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②
材料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老子》第二十四章)
【注】①庄蹻(qiá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②《韩非子·喻老》出自《韩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1.文中画波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
B.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
C.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
D.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
A.两则材料中加点的“伐”字意思相同,都翻译为“讨伐”。 |
B.“蚤”与《鸿门宴》中“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思相同。 |
C.“过”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中“探望”意思不同。 |
D.“假”,意思为“借”,与《劝学》中“假舟楫者”意思相同。 |
A.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杜子进谏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
B.扁鹊认为,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无法医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
C.郑君不听叔瞻的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被晋所灭。说明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 |
D.用“道”的观点看,踮脚、跨大步、自以为是、自我夸耀等行为就是剩饭、赘瘤,会遭人们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
(1)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本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文本二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A.凿户牖 |
B.企者不 |
C.故有道者不 |
D.自见者不 |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
——《<老子>四章》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
——庄子《五石之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
B.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
C.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
D.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
①其脆易
②不
③皆有怵惕
④非所以
⑤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
⑥苟能充之,足以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⑥ | D.④⑤⑥ |
A.《<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 |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认为,人与禽兽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人。 |
C.《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
D.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孟子善用夸张、对比,文章思路简洁明晰;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5.《五石之瓠》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两个故事。请你概括这两个故事。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若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有删改)②
材料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老子》第二十四章)
注:①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②《韩非子·喻老》出自《韩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爱A其璧B而假之道C晋D已取E虢F还G反H灭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 |
B.“过”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意思相同。 |
C.“假”,意思为“借”,与《劝学》“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相同。 |
D.材料二中的“伐”与材料一“举兵伐郑”中的“伐”意思不同。 |
A.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杜子进谏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
B.扁鹊认为,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无法医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
C.郑君不听叔瞻的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被晋所灭。说明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 |
D.用“道”的观点看,踮脚、跨大步、自以为是、自我夸耀等行为就是剩饭、赘瘤,会遭人们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2)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5.《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
文本一:
①子曰:“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文本二:
①三十辐共一
②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③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
文本三: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 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
《庄子•逍遥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
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
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
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
A.“质”为本质纯真朴实。“文”为文饰,这里指外的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
B.“毂”本意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此处借指车轮或车。 |
C.“执”古字形像用刑具将一个人的双手铐住。本义指捕捉、捉拿。后假借指坚持己见。“不能执鼠”的“执”取其本义,“执者失之”的“执”则采用假借义。 |
D.“机辟”意指亦作“机臂” 。捕捉鸟兽的工具。“罔罟”指渔猎的网具。 |
A.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
B.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强调了积累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 |
C.老子采用逆向思维,从“无”的角度突出“无”的作用,论述“有”“无”之间的辩证关系。 |
D.庄子通过“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来表达“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之意。 |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5.先秦诸子并不把善写文章当作最高要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文又语浅而意深,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自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③
材料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老子二十四章》)
①(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②春秋晋地名,以产美玉著称。后借指美玉。③《韩非子·喻老》出自《韩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将需断句的标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爱A其B璧C而D假E之F道G晋H已I取J虢K还L反M灭N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见则行无过”与“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 |
B.“居十日”与“居无求安”(《论语十二章·学而》)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 |
C.“及公子归晋邦”与“天下归仁焉”(《论语十二章·颜渊》)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
D.“明日虞必随之亡”与“故不孝不慈亡”(《墨子·兼爱》)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
A.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杜子进谏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
B.扁鹊认为,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无法医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
C.郑君不听叔瞻的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被晋所灭。说明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 |
D.用“道”的观点看,踮脚、跨大步、自以为是、自我夸耀等行为就是剩饭、赘瘤,会遭人们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
(1)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
【推荐3】【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日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文王观于①臧,见一丈夫钓,而其②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
(节选自《庄子》)
【注释】①臧:地名,在渭水边。②钓莫钓:身子在钓鱼,心不在钓鱼上面。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 | B.自 |
C.于是旦而 | D.为学者日 |
A.无为而无以为 吾尝终日而思矣 |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之有是四端也 |
C.不足以取天下 作《师说》以贻之 |
D.而其钓莫钓 其皆出于此乎 |
例句:文王观于臧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B.请买其方百金 |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
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
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
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
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
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
B.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思想”,即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
C.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
D.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终也没再听人说起过。 |
齐宣王
A.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B.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C.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D.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A.使:派,让,指使。 | B.说:通“悦”,喜欢。 | C.廪:粮仓。 | D.好:认为……好。 |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宾胥无善削缝,隰朋善纯缘①。衣成,君举而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笑也?”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也?”
或曰:叔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夫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美之大者也,非专君之力也,又非专臣之力也。昔者宫之奇在虞,僖负羁在曹,二臣之智,言中事,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
材料二: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汰②,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③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
(节选自《荀子·仲尼篇第七》)
【注】①纯缘:给衣服镶边。②奢汰:没有节制地挥霍浪费。③倓然:形容安然不疑。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安忘A其怒B出C忘甚雠D遂立E为仲父F是G天下之大H决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与《苏武传》中“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中的“发”相同,和“百发百中”的“发”不同。 |
B.闾,里巷的门,这里指住处。妇闾,即妇女居住的地方,是齐桓公设于宫中的娱乐场所。 |
C.被,和《促织》中“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相同,和《屈原列传》中的“忠而被谤”中的“被”不同。 |
D.幸,侥幸的意思。与《鸿门宴》中“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与妻书》中的“今日吾与汝幸双健”的“幸”词义都不同。 |
A.韩非子借晋平公与叔向、师旷三人的对话,实际上是在宣传自己关于如何治国的思想主张。 |
B.韩非子在论证观点时,引用了多个事例:虞国、曹国拥有智慧之臣却灭国,蹇叔先事虞后事秦。 |
C.在孔子门生看来,齐桓公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做了许多险恶肮脏、放荡奢侈的事情,完全不值得颂扬。 |
D.齐桓公重用管仲,给予他很多特权,管仲也将齐国治理得井然有序,贵贱长少都愈加敬重齐桓公。 |
(1)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也?
