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姚思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2045917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书成,表奏之,诏付秘阁。子云性沈静,不乐仕进。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大通元年,除黄门郎,俄迁轻车将军,兼司徒左长史。二年,入为吏部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沈约撰,至是承用。子云始建言宜改。启曰:臣比兼职斋官,见伶人所歌,犹用未革牲前曲。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云撰定。敕曰: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而沈约所撰,亦多舛谬。子云答敕曰:理应正采《五经》,圣人成教。惟用《五经》为本,其次《尔雅》《周易》《尚书》《大戴礼》,即是经诰之流,愚意亦取兼用。谨一二采缀,各随事显义,以明制作之美。覃思累日,今始克就,谨以上呈。敕并施用。子云善草隶书,为世楷法。答敕云: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语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太清元年,复为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二年,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宫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年六十三。(注释:牲牷,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

(节选自《梁书·卷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B.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C.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D.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
B.“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户籍、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
C.“郊庙”是指古代天子祭祀天地与祖先,也指帝王祭祀天地的郊宫和祭祀祖先的宗庙,也借指国家政权。
D.“草隶”又称隶草,是隶书的草写体。隶书起源于秦朝,兴盛于汉朝,是汉朝的官方字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云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十二岁时写一篇奏章,便显出文采;二十六岁时完成《晋史》,皇帝下旨将其收藏于秘阁。
B.子云为官有道,受人爱戴。子云虽性格沉稳娴静,不愿进身为官,但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善于处事。
C.子云积极进言,勇于革新。他在兼任祭祀官时,建议朝廷应改变祭祀时用的旧乐曲,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其修改。
D.子云钻研书法,成绩斐然。子云擅长草隶和楷书,对隶书章法颇有研究,通晓隶书规律,书法得到了梁高祖的推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
(2)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
5.子云对晋朝做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讨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高祖受禅,毅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颍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B.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C.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D.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节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就会收回。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是指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受禅,也叫禅让制,是指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D.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在南北朝前期,主人视部曲为贱日,但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毅出身显贵,英武善战。他家世代为将门,他习武擅射,侯景之乱时,随叔父平叛,叔父战死后,他率宗族子弟赴江陵立下功劳。
B.樊毅战功赫赫,多次升迁。凭借功劳,他的官职升迁极为频繁,由威戎将军一直升到护国将军,而爵位也依次由伯升到侯再升到公。
C.樊毅历尽劫难,身经百战。生逢乱世,他南征北战,历尽磨难。太建年间,他战无不胜,攻克广陵楚子城,又先后击退北齐、北周军队。
D.樊毅通晓军事,长于谋略。隋朝军队进逼之时,他分析当时形势,极力主张重兵镇守京日、采石,水陆共同防卫,众将赞同他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2)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
2018-01-03更新 | 1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B.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C.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D.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作,“著作郎”的省称,其主要职责是编纂国史,也负责撰写碑志、祝文、祭文等事宜。
B.凶问,指死讯、噩耗。“凶”,指不幸,与“夙遭闵凶”中的“凶”意思相同。
C.服阕,指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D.赗赙,也作“赙赗”,文中指两宫送给姚察家人用来办理丧事的财物车马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察勤奋刻苦,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很早就能写文章,十三岁就在宜猷堂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
B.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后,减轻赋税徭役,鼓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C.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一起撰史书,后有徐陵引荐他任史佐;元帝下诏书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
D.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清廉俭朴。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
(2)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2020-10-27更新 | 9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孝克,少有口辩,能谈玄理。既长,遍通 “五经”,博览史籍,亦善属文,而文不逮义。梁太清初,起家为太学博士。性至孝,遭父忧,殆不胜丧,事所生母陈氏,尽就养之道。梁末,侯景寇乱,京邑大饥,饿死者十八九。孝克养母,饘粥不能给。孝克剃发为沙门,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给焉。后东游,居于钱塘之佳义里,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每日二时讲,旦讲佛经,晚讲 《礼》《传》,道俗受业者数百人。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太建四年征为秘书丞不就乃蔬食长斋昼夜讲诵《法华经》高定甚嘉其操行六年,除国子博士,迁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孝克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高宗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当时莫识其意,后更寻访,方知还以遗母。斌以实启,高宗嗟叹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时论美之。至德中,皇太子入学释奠,百司陪列,孝克发《孝经》题,后主诏皇太子北面致敬。祯明元年,入为都官尚书。孝克性清素而好施惠,故不免饥寒,后主敕以石头津税给之,孝克悉用设斋写经,随得随尽。二年,为散骑常侍,侍东宫。陈亡,随例入关。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母亡之后,孝克逐常啖麦,有遣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之焉。开皇十年,长安疾疫,隋文帝闻其名行,寻授国子博士。后侍东宫讲《礼》《传》。十九年,以疾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陈书·徐孝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太建四年/征为秘书丞/不就/乃蔬食长斋/昼夜讲诵《法华经》/高宗甚嘉其操行/
B.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太建四年征/为秘书丞/不就/乃蔬食长斋/昼夜讲诵《法华经》/高宗甚/嘉其操行/
C.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太建四年征/为秘书丞/不就/乃蔬食/长斋昼夜/讲诵《法华经》/高宗甚嘉其操行/
D.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太建四年/征为秘书丞/不就/乃蔬食/长斋昼夜/讲诵《法华经》/高宗甚/嘉其操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典籍,为历代儒家学子核心研习书经。
B.“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博士”是太学里学识最渊博、学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
C.“释莫”是我国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属于古代祭祀“三礼”中的君师礼。
D.“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一般为国家储君也就是太子的居所,常借指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孝克博览群书,精通儒释典籍。他年少时就有辩才,长大后遍读“五经”,广泛阅读史书,擅长写文章;精通《三论》,能讲佛经和《礼》《传》。
B.徐孝克为人至孝,乞食以养母亲。他遭逢父亲去世,哀痛极切;赡养母亲极尽孝心,在京城大饥荒时,曾剃发为僧,兼带乞讨来供养母亲。
C.徐孝克德才兼备,深得皇帝认可。高宗对他的孝心深为感叹,隋文帝听说过他的名声德行,这两位皇帝都曾让他任国子监博士,侍讲东宫。
D.徐孝克清廉好施,一生历经三朝。他生性清廉朴素,乐善好施,把赏赐的税收用于设斋写经;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都曾在朝中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时论美之。
(2)孝克遂常啖麦,有遗梗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之焉。
2021-05-29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