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04356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蓖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嵬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穀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燕僖负羁氏。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节选自《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曹人凶A惧B为其所C得D者E棺F而出G之H因其凶也I而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作三军”的“三军”指骑马打仗的上、中、下三军,与《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的“三军”含义相同。
C.《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风格诗歌总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城,文中是实指,指曹国的城墙;现在则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也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与其他诸侯想要攻打宋国,面对宋国的求助,先轸认为晋国应报答宋国的施恩,救援宋国的患难,在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业。
B.赵衰推荐郤觳做元帅,认为晋国可以听取郤觳的意见,明确考察郤觳的政绩,因为郤觳喜爱礼、乐,熟悉蕴藏道义的《诗》《书》典籍。
C.晋文公想让百姓参与作战,但子犯认为应等到百姓听从指挥,明辨是非,服从命令而不疑惑,然后才能使用他们作战,成就霸业。
D.魏犨、颠颉不满于晋文公对僖负羁的报答,便放火烧了僖负羁的房屋,因魏犨受伤,晋文公最后免除了对魏雙颠颉的惩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2)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
5.根据选段内容,简要谈一谈晋文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晋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B.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020-11-03更新 | 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缒而出”“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济而夕设版焉”中加点的字“夜”“东”“西”“朝”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敢烦执事”“焉用亡郑陪邻”“阙秦利晋”中加点的“以”字都是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中加点的“以为”“东道主”“行李”在句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有所不同。
D.“若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远”“阙秦以晋”中加点的字“亡”“鄙”“利”都是使动用法。
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主谓倒装句)B.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被动句)D.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3.下列关于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侯、伯,指爵位。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
B.箕踞以骂曰:箕踞,两脚张开而坐,是一种不敬的坐态。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挨着脚后跟,相当于跪坐。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乘,指四匹马拉的车。
D.既,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古人很重视祭祀,如君主会祭社(谷神)稷(土神)。
4.下列关于《沁园春·长沙》一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百侣同游的情境:寒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脚下的湘江水滚滚北去。
B.本词用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也寄寓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火热的革命情怀。
C.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了革命者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实际上也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2017-12-01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二)文言文阅读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加线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
C.封郑
D.郑既亡矣
4.下列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分析评价正的一项是( )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不卑不亢,善于激将⑥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不计个人恩怨,热爱国家
A.②③⑤⑦B.②③⑥⑦C.①④⑤⑦D.①④⑥⑦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017-10-26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