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044776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练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或许更为迫切,因为“韵”之离散的背后是诗歌“交流”的公共渠道的消失,这是自由诗面临的最本质的文体问题,而可诵读性与可记忆性的削弱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两个表征。

(摘编自李章斌《“韵”之离散: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材料二:

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

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

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摘编自王霁良《对当代诗无韵的一点看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为流传的诗句多使用便于记忆的韵律,但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却排斥这种写法,这导致当代诗可铭记性不强。
B.诗歌韵律的重心不仅是如何写好诗,而且是直接向读者传达公共性或可共享的东西,在创作者间建立比较和传承的通道。
C.无韵诗在国外诗歌中较为多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当代诗歌杂志中,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读者对此不适应。
D.诗歌无韵化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形式,作者认为,所谓弃韵就顿,体现的是在形式上对旋律美的追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表明了诗歌作品要成为杰作就必须运用韵律。
B.可诵读性和可记忆性的削弱,不是当代中国诗歌最需关注的,因为这只是诗歌“交流”公共渠道消失的表象。
C.当代的一些诗人,写作时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也不怎么顾及一般的知识群体。
D.根据艾青的观点诗歌的形式应具有自由性,诗之无韵告诉我们诗可以这样写,还可以写得不像诗。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观点的一项是(       
A.每年岁末,诗社举办的年度诗会,参与者稀少,诗歌写作交流日益呈现出“圈子化”的倾向。
B.结合了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现代数字媒介,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媒介,近年来诗歌刊物锐减。
C.“兼职诗人”现象较为普遍,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
D.学校课本内当代诗歌很少,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们,对90年代以来的诗歌了解不多。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成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锺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锺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对唐诗的继承和创新。
B.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他领域也如此。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2019-06-25更新 | 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唐宋词十七讲》中所形成的纲领,约言之大概有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我在介绍每一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因为词在早期本多为应歌之作,所以自其表面观之似乎殊少差别,因此我以为词的讲述乃特别应注意其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之意境与风格的差别。在讲唐五代两宋之重要词人时,我都曾结合了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各方面,对其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的因素,作过较详的掌握其特点的叙述。

第二个重点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我在讲授每一家的作品之际,于叙述其个别的风格特色之时,也同时都兼顾了他们在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关系,即如冯延巳对于晏殊及欧阳修之影响,以及三家词之异同;柳永词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拓展,及其对苏轼与周邦彦之影响;苏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辛二家词之异同。

第三个重点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关于词之特质,我在讲座一开始时,就曾从词之源起对其要眇深微的特质作了简单的说明,至于就词之评说而言,我在讲说中也曾举出了张惠言与王国维二家说词的两种重要模式。一般而言,我以为张惠言之说词大多乃是依据所说之词中的一些语言词汇作比附的猜测,而王国维之说词则是依据所说之词中的一些感发之本质作联想的发挥。张氏之评词方式适用于像对温庭筠、周邦彦、姜夔、关文英、王沂孙等人之词的评说,而王氏之评词方式则适用于像对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诸人之词的评说。这两种说词方式,都是欣赏词之要眇深微之特质的有得之言。而此外却还有一类词,则是既不需要据词汇为比附,也不需要用联想来发挥,而本身就具有一种要眇深微之美者。此就婉约一派之作者言之,则如冯延巳之《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一首可作为例证;而就豪放一派之作者言之,则如苏轼之《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一首也可作为例证。

第四个重点则是我在讲说中也曾结合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如语言学中语序轴与联想轴之二轴说,诠释学中的诠释的循环之说,符号学中的语码之说与显微结构之说,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之创造性背离之说与文本中所蕴含的可能潜力之说等。我这样做的缘故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大多重直感而缺少理论的逻辑,因此我在讲述时遂往往借用一些西方理论,希望借此可以帮助我对传统批评之精义,作出更好的论说和分析;其次则是因为在现在的开放政策下,青年们中间已经涌现了一股向西方追求新知的热潮,而古典文学的研讨和教学似乎也已陷入了一种不求新不足以自存的地步,我在讲述中偶或引用一些西方理论,就正是想要以世界文化历史之大坐标为背景。对我国古典文学之意义与价值做一点反思性之衡量的尝试。

第五个重点则是贯穿于此一册讲稿之中的一个整体性的特色,那就是我在讲授诸家之作品时,所冀望能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发的力量、本来我对诗歌的评赏,一向就主张应该以其所传达出来的感发生命之有无、多少、大小、厚薄为衡量其高下之标准。我以为只有从发挥作品的感发力量入手,才能使广大的读者们经由感发而进入精深微婉的词境中来。

