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6 题号:2014959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说,被尊为逻辑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制定了包括三段论逻辑在内的分析和评价论证的系统准则。19世纪以前,在逻辑学的研究——特别是教学中,一直延续着这种大逻辑传统。近代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将数学方法融入逻辑学,英国数学家罗素将传统形式逻辑学符号化、数学化,后来经过多位数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起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

现代逻辑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几乎丧失了逻辑最初的教导作用,即通过学习逻辑使人逻辑性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表现在头脑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等方面。因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逻辑学家提出要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多、更新;另一方面,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有弱化的趋势。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思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即能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取材于周建武的《逻辑学导论》)

材料二:

中国诗词中,有许多作品巧妙运用谐音双关丰富了诗句内涵,而使诗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在这妙用中也有逻辑的身影。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___________________

显然,本诗运用了谐音双关语的艺术表现方式,类似的运用,在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一诗中也可见到。该诗云: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知画善画,上面这首诗是他评画、题画的诗作之一。诗中所说居于江中央的小孤山,讹音又作小姑山,其状如古时女子发髻。该山所在之处的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又将澎浪谐音为彭郎,并将其说成是小姑的夫婿。

从逻辑上说,这种谐音双关是一种的巧用,以语词的相谐,而使语词的内涵、外延发生向谐音语词的内涵、外延的转化。如果领略和意识不到这个转化,仅从字面上去理解,那是无法体会到这一诗句的丰富内涵和艺术美的。同样的方法,在小姑前年嫁彭郎中,更是收到了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取材于彭漪涟的《古诗词中的逻辑》)

材料三: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了。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物;霜林的,故是被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取材于张炼强的《修辞艺术探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分析和评价论证方面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逻辑之父的历史地位。
B.现代逻辑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具体表现为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C.语言与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冲破了逻辑的规范,语言运用又将距离谬误更近了一步。
D.对于频繁出现在中国诗词作品中的“无理而妙”,逻辑学界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研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进入19世纪,在多位数学家引领下,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得以确立。
B.知识几何增长与人类解决问题能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迫在眉睫。
C.谐音双关,谐音是纽带,双关是要点,没有了语词内涵、外延的转化,谐音双关极易沦为文字游戏。
D.用材料三分析“碧云天”一句的方法可以基本解释《沁园春·长江》中“看万山红遍”的“无理”。
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无理而妙”的一句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学短评,要求正确解读诗歌内容,重点突出。
5.结合材料三中刘勰、严羽的话,总结出赏析“无理而妙”的角度。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第一部全面反映从1921年到194928年间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党史类电视纪录片,《重生》近期在电视、网络媒体播出,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

以往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创作很少使用演员,即使有演员出现,也多为剪影、背影之类。而《重生》采取情景再现的拍摄方式,由演员实景演出。国外管这叫剧情式纪录片,国内也有借鉴,比如《圆明园》《河西走廊》等。但在党史题材创作中运用这一手段,《重生》尚属首次。一组数据可以从侧面说明这部纪录片对情景再现手法的用心程度。据统计,这部纪录片总共拍摄了191场戏,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个场景,动用1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足够拍3部电视剧。此外,在选择174位历史人物特型演员时,该片既注重形似,又注重颜值。这种强化剧情式叙事的表现方式,充分考虑今天人们的审美诉求和年轻观众观影的习惯,容易在不同观众群体中引起共鸣。

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认为,史书的记载归根结底是一种文本,不能把历史文本与历史本体等同起来。可见,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物取、通选可用的史料是反映历史的出发点,还需要依托于可靠、富有责任感的历史性评断,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令人信服事实,强化真实感,达到揭秘之效,提高作品的文献品格。《重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史实、努力还原历史情境。比如,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旧居,是早期共产党的活动据点,根据史料,《新青年》编辑部当时是在陈独秀旧居的地下室。但在横店拍摄实景时没有地下室,美术师就用一堵很高的围墙搭建出一个地上地下室

近年来,市场经济改革全面深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拓展空间。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创作者在坚守主流价值表达的前提下,采取全明星阵容出演的商业模式,遭比取神,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纪录片《重生》力邀美国《纸牌屋》摄影团队加入。他们运用电影镜头语汇拍摄纪录片,使用柔光镜,即使表现一些严酷的场面也不例外,这样可以让人物光彩夺目,把观众带入一种回忆的情境之中。

