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84 题号:208796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

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

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

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盛行,历史学者甚至认为当时疫情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吴又可虽然敏锐地提出戾气病因说,但同样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不可能去研究是何种病菌。他同样是应用系统思维,通过反复观察来辨证论治。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

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三方在抗疫实践中都总结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优异的效果表明,传统思维是中医鲜活的灵魂。

(摘编自郑洪《植根传统思维,注重三因制宜》)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据统计,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中医药可以更好守护人类健康。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是依托。药材好,药才好。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部分临床常用中药采用人工种植。中药材质量是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自2012年成立后,经过十年耕耘,把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8.4%,推动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

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莽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更高视角看,要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高端科技平台,实现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工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三业融合,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精确转化,助力续写中医妙手回春的当代传奇。对于丸散膏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王君平《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抗疫经验中所运用的“三药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均沿用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
B.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肆虐,这场疫情甚至严重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
C.吴又可不可能去研究明末大疫是何种病菌引发,因而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但他应用系统思维独创了有别于张仲景的“达原饮”名方。
D.中药材抽检的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是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历经十年努力的结果,促进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可见“经方”和“处方”不是一个概念,此处的“经方”主要针对张仲景的“经方”而言。
B.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说明中医医师需要借助于西医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才能救治病人。
C.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目前的中医药的科技创新能力比不上这些国外药企。
D.中医特色疗法的“模糊”、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等都是中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字化与智能控制能帮助解决某些突出问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B.《伤寒论》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吴鞠通《温病条辨》
C.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吴谦等《医宗金鉴·活人败毒散集注》
D.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候诊》
4.材料一在论证“中医系统思维”时以张仲景为主线展开,请概括具体表现及其好处。
5.目前,中医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不少年轻人对中医的偏见尤为突出,如果你是一位决定报考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请结合材料内容打消这些年轻人的偏见。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象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便是美在“意”中。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这便是美在“象”中。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B.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C.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D.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创作的提升,文学理论更丰富。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
C.在艺术创作及欣赏活动中,“意象”成为连接起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许多诗句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形象。
B.“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落花凋零,给人以悲凉的感觉。透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可感知到一种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凄凉之感。
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中,急风、高天、哀猿、白沙、飞鸟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
D.融入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围绕“美的意象”阐述了哪些观点。
5.《周易·系辞》有言,“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请依据材料一这一观点,简要赏析《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落木”这一意象。
2022-11-13更新 | 2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的人谋生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命运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多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材料二:

在农村,土地代表活着、代表希望、代表一切。世世代代的农民把土地看作安身立命的根,傍土而生。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耕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似乎他们的生命和土地的生命都联结在了一起。土地肥,庄稼密,则人丁旺,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地位高。因此在农村人心中,土地大于一切。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土地大于一切的热情,对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也就越来越少,文化是其中一个方面。农民的无知具有社会因素。老一代的农民大部分都是文盲,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允许他们有除吃饱之外的欲望,眼中的世界只有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脑子里只想着把荒芫的地变为生存的成本。他们没有空来读书学习,一纸单薄的书带来的精神食粮绝没有收成时的喜悦更能让人感到踏实。中国社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世俗主义甚嚣尘上。物质至上的观念占据了很多人的心灵,对精神性的追求严重缺失。乡土社会像是封闭停滞的世界,前进每一小步都会引来农民们偌大的关注。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和外界接触的方式,且很难改变。他们与土地的共呼吸,他们待人善良淳朴,他们思考问题极易简单粗暴。而这一切也成为所谓劣根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杨沛瑶《(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性分析》,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曾出现过一种与乡土社会不同的社会,这是作者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根本原因。
B.作者指出“土”的基本意义是泥土,土地赋予他们“土”的气质,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
C.从空间的角度说,人和土地的关系是不流动的,这也导致了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孤立和隔膜。
D.乡土社会的农民有些无知,且故步自封,思考问题也易简单粗暴,这是形劣根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块土地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一旦超过饱和点,人口则外澄到其他土地上耕种求生。
B.当耕种活动不向专业分工方向充分发展时,它对形成乡下聚居社区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
C.美国社会存在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与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形态有很大关系。
D.乡土社会的地方性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促使“熟人”社会出现,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形成。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
B.古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C.许慎说:“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象物出形也。”
D.“反向过年”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新年俗。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分析其蕴含了材料的哪些观点?

