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2066778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则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取材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灵活。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取材于《乡土中国·家族》)

1.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由中西方“家”的范围的不同,引出关于“家”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范围模糊的问题。
B.第三段用比喻的方式分析该问题,提出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像是把石头丢在水面而形成同心圆波纹的观点。
C.第四五段从亲属关系角度对“同心圆波纹观点”进行阐述,继而从地缘关系的角度通过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D.文章从亲属关系论证差序格局的特点一是“富于伸缩”,从地缘关系论证差序格局的特点二是“己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可以随着家庭事业的扩张而扩大。
B.“生活堡垒”一词用来形容夫妻之间感情凝合的力量。
C.乡土社会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是纵向的。
D.乡土社会的家追求效率和讲究纪律,不讲究个人情感。
3.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和西洋的家庭有哪些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费孝通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今数字化和老龄化并进的时代,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在使用网络媒介和获取数字信息的方面能力欠缺,削弱了老年受众参与社会的能力,凸显出老年群体与新媒体环境之间产生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和数字代沟同时存在。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媒介的迭代更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是数字化时代最为活跃的群体,在信息获取和技术应用上占据优势;而老年群体由于自身障碍,接受和掌握新事物的能力弱化,在互联网使用和信息获取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年轻一代与老年一代之间便出现了以数字化为基点的数字代沟

数字反哺具体表现为青年一代对年长一代在新媒体技能、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反哺现象。在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子代的反哺催生亲代接受新知识和技术的主动性,使数字反哺成为缓和家庭隔阂与冲突的有力工具,为数字代沟的消融创造机遇,推动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摘编自陈晓林《数字反哺价值意蕴、互动机理和实践探究》)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

面对快速的数字化进程和激变的数字社会,应重点探索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适老性发展方案,要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社会化体系,防止老年人数字边缘化趋向。

第一,政策层面明确尊重老年人主体性的数字发展战略导向。依托社区图书馆、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护理机构和信息机构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诸如手机课堂等智慧助老培训项目;设立老年人数字化学习体验基地或利用结对帮扶模式,加强对老年人的数字化教育服务;在数字技术与产品供给方面给予老年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第二,社会层面营造老年友好型数字生态环境,优化老年人在数字社会的参与空间。鼓励企业在智能产品开发中增加老年模式”“长辈模式,改善老年人数字社会生活参与过程的体验感;引导科技企业在研发推广数字应用产品过程中坚持数字底线思维,确保老年人在数字社会参与中的安全感;着力提升数字化进程中老年人个人社交及资源获得感,增强老年用户在数字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娱乐放松、人际交往及个人资源获取,丰富微观层面的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

第三,价值层面营造家庭支持的社会氛围,发挥代际反哺与长幼共融效应,防止老年人数字边缘化趋向。针对数字素养较弱的老年人,年轻一代应该鼓励他们积极拥抱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加强对其在个人社交、生活娱乐等数字领域的指导,满足其在数字社会的基本需求。

(摘编自罗强强《银发族的数字化生存:数字素养对老年人数字获得感的影响机制》)

材料三:

乡村青年为了实现家庭与自身的最优发展,对家庭中的老年人开展数字反哺。

对于低龄老年人可以在反哺过程中逐步加深学习的深度,进行普适性技能传授;对于高龄老年人则需主动开展风险较低、娱乐功能为主的反哺。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群体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且更加依赖家庭中的数字反哺,青年在反哺中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家庭支持,向其传授较为基础的数字技能,以满足其生活、娱乐需求;对于在教育和经济状况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老年群体,他们学习能力较强且能获取较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其深入探索数字技术的其他功能,掌握更多数字技能,帮助他们高效、顺利融入数字社会,追赶时代潮流,满足其发展性需求。同时,对农村老年人的数字反哺也需要遵循村庄的现实情况与家庭发展目标,构建既符合客观现实又符合老年人自身需求且最有利于家庭发展的数字反哺机制。

家庭策略理论强调社会变迁过程中家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因此在家庭策略驱动下,农村家庭内部青年对老年人的数字反哺方式与形态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需要家庭成员内部依据社会发展状况随时能动地进行调整,适应社会发展变迁规律并推动家庭向上流动。

(摘编自伍麒《乡村数字反哺的代际合作与行为选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在新媒体技能知识、内容知识,还是新媒体应用知识方面,新媒体知识反哺的家庭远多于新媒体知识哺育的家庭。
B.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影响数字反哺的效果,后者程度更深。接入反哺、技能反哺、素养反哺构成数字反哺三大维度。
C.数字反哺包括祖代接受亲代、子代反哺及亲代接受子代反哺,在中国三代同堂式家庭结构中,一般祖代更需要反哺。
D.大力提升数字化进程中老年人个人社交及资源获得感,如大力推进老年版微信、QQ、同城旅游类社交App的推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反哺在建立新型家庭关系、缓解代际冲突、缓解“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B.由于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城乡之间的老年群体存在差异,因此在农村开展数字反哺的难度要高于城市。
C.在家庭策略驱动下,农村家庭内部青年对老年人的数字反哺方式与形态是机动的,如隔代反哺、节假日反哺。
D.社会层面营造老年友好型数字生态环境,离不开有良心、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设计产品与增加产品功能,优化老年人的数字体验感。
3.振华中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0活动,要求广大教师线上学习并上传作业,即将退休的王老师在校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小王和上大学的女儿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学习并上传了作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一现象。
2023-06-18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研究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难发现,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统分析普遍认为,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开始从不同方面考虑在较长时期内碳排放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导机制。。

