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2020201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韦秀才赴举

顾况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注】①此诗作于贞元五年至九年诗人任饶州司户时。②中酒:醉酒。③楚老:屈原。④洛桥:洛阳之天津桥。⑤关树:潼关一带的树木。非烟:谓帝京祥云缭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点明送别地点,下句暗用屈原的典故;“独醒”与“中酒”照应,耐人寻味。
B.颔联上句预祝韦秀才登第;下句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心若沉灰,透露出强烈的自信。
C.颈联虚写,想象韦秀才赴京应举路上所见风景,借“非烟”意象暗示韦秀才如其所愿。
D.与结尾劝慰被送之人的送别诗不同,本诗结尾的表现重心由被送之人转到了诗人自己。
2.本诗尾联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都写了诗人对余生的认知,但表达的情感内涵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①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相聚,到长安后写此诗留赠董传。②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于是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③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④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⑤字如鸦:常指乱涂或书法拙劣,这里指黑色的字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中的“自”字揭示了读书与人的气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富有启迪意义,历来为人称颂。
B.颔联中“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不愿再过和老儒烹瓠叶的无所事事的生活,想和其他举子一起温书应考。
C.董传是一个失意的读书人,诗中“粗缯大布”“囊空不办”等词语都表明了董传生活贫困的处境。
D.本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如“寻春马”“得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巧妙化用。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4-02-29更新 | 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小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
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从技巧手法方面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2022-07-04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这首词是乾道九年秋天,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范悴:即范昂。倅,副职。②《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便归。③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④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⑤殢酒:沉溺于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送别酒宴,词人情绪陡然而起,直抒胸臆,一个“老”字,尤耐人寻味。
B.“不管”与“只管”相对而出,突出流水、西风之无情,从而反衬人之有情。
C.上片实写离别所见,中秋好月,流水西风,莼鲈夜灯,借景渲染了伤离之情。
D.下片词人期待朋友能为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施展才华,送友良愿,实为己志。
2.下片抒情跌宕起伏,请简要分析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2023-06-19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