(摘编自《纪录片〈重生〉:让革命历史题材生动起来》)

材料二:

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34集电视连续剧《北平战与和》讲述了1948年秋古城北平通过傅作义与共产党的谈判实现和平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深刻厚重的史实中揉入艺术化的戏剧情节,站在当下的思维高度,挖掘了事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要求创作者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戏剧艺术表现真实的历史。如果说历史的真实构成了一部作品的骨架,让人直面铁的现象与规律,那么艺术化的处理则为作品增添丰满的血肉,掀起人思想情感的波澜。在《北平战与和》中,创作者抱着对革命历史的真挚情感和严肃责任感,淡定从容、扎扎实实地进行相关历史素材的深挖掘、精加工,使作品散发出厚重、宏阔的历史气息以及鲜活的、人性化的艺术气质。

为了精确表现北平和谈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编剧在寻溯和熟悉史料上下了巨大功夫,努力克服历史表象、思维定式与主观偏见的干扰,以客观的心态尽可能地贴近历史真相,再根据创作角度有选择地提炼与编织素材。整部作品叙事结构宏大,涉及历史上有真实姓名的人物近50人,空间范围涵盖北平、南京、西柏坡、张家口、天津、新保安等。创作者一面细致描写北平和谈的来龙去脉,一面不时观照国内局势的发展,更以宽广的视野反映了中国内战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意义,为观众铺展开一幅气势磅礴、层次分明、信息量丰富的历史画卷。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创作者有分寸地植入合理的想象并进行虚构,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和戏剧矛盾冲突塑造出一批鲜活饱满的典型人物形象。不同于过去以我方为主的传统表现手法,该剧选择国民党将领傅作义为男一号,不能不说是一次颇具勇气的艺术尝试。以傅为视角中枢最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北平的复杂局势,也更便于勾连各个层面的相关人物与事件;同时傅的作用好比一面镜子,其最终抉择映照出国共两家的优劣之分,更是民心向背的绝佳印证。除了视角的突破,作品对历史人物的定位与认识也做了颇具新意的探索。编剧从国、共、傅各自的立场出发,尽量将每个人物的行为、心理充分合理化。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将雄才大略隐于质朴率真中的毛泽东;一个有心兴邦却无力回天的蒋介石;至于傅作义,编剧更是给予了深度挖掘,

紧紧抓住战与和这一核心矛盾,把傅的处境推向黑暗与光明水火不容的极致境地,将其内心置于理性与感性、坚毅与忧惧、矛盾与抉择的激烈交锋中。

(摘编自《评〈北平战与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新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生》拍摄了191场戏,拍摄场景、呈现的历史人物、动用的群众演员都很多,这在国内党史纪录片拍摄中不常见。
B.随着时代变化,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也应该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考虑,探索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C.《北平战与和》一剧所呈现的历史事件错综复杂,创作者对其进行深挖掘、精加工,从而使之兼顾历史性与艺术性。
D.改变以我方为主的表现手法,以傅作义为男一号,是出于反映复杂局势、勾连人物与事件、印证民心向背等多方面考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考虑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诉求和年轻观众观影的习惯,是《重生》播出后,引发观众和网友热烈反响的重要原因。
B.《重生》选择史料,依托可靠、富有责任感的历史性评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以海登·怀特的观点为依据的。
C.只要对革命历史有真挚情感、严肃责任感,就能淡定从容地拍摄好相关影视剧,这是《北平战与和》给我们的启示。
D.是战,是和?当时内心极为复杂,编剧把傅作义的处境推向黑暗与光明极不相容的境地,是为了表现形象的立体性。
3.下面的表述不能支持材料一或材料二所含观点的一项是(     
A.针对现在有些历史剧过度歪曲、戏说史实的现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大校李涛认为,要记录历史、再现历史,绝不能戏说历史、娱乐历史,必须要把史实搞得非常准确。
B.在《重生》拍摄过程中,道具《新青年》还原了封面和里边所有的内容。为了制造这个道具,工作人员去图书馆,从《新青年》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对每一页的内容都进行翻拍。
C.傅作义在属下眼中是威重令行的长官,在妻子面前是充满真情的丈夫,在女儿心中是世界上最慈爱的父亲。他承受着究竟是忠于国民党蒋介石,还是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极大压力。
D.傅作义冒着极大风险多次派代表与共产党接触,寻求和平的途径;毛泽东主席和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也以阔大的胸怀,来引导傅作义彻底摆脱蒋介石反动集团,加入到人民的行列。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重生》和《北平战与和》,一为纪录片,一为连续剧,两者在拍摄方式上有何异同,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24-02-06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早期的现代诗歌起步阶段,胡适、郭沫若等皆主张新诗应与传统文化、古体诗决裂,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一旦废除古体诗的格律,随之而来便是诗歌创作形式的极端自由,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新诗来说,旧的诗歌形式被废除,新的诗歌理论尚未建立,这时是诗坛最混乱的时候,许多新诗人简单地将白话当作白话诗。这也是为什么五四时期部分人士反对白话诗,认为新诗不是诗,即便是当时提倡并写作新诗的俞平伯也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中国现行白话,不是做诗的绝对适宜的工具。

