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5 题号:20256102
下列文化知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廪食,官府提供的粮食,与之类似的词语还有廪稍、廪饩;廪,本义是粮仓,也可指粮食。
B.祭酒,官职名称,始于汉,隋唐之后又称国子监祭酒,为朝廷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C.乡试,又称秋试、秋闱,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包括京城)举办的科举考试,考试对象为秀才,考中为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
D.封禅,指古代帝王在天下太平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典,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举行;封指祭地,禅指祭天。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1】积累诗歌文化常识。
(1)《黍离》之悲:________________
(2)社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亭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如“见教”“见谅”是谦辞,“赏光”“奉陪”是敬辞。
C.在中华诗文中有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瀚海”指沙漠。
D.“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后世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2022-09-11更新 | 138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
C.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
D.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2022-08-05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