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058003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前出塞(其九)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注】①狄与戎:古代少数民族。北方曰狄,西方曰戎。②固穷:安守贫穷。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一个老兵口吻述说自己经历:从军十年,却无寸功,不免感到惭愧。
B.三四句变换角度,批评一般将士看重名利,争功贪赏,自己羞于与他们为伍。
C.五六句揭示当前时局:中原地区尚且战火未息,何况西北边境还有异族侵扰。
D.全诗以第一人称自陈心曲,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读后令人感到真实、亲切。
2.本诗的最后两句与《登高》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12-31更新 | 2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寄岑参(节选)①

杜甫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注]①天宝十三年秋,长安“霖雨积六十余日”,关中大饥,农田淹没,“稼穑不可救”,诗正作于此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九日”指重阳节,诗歌中的“东篱菊”“醇酎”“黄金花”等意象紧扣时令特点,但是又因霖雨积日而无法花满衣袖,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失望。
B.“出门复入门”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急切又无奈的心理;“思君令人瘦”句与“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似,以形貌肖像的变化表现诗人思念情深。
C.“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这两句写出诗人独坐家中心绪纷乱,饭食颠倒的生活状况;“寸步曲江头”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距离之短,却无法到曲江相见友人。
D.“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诗人由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推己及人,表达了对百姓苍生的同情和感叹,体现了杜甫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情怀。
2.诗歌中“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句围绕“雨”写景抒情,相当巧妙,请简要分析
2020-05-13更新 | 8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首联用“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形、有动有静、有景有情的塞外秋晓行旅图。
B.杜诗所写之马曾经毛骨出众,即使现在又老又病,也驯良有素,还依旧为诗人尽心尽力,这不能不让诗人替它伤心。
C.岑诗和杜诗情感丰富而含蓄,岑诗的“怀”,杜诗的“沉吟”,都书写了诗人对统治者愤懑不满的情绪。
D.岑诗长于描写边塞富有特色的景物,善于寓情于景,杜诗长于选取典型意义的事物,语言凝练,风格沉郁。
2.这两首诗中,“马”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3-06-0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