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8 题号:203110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圈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摘自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圈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摘编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4.在追求文学辞藻上,两则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依据材料一对“含蓄美”的阐述,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如何体现含蓄美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

一部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就是承载、展示中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历史,贯穿其中的是礼乐精神。“礼”规范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也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感;“乐”则通过内在情感的交流,达到群体和谐的目的。在经典诗文中,自然的情绪升华为人际的和谐情感,自然的感官升华为充满温情的艺术感受,其目的是陶冶和塑造“发乎情止乎礼”的性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趣味、美学传统与人生智慧就是这一理想的外化形态。其中,古代经典诗文最为精准、细腻、全面地呈现了对社会与人群的心灵滋养和智慧熏陶。这里既有个体强烈的情感抒发,又有社会理性的自觉遵循;这里蕴藏着难以言尽的思辨与智慧,蕴藏着个体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情与追问。它们共同沉淀在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文学文本中,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培育、性格养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经典诗文中,在文学家的精神世界里,才有壮怀激烈的人生奋进,才有飘逸洒脱的超越追求,这使他们的诗文迸发出既雄阔壮美又清俊超然的万千气象,而这正是中华经典诗文生命智慧的特有魅力。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人生由此开启了生命之思。在经典诗文中,时间被赋予情感的厚度,情感被赋予时间的长度,对生命的忧思焕发为激昂的青春,转换成艺术之美,生命也因此更加灿烂。

这就是传统文化、经典诗文的力量。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讲透、讲懂传统文化里的哪怕一联诗、一个场景、一段故事,人们就会记住一辈子,甚至受用一生。对许多人来说,中国文化的象征非常具象,可能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话,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就是“郑和七下西洋”这样的故事。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生机勃发,离不开天下为公、四海一家、孝悌忠信、协和万邦等一系列理想观念、价值追求。这些精神内涵深深埋藏在诗句中,成为刻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就是要以通俗化、大众化、艺术化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激活每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基因,让人们从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吸取智慧,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康震《用中华诗文滋润心田》)

材料二:

在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方面,诗词有它的独特优势。其一是广泛的接受人群。在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取得冠军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诗词同好,发现古典诗词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接受土壤。其二是亲切的接受形式。阅读诗词不需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黄卷青灯,许多诗词小巧玲珑,平易近人,如同伴你左右的温暖灯光,是日常生活中亲切可人的一抹亮色。尤其当我们放下仰望的姿态,用平视的心态对话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代诗人,会发现他们就像你身边的某个朋友,有血、有肉、可爱、可亲。读之越深,越能发现清词丽句背后一个个天高海阔的世界。诗人们和我们一样有烦恼和挫折,却不改挺拔之姿,葆有向上之心,彰显韧性之骨,难怪千载而下,其诗句还让我们如此追慕,如此着迷。

诗词中蕴含的文化能量极为丰赡,需要我们去深入开掘,去重新编码,以更多元、更新颖的方式将其传播输出。如果说诗词文化如水般无所不达,那么当下传承发展诗词文化的关键就是找到恰当的载体“随物赋形”,呈现其万千色彩,释放其无尽能量。

近年来,国家层面重视推动诗词传承,古典诗词持续升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古诗文比重显著增加,少年儿童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世界中,汲取受用一生的成长养分。《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类电视节目,成为吸引几代观众收看的“合家欢”内容,踊跃的社会参与彰显诗词给平凡人生带来的光彩。电影《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引发观影热潮,影片里的诗词名篇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诵读,在抑扬顿挫间体会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古典诗词宝库也激发着今人的创造热情。风靡青年群体的古风歌曲,或改编自古典诗词,或学习借鉴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含蓄蕴藉,雅致悠远。短视频平台上,视频博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读解诗词,成为许多人的“云端”良师益友。他们在读解中注重结合现实,探究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骨肉联系,是解读亦是陪伴,是薪火传承亦是创新发展。在当下的诗歌创作中,以古典诗词的语感和意境去写现代诗,已是非常成熟的创作模式。无论想象力、审美风格、文本范式还是结构能力,当代诗歌都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了大量养分,许多作品甚至和古典诗词存在强烈的互文性。古典诗词已经成为现代诗的重要灵感来源和文化背景。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对诗词文化的传承转化仍主要集中于少数诗人,功利化解读和过度阐释的情况仍然存在,对诗词文化丰富性的认知和对诗词内涵的深入挖掘都有待加强。在把古典诗词从传统宝库里“请出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更应当积极主动地“走进去”,深入那个丰盈开阔的世界,让更多资源得到有效开掘,让诗词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彭敏《让古典诗词活在当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经典的任何一篇诗文,都贯穿着“礼”和“乐”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智慧。
B.为了陶冶和塑造“发乎情止乎礼”的性情,经典诗文将自然感官升华为充满温情的艺术感受。
C.古代经典诗文文本含蓄蕴藉,温柔敦厚,全面地呈现了对社会与人群的心灵滋养和智慧熏陶。
D.刻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包含天下为公、四海一家、孝悌忠信、协和万邦等精神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化、大众化、艺术化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B.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理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生机勃发的重要原因。
C.诗人们都很伟大,是因为他们虽和我们一样有烦恼和挫折,却能永葆向上之心,彰显韧性之骨。
D.古典诗词在想象力、审美风格、文本范式和结构能力等方面,给予了现代诗歌以借鉴学习之处。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古典诗词具有广泛的接受人群的特点的一项是(       
A.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
B.休闲广场上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玩诗词猜谜游戏。
C.中秋月夜,家庭成员开展“诗词接龙”活动。
D.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古诗文比重显著增加。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某中学团委将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作为主持人的你,如何向大家阐释中华经典诗文的力量?请根据材料一拟写提纲。
2023-12-03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媒介进化论的角度,我们可以将语言视为媒介,将互联网视作语境。当语言遇上互联网,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改变,网络语言顺势而生,发展至今,作为一种新媒介形式,网络语言也经历了“玩具——镜子”的阶段。