(2)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
5.两则材料都分析了齐桓公成功的原因,请分别简要概括。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赵奢者,赵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材料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A当今之时B能去私C曲就公法者D民安E而国治F能去私行G行公法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 |
B.因,指趁机,与贾谊《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词义相同。 |
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联合。在文中的意思就是结党营私。 |
D.“弊”,指被埋没,与“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用法相同。 |
A.赵奢在收取租税的过程中,秉公执法,处决了平原君家族的九位具体管理者,这种行为符合韩非子“奉法者强”的标准。 |
B.赵奢和韩非都认识到法治强弱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但两人侧重不同,赵奢侧重制度执行,而韩非强调君王奉法治国的重要。 |
C.君主要以法治国,制定法律条文明确衡量标准,以此治理群臣百官;群臣权贵亦不能徇私枉法,损害国家利益。 |
D.忠臣没有罪过却遭难而死,他们就会设埋伏反抗;奸臣没有功劳却安然得利,他们就会争相进用。这就是国家衰败危亡的根源。 |
(1)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2)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
【注】①伊尹,曾借烹饪之事言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②执禽,古时朝见君主有持禽类作礼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忘民A不可B谓仁义C仁义者D不失E人F臣之礼G不败H君臣之位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说的“处士”,具体指小臣稷。 |
B.中国,指中原地区或中原地区华夏政权;今义与之相比,属于“词义的扩大”。 |
C.礼,文中指礼遇、以礼相待,“非能水也”中“水”的意思是“游泳”,两者用法相同。 |
D.瓮牖,用瓮做门,形容贫穷;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中“瓮牖”的词义相同。 |
A.材料一中齐桓公认为君主能做到礼贤下士的前提是自身对仁义有追求,韩非子认为君主一定要摆正君与臣之间的关系。 |
B.伊尹与百里奚不顾自身卑贱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为天下的灾害而忧虑,为国家的祸患而奔赴,韩非子非常欣赏这类人。 |
C.韩非子认为,作为臣子理应执礼朝见君主;对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骄傲自夸,还是无才能而隐匿不为,都应受到法律惩处。 |
D.面对有道士人的傲视,不肖之君与贤明之君的态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揽士人,最终会招来天下人归附。 |
(1)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
(2)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5.两则材料对齐桓公的评价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朋也。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十日不朝。宜阳益急,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韩君令使者A趣B卒C于楚D冠盖相望E而卒F无至者G宜阳果拔H为诸侯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国不可恃”中的“与”,指结交、交好,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中的“与”词义相同。 |
B.“秦、韩并兵南乡”中的“乡”通“向”,与《鸿门宴》“沛公北向坐”中的“向”含义相同。 |
C.“为之儆四境之内”中的“儆”是“告诫”的意思,和“以儆效尤”中的“儆”意思相同。 |
D.“韩必德王也”中的“德”是感激、感恩之意,与成语“歌功颂德”中的“德”意思不同。 |
A.秦韩两国交战,韩国告急,公仲为韩王分析形势后出谋划策,提出向秦割地求和并联合伐楚的主张,以化解韩国危机。 |
B.陈轸则从利楚的角度,指出秦想要伐楚已久,现在又得韩国相助,楚已危极,他建议采取多种手段,来瓦解秦韩联盟。 |
C.楚王在国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还派遣使者告知韩王,希望韩国放心大胆抵抗秦国,楚将与韩共存亡。 |
D.陈轸之策为公仲所识破,公仲反对韩王与楚交好而绝和于秦,认为秦国之患是实,楚国之援是虚,且楚韩向来无交情。 |
(1)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
(2)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
5.对于“韩氏大败”的原因,《战国策》与《韩非子》的分析并不相同,请分别阐释。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澜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①者,鹦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有删改)
材料二:
臣致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节选自《韩非子·初见秦》,有删改)
【注】①爵:通“雀”。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且A臣闻之曰B削株C无遗D根E无与祸F邻G祸H乃不存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畜,文中是“积蓄、储备”的意思,与《苏武传》“马畜弥山”中的“畜”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
B.三晋,在文中是韩、赵、魏三国的合称。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所以后人称为三晋。 |
C.朝,文中指“使……朝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朝”用法不同。 |
D.固,指“使……牢固、稳固”,与《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中的“固”意思相同。 |
A.孟子指出得天下之道在于得民心,得民心之道在于施仁政。民众归附于仁君,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是必然的趋势。 |
B.韩非子以齐国为例进言,齐国在强大的时候,威服四方,但最后却因一次战斗失败而破灭,论证了战争胜负对于一国的重要性。 |
C.秦国攻打楚国,几乎要灭掉楚国之时,却退兵与楚国讲和,错失成就霸业的良机。同样的事情又在攻打魏国的时候再次发生。 |
D.韩非子认为秦国本来可以早就一统天下,但前后三次错失称霸天下的机会,追究其原因,韩非子归结为秦国谋臣的不作为。 |
(1)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2)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
5.《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指兵士)。”请据此对两则材料的核心观点做简要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