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03839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①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呢?
B.颔联为想象之景,树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
C.颈联借典故抒发情怀,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D.尾联“沿”字用得精妙,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沿途通明,明月满舟,歌声不绝,令人向往。
2.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浩然清而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事见《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不写“叶落”而写“木落”,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写“落叶”而写“落木”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遥隔”指客所与诗人的故乡遥遥相隔,不能归去。一个“隔”字就流露了思乡之情,用词贴切。
C.“孤帆天际看”,运用对写,主客移位,想象家人们因思念自己而遥望天际孤帆,期盼自己的归去。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羡慕田园生活,而与官场决裂的归隐之意。
2.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孤”“归”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2024-01-04更新 | 1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尾联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场景,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通过“岩屝”“松径”写出了山间的无限寂寥,通过“自来去”写出了自己的超脱、悠然之态。
B.句中的“幽人”,即隐居者,此处为诗人自况;庞德公曾隐居于此,诗人步其后尘,亦隐居于此。
C.“惟有幽人自来去”句与颔联“余亦乘舟归鹿门”句相互映照,以虚写实,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D.尾联除了使人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外,还感受到其中隐藏着的仕途无望的强烈不平之气。
E.诗人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表现出一定的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2.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2018-03-02更新 | 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①接舆:春秋时期楚国人,装疯不肯做官的隐士。此处指裴迪。②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首联和颈联写景,颔联和尾联写人,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B.王诗尾联运用典故,写自己被一个醉酒狂歌的朋友裴迪所扰,虽有遗憾,却也增添了一份田园生活的真实乐趣。
C.孟诗“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两句写了诗人沐浴之后情形,表现出源自身心两方面的闲情适意和真切快感。
D.孟诗开篇遇景入咏,融细腻入微的主观感受于写景中。全诗就闲情逸致作轻描淡写,起到引人渐入佳境的效果。
2.两首诗均为情景交融的佳作,但在写景上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3-06-29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