19942000年,网络空间语言逐渐生成,这一时期,互联网发展刚刚起步,中国网民人数较少。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QQ出现,匿名聊天带动了网络空间语言的生成。

在网络语言的生成阶段,处于玩具阶段的网络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小玩意儿”,成为网络匿名使用者键盘上狂欢的一种工具。网络语言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是形式上的变异,网民们自创简单的表情符号、谐音词、因键盘输入引发的将错就错的错别字,以追求便捷方便、娱乐搞笑、彰显自我的表达。这种存在于“偷菜”“网游”“QQ聊天”中的“小玩意儿”,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从传播符号学的视角看,符号通常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这一阶段的网络语言新符号,携带的显然只是表层的符号意义,它们所引发的问题,也只是语言形式变异的表层问题。

2000年以后,中国网民人数迅速攀升,互联网普及率也大幅提高。2010年之后,网络社交媒体进入一个爆发期,B站、微信等成为网民活动和网络语言孕育和运用的主要场所。这一时期的网络语言,仍然存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但却更多展现出媒介符号的第二层意义,即传递富有类比与联想意义的深层社会文化。网络语言成为镜子,从键盘上的狂欢发展为隐藏的民意和现实生活的折射,完成了从玩具阶段到镜子阶段的过渡。

网友言此意彼,避免使用直白的语言交流意见,通过某些已经达成共识的网络语言符号表达质疑或宣泄情感。事实上,由新闻事件而衍生出来的多数“网络热词”,都是“言在此而意指彼的词语”,但因切合社会众生的心理,可以感染整个互联网,形成汹涌的民意,产生巨大的影响。

镜子阶段的网络语言作为民意的曲线表达,在规划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的“减压阀”。民众通过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矛盾有所缓解。但同时,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现象也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网络语言行为是重要的网络行为,也是网络行为的重要载体。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征助长了网络谣言、暴力行为的衍生。

(摘编自李玮、蒋科《基于媒介进化视角的网络语言问题与治理》)

材料二:

日前,据媒体报道,河南许昌一小学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栓Q”,并有一段看不懂的歌词。事后学生“解释”才得知,那段歌词出自一首网络神曲。

有人忧虑,孩子张嘴闭嘴各种网络流行语或者热门梗,语言表达能力是否会退化,而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表达的简化和“高效”又是不是会助长思考的惰性?这多是出于对表达失语症的焦虑,一些评论将这种网络流行语在孩子们中流行的现象称作“入侵”。

对于做出“入侵”战势的大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及连带的文化体验以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界,明确分为前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后来者,对他们的世界构成各种影响。这种生命体验和思维方式,让他们惯性地在一些新旧改变中寻找主动和被动,对可能的改变保持高度警惕和敏感。

但对于Z时代和他们之后的年轻人来说,互联网生来就是他们世界的一部分,作为百分百的网络原住民,对于互联网所带来的一切,不论好的还是存疑的,他们都没有类似的思想负担和包袱。他们的生活被互联网包围,或者说他们就生活在互联网中,对他们屏蔽网络流行语,已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栓Q”“芭比Q”等流行语或者网络梗,有表达的需求,但更多是被他们作为一种社交的工具或方式。在他们的世界中,这些语言,包括表情包的使用,是构建交往关系的需要,建设群体亲密感和共情能力的桥梁,是进行身份认同、区隔乃至管理的一种工具。也许成人会觉得“幼稚”,但他们确实会根据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的使用偏好,建立各种趣缘圈子和群体。由此看来,成人对此现象作出的“入侵”等判断,多少有些居高临下,也显现出对网络流行语等理解的固化和窄化。

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情绪和现实的一种反映,这个舞台会一直在,但舞台上的主角去去来来,一直在更新迭代。“栓Q”也不例外,总会退出这个舞台,而新的流行也将被重新塑造推出。语言有其自净的功能和过程,我们大可不必忧虑“栓Q”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相较之下,更为重要的和必要的,或许是让孩子们对他们每天使用的语言文字有更多的了解,授之于他们甄别、使用和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显然要比简单地“批评流行语流行”付出更大也更细致的努力,保持更大的定力和耐心。

