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1 题号:201577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山水画自东晋滥觞,就以青绿为主色,那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理想中自然应有的色彩。青绿山水在唐代成熟并达到鼎盛,至宋代又出现第二个高峰,从此开始衰落,原因在于水墨画的崛起。

水墨山水画起源于盛唐,五代两宋一跃取代青绿而成主流,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牵涉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特别是儒、道、禅哲学对宇宙、自然、人生、艺术多领域的特殊见解。也与中国古代画家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有关,他们掌握中国哲学,发明了全世界独一无二,以墨分五彩代替颜料的绘画,并发展为文人画,以之作为修身养性的有效工具,因之勃然发达,广泛普及,直至今日。

宋代出现文人画思潮,将以青绿为主的宫廷院体绘画贬为“作家”画;元代文人画左右画坛,提倡“士气”;明末董其昌又提倡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把以青绿色为主的宫廷院体绘画归为北宗,以水墨为代表的文人画归为南宗,明确贬北崇南,这些都成了青绿山水式微的重要原因。

然而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青绿山水之所以乏人问津,都还不全是因为艺术观念受文人水墨画影响支配,可以说和画水墨山水相比,画青绿山水太艰苦,太难臻绝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水墨可工可写,以写为尚,随时都可信手挥毫,还可泼洒自由。青绿只有工笔,没有写意,甚至连清代王鉴那种在水墨皴染基础上重设青绿色的山水都很少。以院体画标准衡量,它要涉及造型、构图、勾染、设色等技术性极强的专业,难度很高。以士大夫画标准要求,则在技法精妙中还得高雅有书卷气,这个更难。水墨用色简单,省工省料,青绿着色却对颜料质量要求极严,古代许多画家不得不自己研制,其烦难可知,故而使人却步。

青绿山水成形时还没发明皴法,平面性与装饰性很强。起初山水只作为人物画活动背景,如《洛神赋图》很像一幅工艺装饰带,独立成为山水画科之后,装饰性便遗传成了本性。这种本性,恰恰是青绿山水画的特点与优点,使它既来源于自然,又比自然更美。尽管后来有些画家,如北宋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图》中增加了理想性,比较自然真实,但仍不脱装饰本性。水墨山水发明了皴法,增强了“石分三面”的立体感,因而削弱了平面性与装饰性,增强了意象,另有美感,与青绿韵味不同。

青绿与水墨的基本品格,一为富丽,一为野逸,故前者得庙堂之气易,后者得书卷气易,各有千秋。青绿山水需要适度的装饰,又不能直接沿袭传统画法,还得创新,而一有新意,又往往装饰过度,显得造作不自然,没有雍容气度,与它在唐宋时代的那种阳刚壮美,振奋精神,富有庙堂之气的距离太远。本来,我们的时代就需要阳刚壮美振奋精神的艺术,青绿山水的传统品格,正好最能适应和满足这种时代需求。

(摘编自洪惠镇《时代需要青绿山水画》)

材料二:

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工笔重彩表现形式。用呈色稳固、经久不变的矿物质石青、石绿为主色,青绿相映,富丽堂皇。青绿山水曾作为主要的山水样式流行于隋唐和北宋末年的宫廷,宋代以后逐渐式微。相传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山水画史上第一幅完整独立的山水画卷,同时开启了青绿山水之端绪,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初唐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杰出的青绿山水大家,史称“大小李将军”。李思训首创大青绿山水及金碧山水一格,形成“金碧辉煌”的富丽效果,把青绿山水推上了一个高峰。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用精细匀称的铁线勾画出山石树木之形态,线条硬朗且疏密有别。画面设色浓厚,以石青、石绿为主,用金粉提色,山石罩染数次,正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整体一派繁茂厚重、金碧辉煌的景象,极具装饰效果。《唐朝名画录》称李思训为“国朝山水第一”,赞颂的就是其在青绿山水上的突出贡献。此时,青绿山水发展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李昭道继承父业,但“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画山水楼阁,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而更加精巧细密。从李昭道的作品,可以看到唐代青绿山水的进一步发展。其代表作《春山行旅图》中以重青绿的设色增强了“春”的气氛。

