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17 题号:210456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的根据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里的论“劳动”等论述。该论述会造成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我们只消回顾一下以往统治西方美学的从康德到克罗齐那一系列的唯心主义大师的论点,把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细心比较一下.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马克思在下文又就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补充: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质只有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人和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含有两点互相因依的要义: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人得到充分发展要靠自然得到充分发展,自然得到充分发展也要靠人得到充分发展。自然是人的肉体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来源,是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和手段。人在劳动中才开始形成社会。生产劳动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一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恩格斯也是从生产劳动来看人和社会发展的。他一开始就说:“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本身各种器官之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人手、人脑和语言器官的特殊作用。人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到能制造劳动工具时,手才“变得自由”,“所以人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人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劳动愈来愈完善,愈灵巧:在这个基础上人手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这个实例就足够生动地说明艺术起源于劳动了。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有删改)

材料二:

艺术是什么?

原始人类时代,穴居野处,当时人类之生活,实极简单。他们一方面为满足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工具:一方面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而寻求一种相当的表现,这就是艺术。

我们尤当特别注意的,就是音韵为声音的舞蹈之表现,舞蹈实为动作的音韵之表现。人类在本能上具有表现其悲哀与欢乐的一种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只有两方面:即呼叫与手势。由此产生患音与形式,为一切艺术原始之原素。人类所异于其他动物,就是能把这种声音与形式变化无穷,而成艺术上的两种倾向。前者由言语之应用,以音韵为中心而产生音乐与诗歌;所谓“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叹之”就是这种意思。后者由文字之应用,以形式为中心而产生装饰、建筑、雕刻、绘画诸类。舞蹈是含着音乐的节奏、形式的均齐两方面的一种表现。

艺术是情绪冲动之表现,但表现之方法,需要相当的形式,形式之演进是关乎经验及自身,增长与不增长,可能与不可能诸问题。人类对此两方面比较完备,在表现方法上,积成一种历史的观念,为群体之演进,个体之经验绝不随个体而消灭的。

人类对着自己的情绪,只有两种对付的方法:前一种在自身或自身之外,寻求相当的形式,表露自己的内在情绪,以求调和而产生艺术。后一种是在自身之内,设立一种假定,以信仰为达到满足的目的,强纳流动变化的情绪于固定的假定及信仰之中,以求安慰而产生宗教。宗教之构成,总含着特别的条件,而出世与超物质的思想,为其根本方法。

艺术构成之根本方法,与宗教适相反。宗教与艺术同原始于人类情绪上之一种表现。艺术则适应情绪流动的性质,寻求一种相当的形式,在自身(如舞蹈歌唱诸类)或自身之外(如绘画雕刻装饰诸类)使实现理性与情绪之调和。

(摘编自林风眠《艺术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互相依存。
B.人通过劳动可创造一个超越了物质、肉体、个体的很自由、全面的对象世界。
C.原始人类时代,生活实极简单,他们追求的艺术就是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而寻求一种相当的表现。
D.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蹈既是一种表现动作的音韵的艺术,也是一种表现形式的均齐的艺术,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艺术。
B.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证实了人比动物高级。
C.如果没有劳动,没有表达情绪的需要,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人类都难以产生优秀的艺术。
D.艺术只有采用相当的形式,如音乐、形象等,才有可能实现其表达情绪、满足情绪上的调和的目标。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艺术源于劳动”观点的一项是(     
A.黄庭坚坐船经过三峡,看到船夫划桨一前一后、一来一去、一推一放、一附一仰的动作,由此悟得书法的用笔奥秘。
B.“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借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莎士比亚完成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创作出巨著《哈姆雷特》。
C.民间音乐家阿炳,因患有眼疾而双目失明,自小经历凄苦的人生,这让他创作出象征自己人生命运的名曲《二泉映月》。
D.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成了文学“杭育杭育派”。
4.两则材料在论证时都采用了比较分析,试举例简要分析。
5.为什么说“艺术起源于劳动”?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农村的确“衰败”了,但这却不见得是坏事。

