有乡味。岛内在老兵聚居的眷村,有以牛肉面为代表的眷村美食;在台北西南的永和,几个山东老兵,合伙经营卖起了油条豆浆。与宝岛遍布中华美食异曲同工的是,数十年后的21世纪,“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眷村牛肉面”“永和大王豆浆”品牌,在大陆各地遍地开花。这就是,人文同宗,味蕾同源,同胞相亲。是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的乡愁。

④鲁迅先生客居异乡多年,最想念故乡的霉干菜,母亲常常给他寄去。文字如刃的他,也忍不住温暖回忆:“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离乡日月长,总会忍不住思念故乡的美食,那是一方水土养㐬一方人的眷恋,是年少时便被早早锁定的味蕾记忆。

⑤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滋味,这种滋味是回眸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凝结出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象征。这种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其意义已经不再是食物,而是唤起被封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更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蕴含着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摘编自景桥先生《舌尖上的乡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
B.只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C.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可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D.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承载着家庭的温馨,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蕴含着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华文化,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也是大同小异。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断实现。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高、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D.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其意义不只是食物,而是饱含着家庭的温暖、曾经岁月中的生活记忆和浓郁香醇的故土韵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⑥段“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观点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打通了中华民族东西南北区域之间交流的壁垒。
B.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
C.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
D.儒、道、佛三家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
4.请结合材料一,从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5.材料二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证明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文化诱惑?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