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11 题号:202626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缺乏必要的自信,常常以“审美智慧”称之,没有勇气将其称为中国的美学理论。其实,审美是一种生活样式,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方式。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引以自傲的民族艺术。因此,中国必然拥有本民族的美学,这种美学就是“生生美学”。“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生生美学”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文化形态,衍生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完全不同的。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生态之美仍然存在于我国诸多民间艺术之中,例如年画之“瑞雪兆丰年”与“大丰收”等。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像齐白石的虾图,以其“为百鸟传神,为万虫写照”的精神,仅寥寥几笔,以大片的空白将几只小虾在水中活泼泼的生命力表现无遗。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摘编自曾繁仁《“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

材料二:

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深入拓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首先是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并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其次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外译和传播,使之成为世界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让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学资源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于历代前贤美学思想积累的尊重与传承,而且能使我们在当下和全球语境下能够充分享有和利用这些优秀的传统。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福祉,更是人类的福祉。

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既不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宗白华、邓以蛰等人依然在传统美学资源现代化方面做出了成绩。其中有些成果经过一定的转化和生发创造,已经融入当代美学思想之中。可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朱志荣《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弘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研究常以“审美智慧”代替“美学理论”,一是因为长期受到西方文化浸染的影响,二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文化自信。
B.“生生美学”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它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上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C.阴阳虚实的对比可以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齐白石运用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达到了“为百鸟传神,为万虫写照”的艺术境界。
D.“天人合一”“阴阳相生”“含蓄蕴藉”等美学思想既是“生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不二法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论述重心不同,前者侧重介绍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力,后者侧重于论述它的传承与弘扬。
B.“生生美学”是人类的福祉,既为当代美学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也是当代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
C.古希腊强调“和谐之美”,老庄讲究“天人相和”,二者看似都讲究“和”,但实质却迥然不同。
D.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即使有人盲目地迷信和简单移植西方美学,也没能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正月唱灯戏,三月唱祭祖戏,五月唱端阳戏,八月唱中秋戏……在皮影戏的光影交织中,秦礼刚坚守了42年。
B.《只此青绿》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征服了观众的心,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
C.中西文化对舞蹈美学研究的视角不同,中国的舞蹈美学注重意境和舞蹈动作,西方的舞蹈美学注重力的幻象与张力结构。
D.威廉·艾尔索普根据自己的美学创意,将鹅岭印刷二厂的老旧厂房变成具有时尚元素的文化园区,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西方美学以很大的文化势差大行其道。请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复兴。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资源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高中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容易被错误思想裹挟的高中生进行引导。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有机结合的创新产物,包含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将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有机结合,为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促进公共参与提供了可行性。

在高中思政课中利用红色资源,可以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本地的红色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亲和力,教师积极开发运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摘编自邓西延《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材料二

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少年一般对新兴文化比较感兴趣。红色文化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观红色景区,直观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广州红色文化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教材中很少涉及红色资源,教师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不重视,只是偶尔在某一章节中利用红色资源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而没有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引入的内容单一,引入方式简单,导致学生们对广州红色资源只是一知半解,对课堂缺乏兴趣。

广州红色资源众多,但运用却很不充分。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即使有学校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够切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摘编自李凯乐《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材料三

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明确界定,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近年来,尽管红色资源有所应用,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仍流于表面,对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没有做到全面认识,忽视了红色资源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反思。

教师应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准确掌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强化结合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合理应用红色资源的意识;最后,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把高中思政课打造成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样,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素养才能最终得以提升。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红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积极主动整合课程资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应用于导入、讲授、小结环节,丰富应用红色资源的方式。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丰富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学校可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作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补充。各地应将当地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应用VR交互、5G实感、AI智能等新媒介技术,向学生全方位展示红色遗迹、遗址场馆、人物事迹等,使学生拥有沉浸式的视听感受。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极具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水平的不断飞跃。

(摘编自王东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资源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B.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的融合利于提升教师的科学精神,同时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
C.广州高中生对本地红色资源的认知度较低,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补充教材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地红色资源对学生来说,具有天然亲和力,若加以开发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B.广州红色资源运用不充分表现在广州红色资源的整合不够、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方面。
C.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反思,全面认识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重视其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
D.依托互联网、融媒体、VR交互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拓展红色资源传播渠道,赋予红色资源新的活力。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思政课教师以优秀党员林占熺的事迹引入“新发展理念”这一框题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
B.思政课教师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史例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C.思政课教师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发挥课后的反馈评价作用。
D.思政课教师带学生走进《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数字展厅,让学生感受习近平治国理政魅力。
4.三则材料都围绕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此简要概括。
5.复兴中学高二学生小刚被高一某班聘请为“思政课小导师”。作为教师助手,他将就“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这一问题向老师提出几条建议。请结合材料进行阐述。
2024-05-16更新 | 2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2022-10-11更新 | 2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的脱胎换骨,以及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韩少功、张承志、张炜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摘编自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是“五四”时期散文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的最根本区别。
B.“大品”散文都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而是重在表现作者对生命、民族等大命题的理性思辨。
C.“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目的是要推进小说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散文的地位则退居边缘。
D.散文撤离“中心”位置后,功用由“载道”转变为“言志”,散文写作的“架子”和“戒律”也溃散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美文”的胜利,“五四”的文化运动得益最大的也并非是散文的理性思辨。
B.如果散文没有脱离中心,退居寂寞边缘,便不会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获得无限生机。
C.我们并不能说九十年代之后“大品”散文的艺术成就超过了“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
D.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热闹,散文发展则偏于沉稳平静,时代变化和散文家的观念影响着散文的变化。
3.根据材料内容及教材所学推断下面散文作品不属于“大品”散文的是(     
A.余秋雨《文化苦旅》B.梁衡《把栏杆拍遍》
C.郁达夫《故都的秋》D.史铁生《我与地坛》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说明。
2022-01-07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