提倡水墨山水画的“南宗之祖”王维,也曾作青绿山水。区别于李思训,王维的山水画带有一种抒情和恬淡的诗意,在作品中参用破墨的方法,且“一变钩斫之法”,用斧披皴作画或是在用斧披皴的同时亦参用披麻皴。在题材上更倾向于捕鱼、山居等具有田园趣味的内容,而李思训则喜作以宫殿楼阁、朝暮晴雪为题材的金碧山水。后代称李思训李昭道这一体,多勾勒、皴笔少、重彩较浓者为大青绿山水,称王维这一体重彩较清淡者为小青绿山水,此一体一般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青绿山水的丰碑之作当属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用色上,此作为大青绿设色,画面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极富变化和装饰性。

青绿山水发展至南宋时期,以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为代表。二人在继承李思训、李昭道大青绿的画法基础之上,汇入北宋文人水墨画的一些技法和情趣,以“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雅致清润之貌取代过去的富丽堂皇,创造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江山秋色图》为赵伯驹的代表作。

此后,由于受文人画思潮的影响,山水画家主要以水墨山水为主,青绿山水遭到贬抑,逐渐被挤出了画坛主流的位置。

(摘编自中国美术馆《青绿山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绿山水画起源于东晋,成熟于唐并达到鼎盛,至宋又出现一高峰,后因水墨画崛起而衰落。
B.水墨山水画成为主流,这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国古代画家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有关。
C.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山水画史上第一幅青绿山水画卷,对后世尤其是唐代影响深远。
D.初唐李思训被誉为“国朝山水第一”,他首创的大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具有富丽堂皇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董其昌具有“贬北崇南”倾向,因此他把青绿山水画归为北宗,把水墨山水画归为南宗。
B.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摆脱了青绿山水固有的装饰性,增加了理想性而显得更加自然真实。
C.李昭道继承父业,而设色用笔更加精巧细密,促进唐代青绿山水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影响更大。
D.王维所做青绿山水画带有一种抒情和恬淡的诗意,这与他是水墨山水画家和山水田园诗人有关。
3.下列诗句的意境最不宜画作大青绿山水画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B.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材料一说“画青绿山水太艰苦,太难臻绝品”,画青绿山水究竟难在哪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

材料二:

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

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

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一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

(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传播平台、中国诗歌网站的出现足以证实人们对诗歌“回暖”的判定。
B.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看待诗歌。
C.阿多诺认为文化商业化,导致了“本真”文化贬值,将其变成了商品。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有机结合、联动,诗歌呈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B.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可能会持续。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诗歌的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A.某市开展体验“诗歌诗情”主题活动,推介乡村诗歌文化体验旅游线路。
B.某公众号以“快乐王子——苏轼”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推送。
C.某食品节以古代名人诗句为特色小吃命名,商品销量大幅度提高。
D.某APP将往期诗歌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放在固定栏目,进行展示。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谈谈诗歌回暖的原因有哪些。
5.人民日报指出:“滤清一切浮华,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01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吟诵是旧时文人“美读”诗词文章的方法,是一种依据文字的声调行腔使调的读书法,是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艺术形式,是一门高雅的口头表现艺术。吟诵源于我国诗乐一体的传统。先秦时期,诗、歌名为二而实不可分,诗是吟,歌亦是吟。此后,诗与乐逐渐分家,诗是诗,乐是乐,然“诗为乐心,声为乐体”(《文心雕龙·乐府篇》)。原生态的吟诵本无乐谱,表现形式自由、即兴,却自有其特点与规律,并非任情而发,信口成腔。“吟诵”二字连缀则出现于中古时期。吟与诵的读法是不一样的。简言之,“吟”是用长音“拖腔”,长言咏叹,节奏较舒缓;“诵”则短音急读,节奏较快,不拖腔。