第一位宣布与古体诗决裂的白话诗人胡适同时也是第一位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学者。胡适提倡作诗如作文,即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然而在他的早期诗歌创作中仍然有割舍不掉的传统诗歌的形式:

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臧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飘萧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比起一面要割裂传统,一面又不自觉的被传统所影响的胡适,郭沫若则是对传统的彻底的断裂者。《天狗》《笔立山头展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脱尽古体诗的影子,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思想无不体现着一个字。他所选取的意象多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地球”“宇宙”“太平洋皆是现代地理观;工厂的黑烟在他看来是黑玫瑰,他的笔下是对工业社会的赞美,对都市文明的憧憬。郭沫若是五四时期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最彻底的一位白话诗人,其诗歌创作具有很强的文学创作引领意识,具有很强的先锋性

真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点上的诗派应当数新月派。闻一多提出诗歌创作应追求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其中建筑美音乐美都体现着对古体诗的继承。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然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音乐美同样是闻一多对古体诗的回归。他对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进行了批评,胡适之先生自序再版《尝试集》,因为他的诗中词曲的音节进而为纯粹的‘自由诗’的音节,很自鸣得意。其实这是很可笑的事。旧词曲的音节并不全是词曲自身的音节,音节之可能性寓于一种方言中,有一种方言,自有一种‘天赋的’音节。声与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的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的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所谓‘自然音节’最多不过是散文的音节。散文的音节当然没有诗的音节那样完美。……我们若根本地不承认带词曲气味的音节为美,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甘心作坏诗——没有音节的诗,或用别国的文字作诗。

(摘编自杜楠玥《割裂还是继承——浅谈中国现代新诗与传统诗》)

材料二: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是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课本,还是2003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课本,都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编入现代诗歌单元,且2000年版的课本还有这样的提示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说法与老教材如出一辙,即仍然以作者年代和诗作内容作为划分标准。新课标教材似乎有所变化,但提法不够明确,处理不够到位。其单元提示为: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人教社高中《语文》执行主编顾之川先生认为《沁园春·长沙》是现代诗歌,其理由是现代人所写,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我认为,那些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诗,还是应从形式着眼,称旧体诗好,不宜称现代诗,因为按工具书的说法和一般人的观念、习惯,是把新诗看作现代诗,即把五四后出现的那种形式自由,不拘字数、句数、平仄等的新体诗看作现代诗的。

如果以作者年代为分类标准,五四前的看作旧诗”“旧体诗,五四后的看作新诗”“现代诗,这样的划分没有丝毫意义,它并未揭示”“不同的形式特征。如果以内容为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类应该是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而不应是旧诗、新诗、现代诗。再说,诗作表达的内容情感,”“难以截然分开:《诗经》中的《氓》、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等表达的爱情内容和爱情情感,现代诗不表达这样的内容和情感?

