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周敦颐(1017-107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2090280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任所寄乡关故旧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的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说自己天生具有傲骨,语气中自嘲又带着自傲,耿直中显示坚守。
B.颔联说自己经常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
C.颈联以“事冗”与不知疲倦地工作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为官的问心无愧。
D.尾联以假设故人对“我”近况的关心,表达出“我”对现实处境的淡泊。
2.试分析本诗所描述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①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①阑干:栏杆。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 “柴门掩夕晖”写夕阳下柴门虚掩,夕阳的余晖与纷飞的落红都让人心生惜春之情。
B.“昏鸦数点傍林飞”一句描写几只昏鸦翻飞于密林之外,由于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自然更像“点”。
C.“吟余小立阑干外”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形象孤独。
D.末句写樵夫渔人劳作归家,亦紧扣“晚”字着笔。
E.本诗中落花、昏鸦、小立的诗人、归家的樵夫渔人在日落时分融汇成一幅清冷、空寂的村野春晚图。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3-13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①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②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本词是在北宋灭亡后,作者流落江南时所作。②箨(tuò),笋壳。篁,竹。
1.下列对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雨湿清明”,表现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点。
B.“燕泥寒”,是写燕子正啄着带寒意的泥土筑巢的情景。
C.“独自倚阑干”很长时间,侧面写出了作者因春光而陶醉。
D.上片春雨飘飞、春寒料峭的景色,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表现了作者因没有朋友一起欣赏大好春光而遗憾。
2.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本词的下片。
2018-02-02更新 | 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易象

周敦颐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①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
B.叶诗中“点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
C.“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
D.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3-05-05更新 | 6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