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20434507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乱石”三句描写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波涛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白雪这一令人惊骇的景象。
【知识点】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2023-08-31更新 | 173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2-04-22更新 | 85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鹊桥仙(纤云弄巧)》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银河”即是天河,“暗度”不仅写夜幕沉沉,星光微茫,而且还传出两人相思不得相见,如今匆匆会面又将分离的万千愁绪。
B.“金风”两句,点出季节。“一相逢”与上面的“恨”字相呼应,但又并不仅仅着眼于“恨”字,这“一相逢”能胜过人间的不分离。
C.本词采用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于天河鹊桥的传说。描写的虽是天上的景象,实际上是词人七夕仰视星空时的所见所思。
D.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本词的末两句与上面的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一致的。
2023-09-14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