如果读者们能掌握以上所提出的五项重要纲领,则在阅读时自不难在庞杂烦冗的讲述中为之归纳出一个相当清晰的条理,而获致一种整体性的理解。

(摘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自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注重词作意境与风格的差别,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的因素去讲述词人。
B.既注重词作特色又兼顾词人间关系的讲述方式,利于读者把握词的演进与发展。
C.据词汇作比附猜测,由词之感发作联想发挥,在理解词作深微之美时要有机结合。
D.讲者评赏诗歌只有从发挥作品的感发力量入手。才能引读者进入精深微婉的词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清晰,五项纲领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共同为读者整体性理解词作提供了路径。
B.文章以冯延巳对晏殊及欧阳修的影响为例,论证词作间存在相似而实不同的微妙之别。
C.文章列举二轴说、循环说等例,表明作者在尝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相结合。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对比了张惠言、王国维的评词在方式、适用对象和境界上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若将李煜生平经历与诗词内容结合,将其亡国前后词作进行纵向比较,都不失为精微把握李煜词作意境和风格的好方法。
B.基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大多数缺少理论逻辑这一现状,作者在诗词讲述中借西方理论对古典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作反思性衡量。
C.无论豪放一派,还是婉约一派,作者认为都应把词作所传达出来的感发生命之有无、多少、大小、厚薄作为衡量其高下的标准。
D.苏轼虽经苦难仍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他超旷的人生态度引发了无数读者对自我人生的感悟,这就属于“感发”的力量。
2023-07-27更新 | 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00年,荷兰科学家克鲁岑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明确指出地球已经结束了长达11700多年的全新世,进入了人类世人类世意味着人类已经成了地质运动的主要力量,并开始成为影响地球生态、决定自身生存的核心因素。克鲁岑倾向于把发明蒸汽机的1784年视为人类世的滥觞。另一种倾向则认为,应当把以原子弹爆炸和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为特征的20世纪中期作为人类世的起点。

人类世的背景下,科幻艺术作品的现代化叙事发生了转变,人类对现今世界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充满忧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扭转了科学缔造乌托邦的未来憧憬,科幻作品需要体现反科学性,即对科学神话的质询,对现代性、现代计划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科幻作品原本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式也开始指向当下。其实,科幻创作中的灾难叙事一直都在关照当下人类焦虑。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强调被科学技术引导的未来遍布危机,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怪人形象屡屡出现在科幻电影创作中,昭示着疯狂的科学行为会带来毁灭世界的末日危机

我国的科幻电影不乏有价值的精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两部科幻电影已经开始探讨科技背景下的人性危机。1987 年的《错位》思考了人工智能为生活带来便捷之余所带来的反噬效果,揭露了改革开放头十年中,社会体制与思想观念的颠覆性改变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1988年的《合成人》反映了在脑科学高度发达的医学背景下,两个不相干的人可以通过换脑来延续生命,但是合成人的身份认同和生命伦理问题却令人深思。

科幻电影的核心价值最终是在科技不断进步背景下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索。詹姆斯·卡梅隆说:科幻绝不仅是怪物和火箭飞船,科幻总是直指人心。笔者认为,在人类世理论背景下,我们一方面需要科幻现实主义反科学主题的科幻作品来聚焦现世和末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问题,质询科学神话、警示人类,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来思考地球和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建构一种彰显科学精神人性乌托邦的作品,来引领人类去完成末日救赎

我们必须反思中国科技史乃至社会史的发展,将中华科技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整体框架下去进行考察。知名学者吴国盛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科学、真理和创造的支持。整个近代史和现代化转型中,我们所强调的科学,很少单纯地是为了追求真理、展现个人创造力、好奇宇宙的奥秘,更多的是从一种功利角度来看待科学。中华民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育起我们的科学文化,唤起民众对真理的热爱,对宇宙奥秘的好奇。

科幻作家陈楸帆说:我们需要通过幻想去挣脱现实的枷锁,去找到属于每一个人的崭新道路,去探索在未来技术革命下人性的尺度,去讲述一个个属于数字时代的人类共同体神话。唯有如此,作为一个整体的我们才得以保持好奇、继续成长,而不是垂垂老去。《星际穿越》在太空为人类找到了适宜的居住地,《流浪地球》也演绎了全人类团结的英雄主义壮举。这些影片都力图向观众证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高贵的情感与智慧理应导向更美好、更有希望的未来。

(摘编自李彬《想象力、科学性与人文关怀——对国产科幻电影创作的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兰科学家克鲁岑倾向于把发明蒸汽机的1784年作为“人类世”’的起点。
B.科幻电影《合成人》反映了人类换脑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和生命伦理问题。
C.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科幻电影关注人类终极命运,才能体现其核心价值。
D.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科幻作品应该努力展示联想力、科学性与人文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介绍科幻电影叙事发生转变的背景,接着提出了科幻电影要体现反科学性的观点。
B.文章采用例证法,选取《错位》和《合成人》来论述我国科幻电影不乏有价值的精品。
C.最后一段先用引用论证,再用举例论证,探讨了国产科幻电影在创作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D.文章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阐述了国产科幻电影创作要处理好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以原子弹爆炸和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为特征的20世纪中期作为“人类世”的起点更合理。
B.科幻电影只有处理好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才能成为一种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艺术形式。
C.欣赏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不仅像参加一场科学的飨宴,而且像参加一次探寻人类命运的活动。
D.科幻电影应渗透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层思索,并张扬人性力量,引领人类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
2022-06-0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