吟诵与唱歌不同,吟诵的弹性较大,行腔使调的长短高低曲直比较自由、即兴,而且没有和声效果。元人燕南芝庵《唱论》就指出:“(唱歌)声要圆熟,腔要彻满。“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而吟诵大致依据字的声调行腔使调,音值不固定,有其灵活性。吟诵与唱歌自有其分野。诗并不一定都要唱成歌,就如同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好歌与好诗的标准也不一样,吟诵有吟诵的妙处,唱歌有唱歌的妙处,各得其本味,各得其关感,实无优劣高下之分。

吟诵的规律大致有三条: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平直仄曲。平长仄短是由汉语平声长仄声短的自然语音决定的。平声字多吟,仄声字多诵。这是吟诵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南方方言吟诵普遍采用平低仄高的调式,其他部分方言采用平高仄低的调式。吟诵规律是从吟诵实践中抽绎出来的,其目的旨在深度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吟诵是即兴的、自由的,有其审美的张力。吟诵能溢出规律之外,打破工尺的铁律,所以五音繁汇,千姿百态。

吟诵的调式有其多元性,这与文体的差异性有关。诗词文文体相异,吟诵的调式与乐感亦各有不同。就诗而论,古体吟诵与近体吟诵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古调吟诵不雕不琢,讲究自然流转的气势,节奏音律颇有素朴之关。近体律调则依据文字的平仄来行腔使调。近体有律绝之分,又有平起与仄起的分别,吟诵的调式的规律好掌握一些,可以套吟,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声情,宜深加吟味,不可千篇一律、机械雷同。词为曲子词,原初为配乐歌唱的乐府诗,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字分平仄,还要严辨“上“去”,该用去声的不得以上声代之;句法长短参差,节奏、用韵较之诗更为繁复。词的吟诵还要讲究择调,以使情与声合拍。

吟诵是对音节韵律的感性体验,在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人学诗无不从吟诵入手。写诗有妙手偶得的好运气,但真正的好诗,往往是长期苦吟出来的;历代多苦吟诗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苦吟所考虑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无疑包含着音律的推敲。杜甫《解闷》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长吟”、“吟安”就是放出声音来,曼声吟哦,用心体会诗的韵律节奏。

吟诵作为具有音乐形态的口头表现艺术诚然有自娱娱人的价值,但深层次的意义绝不止于表演。吟诵是诗教、乐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吟诵堪称旧式正统教育传播国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吟诵在当前的文化生态下也有其自身的定位和存在的空间。

(节选自刘勇刚《诗乐一体:吟诵的文学史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不同于诵读和歌唱,是因为吟诵要依据声调的高低实现语言意义的区分。
B.近体诗的吟诵要按格律要求,词的吟诵也须依据词律,其规则繁杂甚于近体诗。
C.吟诵不仅是古时文人的美读法,也可以看作是国学教学法,但其并不适合表演。
D.吟诵没有乐谱,但有其特点和规律;吟诵虽多为即兴,但不代表可以任情而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中国诗与中国画的关系与吟诵与歌唱的关系作对比,论证评定两者的标准不同。
B.本文从传承吟诵绝学所遇的现实困境出发,论及吟诵的调式及其受方言、文体的影响。
C.文章列举几位诗人的例子,表明古人作诗皆从吟诵入手,证明我国有诗乐一体的传统。
D.本文从解说吟诵的概念和历史出发,逐层展开论述,阐明了吟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歌唱要求“声要圆熟,腔要彻满”,还有和声效果,由此看来,吟诵不如歌唱“美听”。
B.同一首诗,交给不同的诗人吟诵,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吟诵规则并非不可打破。
C.按照规则,吟诵《诗经》时,我们要依据诗歌的平仄规律依字行腔,体现出素朴之美。
D.现代人学习吟诵,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娱人的同时传播国学知识。
2019-12-20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赋予我们自信与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贵州草海护鸟员、甘肃沙漠护林员,在帮助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脱贫;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8500吨的钢结构,通过智慧制造完成精准设计和装配;菌草技术不断走出国门,在很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展现今日中国的卓越成绩和造福世界的壮美画卷。今天,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好故事正在被国际社会熟识,开放而自信的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别样光彩。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责任。匠心独运的场馆“冰丝带”“雪如意”,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和喜庆祥和的“雪容融”,开闭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每一处充满“中国味”的细节,都彰显了2022年北京冬奥的人文之美。这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中国形象体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日常言行中,人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我们应当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争做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和讲述者。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主动发声,将真实信息、真实故事源源不断地注入国际信息库,让正确的声音响亮起来。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情感。展现国家形象,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真情流露。“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方志敏曾如此憧憬一个可爱的中国,如今已然化为灿烂的现实。对于祖国,身处这样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华儿女,没有理由不去用心礼赞和讴歌,没有理由不去用情告白和展现。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充满自信和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深入人心。

