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2012428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恩格斯给一位青年学生的回信,针对经济因素和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展开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B.《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撰写的政论文,论述中引入口语、成语、俗语、对联等,文章说理深透而又通俗明白。
C.《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富于思辨性,大量引用经典理论文献,立论驳论相结合,边立边破,破立结合,论证严密。
D.《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三篇告诉我们立身处世的法则,题目恰好就是作者在文中论述的论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孟子首倡“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是非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羞恶之心,智之端”。
C.《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共八十一章,有观点认为是春秋时哲学家老聃所作,书中所述有很强思辨性。
D.《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消息,以独特视角,抓住几个重要时刻,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
2023-10-17更新 | 125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题目。

古城春望

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注】,白首且花飞

临路长杨袅,前朝今是非。

【注】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从体裁上来看,这首诗是________。这首诗的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了一种________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023-08-15更新 | 66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再读两篇文章,比较《六国论》《阿房宫赋》不同点,完成下面表格。
比较点(不同点)具体分析
(1)文体不同《阿房宫赋》是_____,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六国论》是_____,是篇议论文。
(2)_____不同《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此赋,借秦统治者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
《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对契丹和西夏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劫”。
(3)_____不同《阿房宫赋》辞采华丽,铺陈夸张;《六国论》严谨准确,简洁明快;《六国论》虽有整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是有部分押韵。
(4)涉及的史实范围不同《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的时间;《六国论》所说的是自秦灭六国至秦统一的几十年期间的历史情况。
(5)评议的角度不同《阿房宫赋》是指斥秦王朝的残暴荒淫;偏重于斥责秦的骄奢荒淫,也说及六国不爱百姓;《六国论》是从痛惜六国失策的角度来说的。
(6)运用对比的方式不同《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_____、虚实相生的;《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
2024-01-03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