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209374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这轮科技革命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导致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化。劳动力的变化,已经不是以往蓝领、白领、金领之类的升级和变化,也不是体力型、知识型、科技型的智能化升级,而是人作为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智慧、长寿,丰富了劳动者的内涵;各种便携式智能装备拓宽了劳动者的外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参与劳动,跻身劳动者行列,增加了劳动力的类别和数量;人工智能参与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以及人更多地向着脑力劳动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质量。劳动者再没有以往那么单纯,人和机器人建立了多重内部关系,体现了劳动者的深刻变化。

人的健康、安全和长寿,以及人的体质和智能,是劳动者最重要的内涵。内涵丰富、素质提升,这是劳动者最大的变化。

劳动者质量取决于人的体质和智能,农业科技促进的粮食增产,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改善了劳动者的营养,使劳动者的体能得到加强。

现代医学科技从为少数人服务发展到普惠大众,使更多的劳动者的健康得到保障。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人类在健康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已经让大多数人受益,但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到这些福祉。如果想要所有人都能得到医疗护理,必须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投入资金,让其能给最偏远地方的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老弱病残虽然不是直接的劳动者,但如果他们的疾病能够得到治疗,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也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实际上也间接地改善了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

教育科技特别是这些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使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得到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智能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逐渐参与一些劳动,虽然取代了劳动者的一些岗位,但是那些急难险重和肮脏的工作被取代,大大减少人类劳动的风险和牺牲,使人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劳动。可以预见,未来机器人、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劳动力将取代相当部分人的劳动和工作,人类将主要从事科技、研究、娱乐、游戏、创作等获得精神快乐的智能劳动,这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然而,最近火爆的ChatGPT拓展了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的边界,在许多岗位上,ChatGPT有望取代人类,比如从客服代表到新闻写作。这样的技术发展,也许最先提升的不是蓝领劳动力,反而更多的是白领劳动力,因为白领劳动只需要人工智能,蓝领劳动反而需要一系列实体技术。这对我们国家规划的调整,科技高地的抢占,以及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当然,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编写内容时,务必查找核实,因为有时AI会出错。更要思考如何避免劳动的解放,变成对人类独特性、人类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削弱甚至剥夺。某国领导人说:我们必须永远不要忘记人类的精神——没有计算机……能够取代人类的DNA.硬件和软件都不能代替人的意志。

富足、和谐和科技,带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在19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仅有37岁。二战以来的70多年,随着医疗和粮食供给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从1950年的45.7岁增长至2015年的71.7岁,全球人口也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跟进,诸如生产新器官、大脑记忆体、骨干、皮肤等医药产品,加之支持寿命延长需要的更多的健康护理和服务等的增长,在去除疾病痛苦的基础上,使人类的寿命得到了普遍延长。这都有可能激活劳动者的活力,增强劳动者的幸福感,潜在地延长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时间。

由此,我们体会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中的,是一种未完成的、开放的存在,劳动与人也不是终极定义,而是一个发展和开放体系。最初的劳动创造人,是经过制造工具到产生语言,使人成为劳动者;经过长期劳动,使人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经过人的自然体质的成长到人的劳动协作的社会性的成长,促进了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一起成长,说明人成为生产力的活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现在的数字智能科技和基因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在持续进化,随着科技对人的积极影响,我们有可能对人进行重新定义,人和劳动都将会有新的内涵。

(摘编自邵春堡《劳动力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原载于2023年02月13日《北京日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轮科技革命正促使现实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导致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化。
B.现代人工智能优先提升了“白领”劳动力,因为白领劳动只需要人工智能,而蓝领劳动需要实体技术。
C.现代农业科技、医学科技和教育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体质和智能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质量。
D.现代科技等因素带来了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这有可能激活劳动者的活力,潜在地延长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时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现代科技革命如何促进了劳动力的变化。
B.文章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力发展的作用和问题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C.文章引用某国领导人的话,论证了人的精神和意志,永远不会被智能机器取代。
D.文章结尾梳理“劳动创造人”的含义变化,论证了重新定义人和劳动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便携式的智能装备继续升级,就有可能无限拓宽劳动者的外延。
B.如果要解决所有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就必须让所有人得到医疗护理。
C.随着ChatGPT的继续发展,人类的所有工作岗位都有可能被其取代。
D.随着生物和基因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时间可能越来越长。
4.请简要概括科技革命给劳动者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5.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诗学形态,有光耀古今的诗歌大师,有令人百读不厌的名篇。这既是新诗写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又构成创新与突破的沉重压力。面对中国古典诗歌悠久的传统,中国现代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五四”时代的新诗缔造者们,以一种不容置辩的态度揭竿而起,为了冲破中国传统诗学的沉重压力,他们选择的是面向外国寻找助力,从异域文学中借来火种,以点矜自己的诗学革命之火。但与此同时,不时流露出的则是由他们骨子里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并决定的对古代诗歌意境与表情方式的欣赏,对博大精深的古代诗歌美学的眷恋,正是对待传统的复杂心态,使他们无法摆脱焦虑。“五四”时代,革故鼎新的时代,新诗的缔造者们对旧诗的传统发起的抨击,有一些明显是情结化的,是过火的。胡适在《谈新诗》中写到:“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像这样不加区分地把近体诗的形式一挺打倒,无疑是简单化的。取消了诗歌写作的技艺与难度,诗歌就很容易滑向浅白的言情与对生活现象的实录。

