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政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3 题号:207578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是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历程。但是,这一伟大壮举,一开始并没有被称为“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撤出位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中央计划是转移至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并未预料到要万里转战到西北。因此,在中共中央等机关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将这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称为“突围”“长途行军”“反攻”“西征”等,并没有称为“长征”。

1935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在贵州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长征”一词的文献。

9月,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会议上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中有中央红军“突围后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提法,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表述。

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长征的重大意义作了详细阐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此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在讲话和文章中,又多次提及“党中央和红军主力”的“长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所提及的“长征”,此时指的都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到陕北的战略转移。随着时间推移,党内对长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对哪些红军队伍参加长征的认识上,逐渐由专指中央红军的长征扩展到包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内的长征。

(摘编自李东方《对党的文献中“长征”概念演变情况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从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到突破腊子口……纵观长征中的系列战斗历程,无不体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战斗、敢打敢冲、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忘我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之前,指战员纷纷请战,掀起了“争当突击手,飞夺泸定桥”的请战热潮。杨成武将军回忆当年的场景:“二连连长廖大珠刷地站了起来,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了渡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三连连长王友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霍地站了起来……”正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前赴后继。

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执行共产国际的一切决定。这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导致党内部分领导人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教条化,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带来挫折。由于电台损坏,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在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后的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并对领导层的人事做了调整,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在这种艰险的境地下,只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才能保证长征的胜利。长征之初,红军各路部队自觉以大局为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兄弟部队。在明知留下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陈毅、瞿秋白、何叔衡、陈潭秋等人坚决服从命令,留在苏区根据地坚持斗争。在长征期间,党和军队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都胸怀全局,淡泊名利,甚至主动让贤,以革命大局为重,紧密团结全党全军。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救国救民”旗帜唤醒劳苦大众。长征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支持和拥护。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入冕宁县境,在彝海边,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按照彝族传统习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继续北上、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炳林《长征精神的内涵》、王相坤《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4%的人超过40岁。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的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几次落泪,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1934年长征初期,中共中央没有制定转战西北的计划,只是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B.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长征”一词在中央红军长征4个月左右时才被第一次使用在党和军队的相关文件中。
C.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长征虽然艰难,但是锻炼了革命队伍,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开始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军队并未全部撤走,仍然有一批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些人面临的斗争局面是极其恶劣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工农红军是受形势所迫才进行战略转移的,当时王明等错误指挥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
B.中央红军的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途中先后发生了四渡赤水河、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
C.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一连首先立了战功,二连、三连不甘示弱,纷纷主动请缨,反映了当时红军高昂的战斗热情。
D.长征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超过半数的人不到25岁,如洪超、陈树湘,这些年轻人胸怀理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3.下列选项中,对“长征”的表述单指中央红军长征的一项是(     
A.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B.1935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等红军将领,提出“表现积极的分子……均应广泛地吸收入党,尤其是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经过长征斗争的指战员,应更宽广地吸收入党”。
C.杨尚昆1936年8月在《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指出“三个方面军,为了要北上抗日,都进行了万里长征,由东而西,由南而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D.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长征的历史作了如下叙述:“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
4.我们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5.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
【知识点】 政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 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材料二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

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读之令人生厌的党八股文章,对其文字冗长、内容空洞的文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B.“下决心不要群众看”“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党八股文风的严重危害。
C.“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D.“我们应该研究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作者提出这主张的现实原因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打仗很多,工作繁忙。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多处运用设问和反问,引起人们对文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把相关论述步步推向深入,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
B.文章将斯大林发表的一篇演说和《解放日报》上的社论进行比较,意在肯定《解放日报》社论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C.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多处运用人民群众口头流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歇后语、俗语等,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文章举《资本论》的例子,意在说明写文章要看实际情形,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而不是都以短为好,这样使论证更加严密。
3.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文艺工作者只要熟悉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做好了解人、熟悉人这一工作,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B.材料二指出人民生活存在着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源泉。
C.材料三首先论述了语言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语言是表现思想、创造形象的最基本的工具。
D.材料三运用类比论证,把文学上的语言运用和画家的颜色调配进行类比,意在论证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针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材料二、三提出了哪些主张?请简要概述。
2022-01-28更新 | 4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共同体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理念也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谐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天下为公”“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政治信仰与整体和谐精神,主张民胞物与、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外交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成绩斐然。本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中国同世界上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基本形成。曾经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犹如一只黑天鹅从天而降,冲击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缘政治、经济复苏、全球通胀、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凸显,大国竞争加剧,博弈对抗上升,相互信任受到侵蚀。在层出不穷的全球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变局中发挥稳定性建设性作用。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还面临一些重大挑战:

首先,中国将强未强,综合国力相对有限,国际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中国GDP总量为17.7万亿美元,美国为23.0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接近美国的77%。不过,两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还差距很大。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以及软实力都还有待大幅提升,尚未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其次,国际霸权主义思维及行径继续大行其道。美欧日在维持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有共同利益,相互联动性越来越强,插手干预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焦虑感上升,霸权思维凸显,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遏制。随着中美实力的日益接近,美国的打压手段会愈加极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或困难,但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发展倡议的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越来越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摘编自袁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材料二: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中国人或者东方人,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一套和西方文明不一样的哲学观。简单地讲,在东方人或者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认为世界是由差异构成的。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讲的是万物和事物之间是有差异的,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古人同样认为万物也是相关的、普遍联系的,所以在东方的哲学、东方的文化里面,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有差异和不同的,但是差异和不同之间可以通过沟通、对话、合作来实现共赢、共生、共存。

如果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这个世界是由01构成的,那么,01之间是对立冲突的呢,还是对立统一的?东方文化(东方哲学)认为,0和1是可以统一的,可以共生、共存的。所以,如果我们说,和合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有什么相关的话,我个人觉得,和合共生理念里有一个重要的原理,这个原理和我们追求、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理是相通的,即它把这个世界看作是由差异和不同构成的,是由0和1构成的。0和1是不同的,但是01之间通过对话、通过沟通、通过联系可以共存、共生。

这个原理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或文化对这个世界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这个不同影响了我们对这个社会乃至国际政治的很多看法和实践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看到这个世界也是由不同和差异构成的,所以各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不同和差异,这应该是底线。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不同和差异之间通过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来往,直至相互对话,来实现共存、实现共生。

和合共生能够给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未来世界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和合共生理念看到,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差异和不同,它强调的第一原则,是必须尊重差异和不同,在尊重差异和不同的前提下,各国各方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民族通过沟通、通过对话、通过合作来实现共生,共同发展。这里就与和合共生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有关,对我们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一个学理上的支持。我们所看到的西方世界提供的那些秩序观是一分为二、对立冲突的,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或者说世界秩序观,同前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不仅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样的,而且认为多样之间可以通过沟通、对话来实现共生。我们讲前一种世界观是要把天下变得完全一致,用一种标准、一把尺来衡量这个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不是讲天下的一致,而是讲一个多元的共生。

(摘编自《苏长和:“和合共生”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内在价值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还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B.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重大挑战,中国展现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坚实步伐并取得不俗成就。
C.东西方文明在如何认识世界方面有着不同的哲学观,西方文明否认万物存在差异性,想要把天下变得完全一致。
D.尊重差异和不同是和合共生理念的第一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各方通过沟通、对话、合作等来实现共存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B.曾经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彰显出全球治理的难度,也使得地缘政治、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凸显。
C.和合共生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如何看待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社会和社会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D.西方世界提供的秩序观是一分为二、对立冲突的,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秩序观认为世界是多元共生的。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和合共生”这一理念的一项是(     
A.《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B.《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C.费孝通:“各类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4.中国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面临了哪些重大挑战?当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5.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理念与我们当今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有何内在价值逻辑?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3-04-11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5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今日更新 | 4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