(摘编自光明网《“栓Q”入作文莫慌,相信语言的自净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作为人际交流的语境,使语言发生深刻的革命性改变,是网络语言产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B.玩具阶段的网络语言只携带语言的字面意义,通过形式上的变异,追求便捷、娱乐和彰显自我的表达。
C.“镜子阶段”的网络语言携带类比或联想意义,超越了字面意义,表现出与玩具阶段完全不同的特点。
D.网络流行语或热门梗,有助于表达的简化和“高效”,但有可能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退化和思考的惰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具有“言在此而意指彼”的特点,因而切合了社会众生的心理,在互联网上具有较强感染力。
B.Z时代和他们之后的年轻人,对互联网的文化生态缺少新旧的不同体验,没有大人持有的警惕和敏感。
C.可以通过网络实名制、加强账户信息保护等方式,从根本上遏制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
D.语言有自净的功能和过程,大可不必忧虑网络热词的不利影响,“批评流行语流行”也是没有必要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镜子阶段”网络语言的一项是(       
A.杯具B.凡尔赛C.社恐D.躺平
4.两则材料都分析了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请简要说明其异同。
5.有人认为,类似“后浪”“逆行者”这类网络热词或许不会消亡。结合材料说说这种看法的合理之处。
2023-07-04更新 | 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金文中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有很高的地位,勇是坚守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似乎把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能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可见,在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明确地区分小勇大勇:前者是基于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后者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孟子和荀子分别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和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道德化的重构,但他们总体上仍然是承袭孔子对勇的一个基本理解,即不惧危险,而且把勇德局限于一种政治生活中维护道义的德性。至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同时又赋予勇德更加积极的意义,对勇有了新的理解,勇德不仅是一种包含道义内涵的道德德性,更是一种成就道德自我的为已之德。陆九渊认为达致仁者的困难在于已私难克,习俗难度越耳”“已私之累人,非大勇不能克。可见,在理学家这里,勇德被用于整个道德生活,是摆脱积习和不当私欲的束缚、坚守道德信仰、成就理想人格的刚强意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勇气。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材料二:

以对中国传统德的分析和对西方勇敢观的分析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比较。中西德的比较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倾向于将无畏或不惧看作是勇的特征,但此一特征仅为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仅有此一特征,勇不必然成其为德。若要使勇成为一种德性,必须有其他因素对其予以引导或规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多从智、仁、勇三者的关系出发来阐明勇之为德的条件,认为有智行仁之勇才是真正的德。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思想家主要从理性或世俗法律的角度来规定勇,认为只有基于理性、符合法律规定的勇才是一种可称赞的德性。从柏拉图开始,西方依法规定勇的倾向就已初露端倪,近代以后,随着法制社会的建立,法对勇的制约更为明显。

其次,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德有两个对立面:鲁莽与怯懦。怯懦无论是在表面上还是就其本质而言,都与勇敢格格不入。鲁莽虽表面上类似于作为德性的勇敢,其实也并非德。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对德的两个对立面有过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就理性深度而言,其在与西方思想家的类似分析相比较时,就显得有些逊色。中国古代思想家只是分别分析鲁莽与怯懦各自的问题所在,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两者与勇敢之间的关系;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将勇敢作为鲁莽与怯懦之间的中道,从而揭示出三者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勇敢作为一种德性可能发挥的多重作用及可能实现的多重价值。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勇敢不仅可用于胜敌,还可用于自治和克难,勇敢可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实现其价值。尤其是在勇敢用于自治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较之西方思想家的类似论述要显得更为丰富。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勇敢之作用的论述的独特之处在于,有些西方思想家凸现了作为德性的勇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德主要用于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宗法性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秩序服务,在这样的社会里重农轻商是必然趋势,因而适应商业冒险、自由竞争的德就难以成长。

中西方德观的共同之处,体现了德最为基本的规定,是勇敢之为德性的共性方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勇敢都不能与其他德性相分离而单独起作用,人们都必须把握勇敢之为德性的度,过与不及都是作为德性之勇敢的对立面。

(摘编自吕耀怀《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汉字“勇”的书写变化,可以解读出当时人们对“勇”字的理解所发生的变化。
B.孔子将勇与仁、智并举,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勇德在先秦时期有很高的地位。
C.与孟子、荀子对勇德的理解中所具有的道德德性相比,孔子没有关注勇的道德层面。
D.与西方融入理性或法律来解读的勇德不同,中国的勇德往往包含着智与仁等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和荀子虽然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但依然继承了孔子对勇的基本理解,到宋明时期,理学家对勇才有了新的理解。
B.我国古代思想家只对鲁莽与怯懦进行各自分析,而西方思想家则将勇敢和鲁莽、怯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来。
C.根据古代思想家的论述,在自治、克难等实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价值上,中国对勇的把握较西方有着明显的优势。
D.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在对待勇与德性的关系以及对勇德“度”的把握上,古今中外有着某些相似性。
3.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勇德”下一个简要定义。
2021-11-0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