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20541096

完成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题目:

1.《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与此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下列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考点:内容、感情、手法)(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悄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3.《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知识点】 李白(701-762)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注]①临江王节士歌,乐府古题。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在洞庭时。节士:有节操之士。②吴云:指南方的天空。③倚天剑:极言剑之长。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④长鲸:指巨寇。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景,秋日洞庭白浪连天,叶落稀疏,北方的鸿雁开始飞入吴地。
B.吴云寒冻,鸿燕哀鸣苦号、诗中鸿雁就是诗人,借之写出诗人内心的苦楚。
C.“风号”句描绘出一幅节士因悲秋而无限感伤,泪流如雨下的凄冷景色图。
D.本诗善用典故,借景、借典故抒情与直抒胸臆有机结合,情感真切而热烈。
2.有人评论本诗围绕“节士悲秋”而层层深入抒发报国之情,结合对本诗层次的分析,谈谈你的理解。
2023-04-17更新 | 1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上赠窦长史

李白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

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

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

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注]①李白晚年被流放夜郎,遇赦归至安庆长风沙,窦长史盛情迎接,同游江上。李白写此诗相赠。②季布先为项羽部将,多次困辱高祖,项羽败,季布匿于朱家(鲁人)处,朱家冒着风险收留款待。③伍胥,伍子胥。章华,楚章华台名。④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使用季布和伍胥的典故,讲述二人当年遭遇,诗人以古人自比来寄情。
B.三、四句中,“万里”与“三年”时空对举,不言情感而情在其中,表达含蓄。
C.“贵公子”这里指窦长史,诗人对他坐楼船挂锦帆的悠闲生活表达出羡慕之情。
D.此诗虽有奇异的想象,但与《将进酒》相比,诗人的自信、狂放精神明显减弱。
2.这首诗叙事、抒情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分析。
2024-02-20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①丹阙:朱红色的宫殿。②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③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停杯凝思,仰望万里苍穹,提出疑问:青天上的明月高悬,究竟起于何时呢?
B.五、六句描绘月色。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雾散尽,清光焕发,美得光彩照人。
C.九、十句化用神话传说,写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而嫦娥有白兔陪伴不再孤单。
D.最后两句再次写到酒,诗人只希望在对酒当歌时,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让他尽情享受。
2.本诗中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蕴含的哲思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3-11-23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