新诗与传统的审美习惯的冲撞,还鲜明表现在新诗人与持有旧的诗学观念的读者身上。新诗一出现就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声浪;而且九十年来,质疑与责难的声音始终伴随着新诗的成长,不绝于耳。这是因为新诗违背了传统的审美习惯,因而引起了某些读者的反感。诗歌鉴赏,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活动。由诗作发出的信息,只有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相适应,才能被接收,被加工。诗歌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宏观来考察,是人类世世代代审美经验的沉淀;从微观来考察,则是个人有生以来的宙美经验的总和。以我国读者的诗歌审美观念来说,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我国的古典诗歌开始出现的时候。先秦时代形成的“风、雅、颂、赋、比、兴”即所谓诗之“六义”,其影响一直绵延到今天。 我国古典诗歌到唐代进入鼎盛时代,各种诗体备具,形成了完整的格局,自此以后,古典诗歌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超稳定性,即使是新诗诞生多年以后,旧体诗还有相当大的读者群以及数量可观的作者。

新诗的艺术上的创新与完美固然有待时日,读者的诗歌审美心理结构的改变也是个漫长的过程。为弥合新诗尤其是自由诗与传统的审美方式距离过远的不足,新诗人也做了不少工作,诸如何其芳、林庚等为构建与古典诗歌格律有所衔接的新格体律诗的努力,尽管收效不大。但这种尝试精神却是可贵的。从新诗发展的历程来看,新诗的草创阶段,那些拓荒者首先着眼的是西方诗歌资源的引进,但是当新诗的阵地已巩固,他们便更多地回过头来考虑中国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衔接了。

(摘编自吴思敬《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与古典诗歌有内在联系,中国现代诗人可以从古典诗歌那里学习和借鉴,但又面临着创新的难题。
B.“五四”时代的新诗缔造者们从异域文学中借来火种,坚决与古典诗歌划清界限,对旧诗的传统发起了抨击。
C.我国古典诗歌有超稳定性,新诗违背了传统审美习惯,持旧诗学观念的读者无法从中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D.我国古典诗歌在唐代进入鼎盛并形成完整格局,而我国读者的诗歌审美观念开始出现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重点论述了中国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
B.第二段引用胡适《谈新诗》中的话,说明当时对旧诗的抨击是过火的。
C.第三段从认知心理学和我国读者诗歌审美观来阐明新诗遭反对的原因。
D.文章从新诗反传统和读者诗歌审美心理结构两方面来论述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的开拓者们对中国古典诗歌既欣赏眷恋又焦虑抨击的复杂态度,与他们所处的“五四”时代和中国传统诗学的沉重压力有密切关系。
B.读者的诗歌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可以看作是结合了人类世代审美经验的积淀与个人有 生以来审美经验的总和,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
C.《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金柳”与《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都表达留别之意,这种解读源于读者诗歌审美经验的积淀。
D.何其芳、林庚等为努力构建与古典诗歌格律有所衔接的新体格律诗,是对“五四”时代“从 异域借火种”的纠正,说明当初的做法是错误的。
2020-10-10更新 | 9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阐释是经典形成过程中整合性的一部分,文本能否被保存下来取决于一个恒定的文本和恒变的评论之间的结合。文学经典因阐释与再阐释的循环而得以不朽。但是,在重新审视与思考当前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调整中小学教材和课本、编纂各种文学选本等在内的文学经典化实践路径时,我们会发现,能让文学经典获得新生的一个重要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这就是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对于创造性阐释,赵沛霖《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曾指出:文学经典虽有实实在在的文本存在,但那只是一种潜在性的存在,而不是现实性的存在。要把潜在性的存在变成现实性的存在就需要学者对于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

确实,文学经典需要创造性阐释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的文本具有多义性,因而为接受者自由发挥和创造性阐释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同时具有开放性,处于不同语境的读者会对作品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可以说,作家创作出来的文本,只是意义的生长点,而不是意义的全部。只有加上读者的再创造,其意义才得以延伸和完充。

詹福瑞在《论经典》一书中,曾将文学经典划分为两个层次,他说:经典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次生层包括整理与注释文本、评点与批评文本。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则主要体现在经典的次生层面。亦即言,在进行整理和注释、点评和批评时,要从艺术、社会、文化等某一视角或综合视角,对文学经典加以创造性阐释。