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效应,主要是在控制了碳排放水平和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路径会随之发生变化,挖掘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向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由此,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建立两种不同的路径机制。

机制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也就是说,通过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到单位产值碳排放更低的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碳减排的双重目标。

机制二:通过产业内部技术升级带动生产效率提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在这一作用机制下,资源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实现在既定资源配置条件下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和内涵式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碳排放约束条件加入主流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即将产业、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和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的效率性调整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而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模拟分析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最优理论增长路径的演化特征。其中,机制一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资本、劳动项,体现碳约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机制二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全要素生产率项,体现通过碳约束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效率提高。

虽然碳排放约束的作用机制一和作用机制二均对稳态下产出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机制一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有终点的,而机制二中的技术进步却是无止境的。因此,碳排放约束的第一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小,而碳排放约束的第二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力将会越来越大,充分发挥机制二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将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系统稳态下产出水平达到更高的稳态值。

(摘编自靳祥锋、任栋《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分析普遍认为,碳排放约束将给潜在的经济增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B.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定位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大单位碳排放两个方面。
C.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D.两个机制分别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但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两个机制,重点强调了机制一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B.文章开篇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引出有关碳排放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C.文章重点剖析了碳排放约束的影响途径以及如何借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D.对于碳排放约束的影响,文章首先阐释概念,再分层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就有希望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
B.如果在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就有希望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目标。
C.技术进步无止境特点使碳排放约束的效力越来越大,直至达到碳排放为零。
D.基于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经济领域须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8-03-04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陈胜前

①何为文化基因?其概念比较模糊。它是文化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与其他群体间不可完全通约的东西。尼古拉斯·韦德《天生的烦恼:基因、种族与人类历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当下的存在是过去所有时间在内不断进化的产物,其进化单位可以是人类整体,也可以是稳定的社会群体。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基因会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当下的存在。

②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史前时代温带区域,具有农业起源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中国则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农业是靠天吃饭,在农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能有好的收成。跟狩猎相比,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民族志中可知,农民往往瞧不上狩猎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狩猎者是真正靠天吃饭的群体,他们不会种植,很少储备,日子过得似乎很是自由潇洒,但少有保障。狩猎者之所以不愿意从事农业,多因为农业太辛苦,工作单调、繁重,需要长时间等待才有收获。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是写在基因里的,这一点也是世界对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印象,这背后无疑有千百年来吃苦耐劳生活历练的影响。

③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完成了这一过程。相比而言,欧洲错过了融合的最好时机。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局面远多于分裂,这其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无疑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都为文化包容所化解。当代世界上许多地方还在为宗教矛盾相对立,中国早在上千年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包容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这个分化对立严重的世界上显得非常珍贵,设若这个世界多一些包容,何至于有那么多的冲突,那么多的流血。

④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先整体而后局部,比如中国人对“战略”一词的定义,就认为它是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而西方对“战略”的定义就是如何去战胜对手的、非战术的策略。整体性思维赋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较好的宏观把握能力,而在微观、中观上较为忽视。考察西方当代社会科学,就会发现他们在中层的理论方法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们学习。整体性思维的根源就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生活史,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它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与动植物的习性一致,与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体性是生存的保证。相比而言,西方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谷物农业与畜牧经济存在固有的矛盾,还需要通过远距离贸易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对抗与外求。

⑤上万年的农业生活,强烈的家乡、宗族观念形成一个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不合群的人是难以把基因传递下去的。也正因为合群,中国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会性的存在,因为有社群存在,种族文化彼此区别,各有共性,各自发展。不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个人经济能力与地位的提高,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合群性弱了许多。

⑥罗素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有一种旁观者的清明,他注意到一个我们几乎忘记了的中国特性,那就是雅致!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国人的生活已经为近万年农业社会的历史所积淀的文化意义所渗透。中国人可以欣赏素墙上梅花的阴影;可以在阴翳中沉醉于若有若无的画像;写诗追求典雅、精致、含蓄、传神;书法若是没有上溯古代碑刻名帖,笔墨之间看不出联系来,纵然工整也不会有人欣赏。这也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玉石的爱好上,玉的美就是含蓄的,含蓄也成了中国审美的特征。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绵延不绝,我想不可能有积淀深厚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如此悠长的回味。因为经历多了,中国文化不屑于那种没有余地、赤裸裸的表述。

⑦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时代的追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过去数千年中,大部分时候这些文化基因是有利的,近现代则饱受诟病。正当我们即将要将其抛弃的时候,它似乎完成了调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找到了契合点。

(选自《读书》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横线的词“通约”在文中的含义是(     
A.找出共同点B.不相同C.变化D.模糊
2.下列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地处温带是史前中国农业起源的必要条件。
B.欧洲人由于不包容而错失融合的最好时机。
C.因年轻一代的成长,传统族群将逐渐解体。
D.部分史前的文化基因将融入时代不断延续。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比于农民,狩猎者的基因里没有写入吃苦耐劳。
B.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中国人,就不会有冲突和流血。
C.罗素是发现被中国人自己遗忘的诗性文化的第一人。
D.先祖们很早就选择了崇玉,玉也蕴含了中国的文化。
2022-12-06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