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6 题号:20448936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孤雁儿

李清照

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这是一首悼亡之作,约写于建炎三年赵明诚逝世后。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B.李清照以一“惊”字,写笛声催开梅花,梅花因听到了笛声而醒悟到春天已经到来,惊讶地绽放了自己的花朵,形象生动。
C.苏轼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以抒写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和思念,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D.李清照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着力描写了丈夫去世后自己清冷孤寂的生活和凄凉悲绝的心情,营造出孤寂凄婉的意境。
2.两首词在线索安排上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苏 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注:啼鴂(jué):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红处处闻啼鴂”一句视听结合,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暮春之景。
B.因界域分隔,于家乡不能自由往来;加上音信难通,让作者黯然神伤。
C.深夜从思家的梦中醒来,伤心欲绝。只听得传来角声,望见月落。
D.“梅花”指《梅花落》,这里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2.赏析“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三句的表达效果。
2019-07-04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暴雨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释: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②《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作,苏轼时官杭州通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就打破律诗寻常开合之法,先声夺人,直接将大暴雨的声势突兀展现出来。
B.颔联描绘眼前实景,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用“吹海立”描写风势强劲,吹起海潮翻卷。
C.尾联用典,欲以磅礴的雨景,唤醒沉醉的李白,唤醒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
D.诗人在这首诗中用词瑰丽、想象奇特、韵律悦耳,充分显示出诗人豪迈奔放的特色。
2.颈联两句具体描写暴雨,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佳妙之处。
2021-06-04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开放,诗人赋予了红梅不与众花争春的高贵品性。
B.诗人托物言志,以红梅自况,“自恐”句并非真的担心,而是在含蓄地表达不愿趋时的思想感情。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天性高洁,但难掩其错过春天百花争艳盛景的落寞与无奈。
D.“绿叶”和“青枝”被前辈诗人石曼卿作为品评红梅的标准,诗人认为这些不能体现红梅的品格。
2.诗人赞赏红梅怎样的品格?请作分析。
2022-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