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0235491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作多以四言为主,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B.《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创作题材的区别,“风”是指民间歌谣,“雅”是指宫廷乐歌,“颂”是指作宗庙祭祀的乐歌。
C.《诗经》中的“赋”“比”“兴”指的是创作手法的区别,“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D.谥号:又称谥。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的称号。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
A.兰事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B.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C.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D.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2017-02-04更新 | 143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如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如蒲松龄《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C.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行,近体诗的一种体裁。常见近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2022-04-24更新 | 532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也指国家的代称。
C.执事,指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呼对方,以表示尊敬对方,在文中可译为“您”。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2023-02-09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