我去王家,找王家少年的一个本家婶婶了解情况。王家,和梁家隔着一条公路,也是我们下地干活的必经之路,然而,却非常陌生,即使小时候玩耍,也很少跟他们的小孩在一起。我不知道小时候是如何有这种区分的,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与认同。王家婶一听我是来问王家少年的事,非常警惕,显然,王家婶不愿意讲他的事情。我们坐下来拉家常,问王家人的生活状况,慢慢知道,原先曾经二十几户的王家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现在只下十来户,搬走的搬走,绝户的绝户。王家少年的事一出,王家稍微大一点的男丁,都出门打工了,哪怕出去搬砖块,也不愿意待在村里,怕人看不起。

(摘选自梁鸿《中国在梁庄》)

5.请结合材料及现实,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的理解。
2023-04-21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舶来词,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生物多样性,就是形形色色的生命及其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那么,生物多样性出了什么问题,非需要人类保护才能继续维持呢?这是人类长期蔑视自然,破坏自然造成的苦果。纵观人类进化史,人类实现最多,也是最引起人类自豪的是:向自然无限索取。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自然资源,岩石中的重金属,古岩层中的地下水,甚至深海里自由觅食的海洋生物,都变成了人类的食物、药物、器物或杀人武器。有了科学的武装,那些曾经与人类共存的生物,被不断驯化,其生境被岛屿化,有些则永久消失了;即使人类培育了上万年之久的农作物,也被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即转基因),对物种进行“粗暴”改造。物种消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也许有人会说,物种灭绝是自然发生的,人类不用担忧,有物种消失,也会有物种形成。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生物灭绝肯定是有自然的原因,恐龙灭绝就与人类无关。60万年之前,北京地区尚分布有野象,当时森林非常茂盛,有大量的食物供应。大象南移显然是气候变化的结果。然而,人类出现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臭氧层漏洞扩大、水资源危机、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生物入侵,都是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造成的。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20 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然而,国家组织的倡议是原则性的,各国领导人的承诺只有兑现才能够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在这一点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的是行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采取下列做法:第一,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对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第二,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第三,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迁地保护。第四,完善城市化建设,减少人为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自我修复和保护。第五,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生态就业,带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第六,加强公众教育,增强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中国于1993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随即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成立了由24个相关部门组成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在公约各谈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有害入侵物种控制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发布并实施了《中国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计划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规划纲要》,85%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47%的天然湿地、20%的天然林、绝大多数自然遗迹、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和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得到了初步保护。

(摘编自蒋高明、李勇《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材料二:

2021年10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作为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显然,“昆明宣言”的通过,将影响者人类的未来和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命运。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昆明宣言”凝聚了各方共识,体现了各方采取行动应对生物多样性挑战、共同构筑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政治决心,对制定和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发挥引领作用,为后续的磋商和谈判规划方向,提供基础和政治指引。

“《爱知目标》(联合国制定的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无一完全实现意味着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而‘昆明宣言’则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奏响了序曲。”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认为,“昆明宣言”是为各国在过去履约中存在问题开出的“一剂良药”,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用“凝聚共识、展望愿景、探索路径”这12个字概括了“昆明宣言”的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就生物论生物,也不可能靠单一的措施、单一的行动、单一的国家、单一的组织实现。”他认为,宣言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尤其是强调利用综合、协调的手段来解决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

“‘昆明宣言’具有时效性、长期性、科学性三个特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俊生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尚未得到改善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的通过十分及时,它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使每一步目标的实现都有科学性评估。

(摘编自张蕾、蔡琳《“昆明宣言”正式通过意味着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在科学的武装下长期蔑视、破坏自然,甚至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地球上的物种开始逐渐消失。
B.20世纪90年代制定并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对于遏制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没能起到积极作用。
C.建立法律体系、实施生态工程、发布计划纲要,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重视。
D.“昆明宣言”的通过对人类未来及地球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扭转了《爱知目标》无一完全实现的困局。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时,既有严谨的学术定义,又有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
B.文章第三段举出大象南移这一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类的出现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
C.文章使用“前所未有”“ 不争”等表述,体现作者对于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坚定批判。
D.文章从第五段开始,论述内容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般做法转为中国政府的具体行动。
3.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成功案例的一项是(     
A.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里仍有 500多户居民居住,保护区允许居民在一定区域内定量砍伐毛竹,鼓励居民养殖蜜蜂,发展“生态旅游”。
B.马铃薯传入欧洲后,爱尔兰依靠本国有利的自然条件积极推广马铃薯种植产业,全国几乎所有耕地都种植马铃薯,取得了较大的种植效益。
C.动物专家将四头在非洲原已灭绝的北方白犀牛,从捷克运至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帮助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繁衍后代,防止偷猎者捕杀。
D.海南省林业部门自2005 年起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 5000多亩,种植超过30万株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恢复至 35 只。
4.请用四个疑问句逐层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5.根据材料内容,各国在过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
2022-01-18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