毛泽东把自己的诗词看作旧体诗。他在《给臧克家和各位同志的信》中说: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摘编自邓木辉《<沁园春·长沙>不是现代诗》)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诗的起步阶段,文学界存在一些激烈观点,例如认为现代新诗应与传统文化决裂,才能摆脱封建桎梏,但这种观点在实践层面具有较大困难。
B.虽然胡适是最早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学者,但其早期诗歌的创作,也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展现出现代诗歌发展中的桎梏。
C.郭沫若作为与传统决裂最彻底的诗人,“先锋性”意识贯彻其文学创作始终,他的许多现代诗都体现了一个“新”字,这是文学进步的表现。
D.属于新月派诗人的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理论,三美理论是对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的理性融合,据此他批判了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沁园春·长沙》多次被编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新诗单元,但其是否能算作现代新诗还值得讨论,不过其形式属于古典诗词是毫无争议的。
B.人教社高中《语文》执行主编顾之川先生认为《沁园春·长沙》属于现代诗,是从诗人本身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上来谈的,但作者并不认同此判断标准。
C.作者认为探究《沁园春·长沙》是否属于现代诗的范畴,最好从形式上着眼,从作者年代和诗作内容两方面着眼丝毫没有意义,因为无法揭示“新旧”形式特征。
D.毛泽东把自己的诗词看作为旧体诗,并不愿意正式发表,更不提倡,是因为担心不利于青年成长,他比较推崇形式自由的现代新诗,那有利于青年解放思想。
3.根据材料,下列哪一项符合闻一多先生的“三美”主张(     
A.醒呀/从睡乡醒回/晨鸡声沥沥在相催/看呀/鸽子起来了/她们在碧落里翻飞/霞织的五彩衣裳/悬挂在弯弯月钩上/日神也捧着金镜/等候你起来梳早妆/
B.轮船要煤烧/我的脑筋中每天至少要/三四立方尺的新思潮/Stendhal哟/HenriBeyle哟/你这句警策的名言/便是我今天装进了脑的无烟煤了/
C.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
D.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在缓缓飘动的夜里/有两对双星/以乎没有定轨/是时远时近/
4.结合材料一,概括五四以来的现代新诗创作出现了哪些主张。
5.根据上述文本,分析《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是否算一首现代新诗?
2023-12-12更新 | 1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实体空间之外产生了另一个空间,即数字空间或赛博空间。为了实现在数字空间的关系建构,个体身体存在在实体之外需要再建一个虚体,这是进入数字空间的前提条件。个体只有完成了身份虚体的建构,才能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实现切换。

在数字化时代,人格的实体虚体化即所谓数字人格的形成。严格来说,数字人格并不能叫作人格,是因为它始终是以人的身份虚体的存在为前置条件的。同时,数字人格一个主要的特性是通过网络数据实现的对人的拟像,网络数据不是对生命实体的真实采集,而是基于个人填写。讨论数字人格的意义不只在于确定人的网络存在方式,更在于防止数字人格对个体自我形成的诱导甚至压迫,使个体沦为网络的奴隶甚至牺牲品。

网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关系。这种新的聚合关系既造就了面对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即社会的陌生化;又造就了不见面的陌生的熟人,即网络社群的熟悉化。在这种新型聚合关系下,由于数字空间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提升了人们的交往效能,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趣缘群体,进行集体“自嗨”,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网络文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依附性增强。圈层文化的出现既有个体精神上的需要,又有资本的助推。它以小群体的方式满足了个体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需求,增强了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人们聚合在一定的圈层下,形成窄化的虚拟关系,逐渐形成对圈层群体的依赖。在不同的圈层中有不同的圈规、语言、礼仪等,它是圈层部落成员的标识。

第二,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网络趣缘群体处于不同的圈子或圈层,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造成网络信息闭环。由于社交范围的狭小、社交圈子的固化,人们在圈层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这一人格倾向是因网络虚拟世界的存在和作用而造成的现实生命实体的人格改变。

第三,对个性自由的误读。趣缘群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现实生活规制中缺少或失去话语权的边缘人群的情感需求。个体也常常误把网络平台当成释放个性、张扬自我的自由渠道和途径。但实际上,网络趣缘群体的出现并未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相反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子中,容易造成对异己的敌视或排斥,形成对趣缘群体的过分依赖。