首先,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相反,若离开了艺术审美,文学经典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文学经典的核心要素。因此,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立足于文学艺术本位,对它的艺术形式、结构、技巧、复义、双关、隐喻、象征等进行诠解、论评和研究,以此激起和唤醒读者的文学情感、文学想象和文学观照,最终使后者获得超越现实、超越功利的艺术审美愉悦。其次,文学经典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伟大之处在于深刻地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也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尤其强调文学经典与社会现实的直接联系。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中就指出: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基于这样的原则,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在文学经典的文本裂缝或表征中,揭示出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纷繁关系和权力构成,从而帮助读者理解文学经典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语境、特殊指向和深层意蕴。最后,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还在于它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正如英国学者霍加特所言: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的。它有其大量的文化意义,因而并不存在‘自在的艺术作品’那样的东西。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经典中凝聚了文化的因子。因此,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着重分析和透视文学经典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意识等,以此让读者更好地去接受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

(摘编自罗海燕《创造性阐释:文学经典的重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詹福瑞对文学经典的划分理论,经典文本属于原生层,创造性阐释则主要体现在经典的次生层面。
B.一部《红楼梦》,“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这是文学经典的多义性和开放性造成的。
C.艺术审美是文学经典的核心要素,因此创造性阐释的首要任务应是立足文学艺术本位,发掘其审美价值。
D.文学经典与社会现实直接相联,是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引用赵沛霖的话,旨在提出文学经典要想获得新生,创造性阐释起着重要作用。
B.文章第2段从多义性和开放性两方面,阐释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C.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内容更充实。
D.文章整体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第3、4段又构成总分结构,行文思路明晰,层次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对文学经典从艺术、社会、文化等视角加以创造性阐释,就能使其获得新生。
B.在文学经典的形成和流传过程中,不断创新的阐释和恒定不变的文本缺一不可。
C.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可以多样化,这些解读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合理的、恰当的。
D.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
2023-06-14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人们心目中,孔子似乎是循规蹈矩、严肃的老学究,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读读《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就会发现孔子并不呆板拘泥,相反他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很是权变灵活、机智辩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推崇孝,却不提倡愚孝。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将孝视为为人之本。《论语》第二章引弟子有子的话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认为对父母孝的人也会忠君爱国,如果人人为孝,则天下大治。可见,他认为孝是治国的根本。但是孔子并没有将孝绝对化、极端化,为人子女不见得要无条件服从父母,需要看父母有没有道理,如果父母无理要求也可以不服从。《荀子•子道》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一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他后来跟子贡说,国家如果有敢于谏诤的臣子,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即父亲有直言规过的儿子,就不会做出不合礼制的事情。

好勇却不主张无谓的莽勇。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也是一个十分有血性的人,他有许多令人激情澎湃的话语:“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无惧”“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了后世多少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无畏,奋斗牺牲。但孔子对勇的态度非常冷静理性,他时常提醒弟子不要意气用事,而要仔细谨慎,有勇有谋。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番话是针对子路说的,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他曾给予子路很高的评价,说他颇具治国之才,但子路有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好勇逞强,伉直鲁莽。对此,孔子经常批评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可见,孔子不赞成莽夫之勇。

不鄙视财富,也不刻意追求。孔子不重物质利益,名利心淡泊,“子罕言利”。他将对待义与利的态度视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对感官享受看得很淡,认为君子应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主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但他绝不反对财富,认为求富求贵、嫌贫恶贱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如果通过努力能获得财富,即使一般人以为低下的事情他也愿意去做,比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他特别注重获取富与贵的手段,一定要正当、通过辛勤劳动得来,否则坚决不占有,所谓“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他还义正词严地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总之,《论语》所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孔子不凭空臆测,不绝对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其实,灵活变通、不拘泥、不古板之特点体现在孔子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张文珍《孔子讲辩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把孔子看成是循规蹈矩、严肃的老学究,其实这是人们心目中对孔子的刻板印象。
B.《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表明,孔子具有善于变通,机智灵活的特点。
C.孔子重视孝道,认为孝是为人之本,是治国之本,所以为人子女要无条件地服从父母。
D.孔子是一个谦谦君子,也是十分有血性的人,他讲的话饱含激情,令人读后深受鼓舞。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结构是总分总,主体部分逐层深入地论证了孔子的辩证法思想的表现及其渊源。
B.文章引用了孔子大量的言语进行道理论证,并对其进行了阐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指出,孔子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这个特点体现在其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
D.文章一分为二列举分析孔子的言论,这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辩证法思想体现在如何对待孝、勇和财富等方面,这对我们今天立身行事很有借鉴。
B.孔子认为,不能为了成就孝名,一味盲从父辈。而要敢于劝谏,以是否合乎道义为准则。
C.孔子虽然喜欢子路,但是也批评子路做事莽撞,不讲智慧不计后果,可能造成无谓的牺牲。
D.孔子不反对财富,为获得财富愿意去做低下的事,认为只要通过努力获取富贵都值得肯定。
2021-05-08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