(摘编自徐文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材料二:

“可信”展示的是中国的公信力,“可爱”展示的是中国的温润度,“可敬”展示的是中国的责任感,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的文化特质。君子礼序背后的可信,人伦和合背后的可爱,大同理想背后的可敬,是中华文明不间断传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助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由“中国”到“全球”的过程,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切实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具体来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让海外受众“认识”我们,即让其更多接触到承载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内容,如创意文化作品、视听传媒产品等;第二步是让海外受众“认知”我们,即让其懂得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内涵、典型观念;第三步是让海外受众“认可”我们,也即让其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理念、价值、情感、情怀等产生自发的认同和赞誉。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实际上是经由“认识度”“认知度”最终实现“认可度”的逻辑。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叙事方式上,应以默默浸润、细微切口、日常情感的动人力量,唤起海外受众强烈的共情感,增强其对中华文明的亲近感;在传播渠道上,可考虑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依托和借力,让传播更贴近海外受众的日常生活;在传播主体上,可考虑发挥非官方主体力量的补充作用,让民间传播成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一抹亮色;在价值表达上,可考虑寻找既能够展现中国文化标识性、本土性、独特性,又能够为全球所共享的价值点,着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国别进行“精准传播”。一则,我们可以考虑首先建成区域性文化中心,从影响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继而逐步实现全球性的文化影响、文明贡献。二则,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社会背景、人群习惯等差别,在文明交流互鉴时践行“一域一策”“一国一策”,以精准了解、精准传递的方式增强中华文明在各个具体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度。同时要看到,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国家形象的全球塑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媒体、企业、个人以及各类团体、机构等多样主体的通力配合、久久为功,以真诚之心、坚守之志,在日积月累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摘编自刘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中充满“中国味”的细节,彰显了人文之美,体现了中华儿女展现中国形象的责任感。
B.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键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C.“可信”“可爱”“可敬”都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的文化特质,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海外受众从“认识”中国到“认知”中国,最后“认可”中国,这一过程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国家,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要充满自信和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形象走向世界。
B.材料一多次提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充满了自信与底气,这个自信来源于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
C.以官方传播为主、民间传播为辅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利于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D.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别,要以精准了解、精准传递的方式使各个具体国家和地区在尊重自身文化的同时认同中华文明。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剧《埃博拉前线》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事迹为原型故事,表现了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和中国的国际担当。
B.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以和为贵”“兼爱非攻”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融于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C.为了宣传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高度,《大国重器》《港珠澳大桥》《种子种子》《大国粮仓》《创新中国》等一部部影片被拍出。
D.《我在故宫修文物》《遇见工匠》《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等纪录片,展现了文化传承者的“工匠精神”和“择一事、终一生”的境界哲思。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5.同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话题,两则材料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2023-05-10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