第四,集体无意识的形成。数字化平台常常通过投票讨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选择、打分代替独立判断,不再面对情境化本身,而是进行量化、极端化,非A即B或非B即A。当意见被简化为一或非一、正面或反面时就是同一性的形成,它既表现为简单的极端化或单一化,又表现为同温层或圈层意识形态的形成,从而造成集体无意识。与此同时,网络圈层长期处于封闭、隔离环境又加剧了集体无意识。由于圈层自身的选择性、隔离性的特点,在圈层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党同伐异的圈层意识形态。

在这种网络亚文化中,圈养着一批热衷网络交友、游戏的青少年。不同的网络平台以不同的社群观念吸引着具有不同趣缘的群体,实现网络聚合。它们各取所需,维持着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个体以身份虚体的方式进入网络社交,长期处于虚拟网络空间,在圈层文化的熏陶下,作为生命实体存在的人们的真实人格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徐强《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反思》)

材料二:

人们在网络交流时产生的虚拟人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被压抑的人格,一类是平时崇敬的人格。现代社会的竞争及其他方面施加给人的压力及多重社会角色对人的束缚使人们很难甚至不可能尽情地展现真我风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会从此消失,通常情况反而是愈禁而弥强。这就好像是用高压锅煮水,被压抑的气体压强越大,对锅的作用力也越大,但锅的强度是一定的,当作用力达到这一强度或者超过时,就会发生爆炸。虚拟人格的产生则正可以达到“减压”的作用,从而调节心理平衡。称之为“虚拟人格”,主要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主要是在网络交流中出现,而且离开这一条件就不会表现出来,它具有不稳定性及有条件性。

由于虚拟人格能起到释放压力和丰富体验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性。通常的情况是,许多人先从虚拟人格里获得良好体验,而后对现实社会更加不满足,以此陷入恶性循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个体所受压抑程度和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一个是个体意志力的强弱。个体对虚拟人格的依赖程度与受压抑程度成正比,与向往程度也成正比: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压抑程度越大,甚至超过其所承受范围,就会更倾向于用虚拟人格来得到解脱;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越深,就会更倾向用虚拟人格获得满足。其依赖性与个体意志力强弱成反比:个体意志力强,则可以控制自己上网的频率及使用虚拟人格的程度,意志力弱则容易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

如果个体的受压抑程度过大,可以多通过其他方式来放松,比如旅游,参加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美国兴起一种“漂流疗法”,意思是不要只抓住一种方法不放,而要采取多种方式,使整个身心得以彻底放松。如果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很大,则可以将这种向往升华为现实中对“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前进的动力,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力量。如果是由于个体本身意志力较弱,则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上网计划及使用虚拟人格的频率与时间长度,从而逐步摆脱对虚拟人格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虚拟人格来清空心灵垃圾、调节心理平衡、保持积极心态,而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新的心理疾病。

(摘编自邓泽球 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格产生的前提是网络,一旦脱离网络世界,数字人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B.趣缘群体的形成有利有弊,它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但也容易让人们排斥异己。
C.在圈层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不是网络虚拟人格,是真实人格。
D.被向往的虚拟人格可以引导个体克服困难,合理利用虚拟人格则对个体心理有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格是对人的拟像,填写的网络数据出于个人的主观性,因而具有非真实性。
B.造成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原因是同一性,同一性形成的标志是意见被简化、单一化。
C.虚拟人格可以减压、调节心理,它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出现,从而稳定下来。
D.因为人们从虚拟人格里获得了好处,所以对现实更加不满足,从而依赖虚拟人格。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虽然这一版本还未经各国正式批准,但已经引起了社会热议。
B.某一网瘾戒除机构实行军事化管理,有专业心理老师,网络成瘾者每天早晨都要跑操,日常生活环境也相对封闭。
C.研究发现,网络在线角色游戏“魔兽世界”的用户在游戏中的人格更接近于他们的理想自我,而不是现实自我。
D.王月在校乖巧听话,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但是在家却是不折不扣的“小魔女”,叛逆、脾气暴躁,不和父母沟通。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有人认为,在对待数字人格这一虚拟人格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9更新 | 2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