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元稹(779-83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2020165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词

元稹

牛吒吒,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㔉。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

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注】①吒吒:拟声词,形容喘气声。②确确:形容土块坚硬、贫瘠。③趵趵:牛蹄声。④簇簇:众多丛集的样子。⑤海服:沿海地区,也指边疆。⑥遣:让,使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篇就用两个短句状形写声,表现出农民在田里耕地劳作的艰辛不易。
B.战乱频繁,官兵不仅要农民缴粮、辛苦运粮,有时甚至会宰杀食用驱车之牛。
C.妇女们舂米挑粮交给官府,本诗也借写妇女来表现举家之艰辛,生活之不易。
D.最后两句表示即便累死也会让下一代继续提供军粮,突出百姓对朝廷的忠诚。
2.有评论认为这首乐府诗是元稹“颇近讴谣”的代表作,即主张乐府诗要接近民间歌谣。请结合诗句赏析。
【知识点】 元稹(779-831)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①乐天,白居易字乐天。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前,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元稹去世后葬于咸阳。③阿卫,元稹的小儿子。韩郎,元稹的女婿。④夜台,指坟墓,也用来指代阴间。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稹在夜里忽然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他非常吃惊,不顾病体,蓦然从床上坐起。
B.元诗语言简练,通过“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等凄凉的景象来抒发心情。
C.白居易做梦与元稹同游,早晨醒来泪流满巾。元稹在漳浦多次生病,现已去世多年。
D.白诗颈联说泥土侵蚀着元稹的身体,而诗人自己顶着满头白发也只暂时居住在人间。
2.这两首诗体现了元稹与白居易的“惺惺相惜,情谊深厚”,请简要分析。
2023-12-28更新 | 13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过襄阳楼

元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①上,庾公②应待月华明。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②庾公:东晋时期名臣、名士庾亮。据载,庾亮在武昌时,曾登南楼赏月,所以后人便以“庾公楼”为咏月夜的典故,亦以咏主客欢娱相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入写作对象,描写了一幅襄阳楼的图景。绿树已长成繁阴之姿,如钱的荷叶层层叠叠铺满了水面,好一片绿意冉冉、绿水清清的景色。
B.如果说首联重在描写襄阳楼静态之美,那么颔联则重在描摹襄阳楼的动态之美——既有柳花拂动水面的动作,也有隔壁楼中黄莺婉转的叫声。
C.颈联由颔联的景物描写转向了人物描写,通过“有时”之看和“每日”之行,既写出了水中云的倒影之美,也刻画了观景之人的信马而行之态。
D.全诗选取了“树阴”“荷叶”“水畔”“柳花”“黄莺”“云”等意象,营造了宁静、美丽之境,也衬托出一个悠闲自得之人。
2.赏析尾联“用典”所抒发的情感。
3.本诗与《登岳阳楼》(唐/杜甫)在写景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简析。
2023-07-12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

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

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注】①赤玉幢:指神仙居处。这里指岳阳楼的倒影。②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③高唐雨:诗中指楚王沉溺女色。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诗首句从眼前之景写起,描绘了岳阳楼上红日斜照楼窗的景象。
B.李诗首句从岳阳楼地理位置写起,“带百蛮”写出了楚地的荒凉。
C.元诗以“怅望”一词点出心绪,李诗用“无心”抒发了胸中的愤懑。
D.元诗写景,借景抒情;李诗咏史,借古说今,具有强烈的鉴戒意义。
2.同是登岳阳楼,但二位诗人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3-05-25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