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207600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像有效的经验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在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檀弓上》)

(大体意思:病危的曾子认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使用大夫才能享用的席子,不顾弟子的劝阻执意更换。他回到自己的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社会,虽然“无法”,但是不代表没有规则,并不影响社会运行的秩序。可见在乡土中国中礼治优于法治。
B.“礼治”并非文明的代名词。“礼”其实很野蛮,其与“法”的不同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前者来自传统,后者来自国家权力。
C.“礼”的形成与发挥作用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特点有关,它从传统社会经验与教化中养成了人主动而非自动的敬畏与服从。
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如果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礼有自己的形成过程:从经验到传统,从传统到仪式。
B.乡土社会满足了礼治实施的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C.传统是社会积累的为了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的经验方法。
D.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要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中国谚语)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曾子易箦”这个故事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费孝通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再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而且,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极大发展,但乡村文化发展依然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出了问题,即实行城市文化向乡村文化单向输入,乡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建设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乡村文化政策由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乡村文化建设的逐渐转变。如今,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制度化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如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等。

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从其政策特征来看,文化下乡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城乡二元性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下乡的“文化”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二者是同质构成的。反过来看,这隐含着乡村缺乏文化或者乡村文化是边缘性文化,需要扶持和帮助。在这种政策立意中,作为主流文化载体的城市具有乡村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城市文化散发出先进、文明的气息,代表着主流的、主导性的文化。唯其如此,才有必要向乡村输入。

此外,文化下乡政策也体现了单向的外部输入性。文化下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从供给的主体看,这是一种主动的作为,文化下乡活动往往是多部门联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进,各司其职。从被供给的对象看,这意味着被动接受从外而来、从上而下的文化。就发展历程看,受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摘编自鲍磊《文化下乡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语言风格上看,材料一语言平易晓畅,生动活泼;材料二则严谨准确,逻辑严密。
B.如果把乡下人听见汽车喇叭鸣叫而不知所措称为“愚”,那么也可把城里人不辨苞谷和小麦称为“愚”。
C.虽然文字和语言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但在乡土社会中依然有必要推行文字下乡。
D.文化下乡活动是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它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
2.下列选项中,和材料一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A.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而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肯定是失败的教育。
B.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C.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D.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宋人翁森云:“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阅读,实乃人生第一快事。
3.材料一说“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本质”具体指哪些内容?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2024-04-07更新 | 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际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些意见认为,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大概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等等与1949 年前的中国完全不同,从中找不到历史的连续性。这种意见只是皮相之见。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支撑,是看不到中国历史的本质的。创新与改革是始终围绕中国历史进行的,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起源,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经历的时间很长,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国家的组成方式,历朝也不完全相同。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性质、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土地制度与历代不同,这是中国历史的正常发展,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突出的创新性与历史连续性。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极大的创新,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断裂。这种制度创新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之中。我们看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要看是否保持了国家大一统局面,是否保持了中央集权制度,是否保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否保持了意识形态一致性,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看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福祉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中华文明中的民本思想是可贵的,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这一思想有了创新,我们的国家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人民服务表明了党和国家宗旨;我国重视孝文化,古有二十四孝,新中国成立后,并未中断,创新出了新二十四孝;京剧、昆剧、沪剧等,新中国后都有了新发展;考试选拔人才、服饰文化也有继承与发展……这怎能说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

(张海鹏《对国外有关中国历史文化中断的驳议》,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始终以创新精神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B.中华民族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
C.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这与新中国推翻旧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属于创新,不是历史文化的中断。
D.以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等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新发展,“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牢固凝聚,这凝聚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还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等信念。
B.当今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国不会趁人之危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也绝不搞对抗、搞文化霸权、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C.认为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的观点,是皮相之见,在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面前站不住脚。
D.如果我们国家出现了像东汉中央集权制度崩溃的情形、三国时期魏蜀吴群雄纷争的分裂局面,那么,中国历史文化就中断了,就没了连续性。
3.下列选项,与鲁迅《拿来主义》的“拿来”思想最吻合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B.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C.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D.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语文老师要你写一段文字,先借用苏洵《六国论》开头“虚拟论敌”的方式提出论点,然后用材料二中的一个事例采用归谬法来驳斥你提出的论点,最后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文化未中断,有连续性”的结论。
2024-02-17更新 | 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

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

(摘自李健《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

材料二

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阐释,也即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

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

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因此,强调公共阐释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

(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
B.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C.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
D.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点,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阐释。
B.材料一运用道理论证,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
C.材料二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
D.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董仲舒:“诗无达诂,文无达诠。”
B.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C.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5.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
2022-10-05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