②这种“衰败”,最首要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祖祖辈辈以来作为唯一谋生手段的农业劳动。这本身当然就是四十年来乡村变迁的结果,但又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首先,原先那种血缘群体在一个小地方密切频繁互动的状况就不可能了,家族乃至大家庭肯定会逐渐瓦解,亲情势必淡薄。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也从原先那种家庭结构中逐渐脱嵌出来,获得了相对更大的自由度。对现代人来说,流动是最重要的一项个人权利,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或一个阶层无法获得自我改善的机会,是对个人权利的最大侵害;与此同时,也只有赋予人们这样的权利,一个社会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④其次,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不愿也不会务农,在土地抛荒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流转。资本下乡对土地进行更高附加值的开发,这看起来确实像是在“侵蚀”农村最后的资源,然而在老路已经走不下去的时候,这也是匡救之本。

⑤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中国也不例外,未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务农;恰恰相反,历来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就是过密化,劳动力的不断密集投入造成边际效益递减的停滞状况。中国农村以往的普遍景象是人们过着高度同质化的生活,很多手艺是普遍的技能,因而专业化的分工也就很难出现。就像二三十年前很多妇女都会自己打毛衣做鞋子,那时也就不会去买来穿。只有把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才能实现现代化。

⑥就此而言,农村人口流失即便不完全是“好事情”,至少也是不可逆转的进程。壮劳力都出走了,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势必衍生出新的问题,冷冷清清的村庄也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衰败”和“凋敝”,村庄的空心化由此让许多人痛心。与此同时,人口流动和城乡交流破坏了原先的乡村结构和传统价值观,的确出现了各种失范行为和无序现象——这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的现象。如果误以为把农村劳动力从城市里重新赶回去就能重建秩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那不仅因小失大,而且还将重蹈历史覆辙。要想从历史的循环中挣脱出来,现在应该做的是顺应新的变化,制定新的规则来匡正新出现的问题。

⑦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学者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在每一场革命性的变迁之后,在通向新繁荣之路上,总要穿越一个“泪谷”,那包含着瓦解、痛苦的自我否弃与最后的重生。这么说并不是为了以最终目的来把过程的痛苦合理化,只是说,在面临现代化带来的“问题”时,既不要片面地归罪于现代化本身,也不要相信回头会是更好的选择。现代化带来的这些“问题”,最终只能通过继续加深现代化、建立新的应对机制,并对现代化加以反思来获得解决。

⑧固然,这种反思当然也很有必要,对传统衰微的抱怨也会带来复兴,但它不可能再回到原先那个样子,恰恰相反,当那些乡村被怀旧的人们重建起来后,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现代化了的新农村。

(选自《农村衰败真的是坏事吗?》,有删改)

材料二:

在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的公私秩序会面临重构。笔者田野调查发现,在不少村庄,不仅是人走带来的空心化,实际上“公”的部分本身也被抽空。另外,人口流动是否会将城市社会基于陌生人规则的人际关系模式带回乡村,或者是否会生成新的规则和公私秩序,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都可能意味着传统乡土中国那种以人情维系的“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等为统合规则的乡村社会将面临不可逆的重大变化,村庄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规则必将发生重大变迁。目前进行的未来村庄能否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体系如何构建等,都是未来村庄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选自《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有删改)

1.结合材料一第⑥段和材料二,“空心化”指的是                   
2.根据材料一的文意,作者不可能认同的一项是(     
A.认为农村衰败的人在情感上有着对农村老家传统的认同。
B.农村中个人自由的增长与人伦亲情的淡薄是一体两面的。
C.土地抛荒之后的资本下乡意味着对农村最后资源的侵蚀。
D.摆脱只依靠土地糊口的模式才有可能会带来农村新变化。
3.材料一的作者提出面对农村衰败,应适应变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下列做法与作者观点最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A.农二代回乡村开民宿、做直播。B.返乡企业家回乡筑梦重建乡村。
C.家乡传统祠堂意义的再度发掘。D.复原原来的乡村结构和价值观。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只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就能够实现农村现代化。
B.根据材料一,被怀旧的人们重建起来的乡村依然是乡土乡村。
C.根据材料二,城乡中国格局会改变乡土中国社会的核心特征。
D.根据材料二,村庄的空心化只能靠“法治”来代替“礼治”。
5.小浦同学觉得用材料一和《乡土中国》相关论述能证明材料二画线句的观点,但无法理清思路。请你整合这些材料帮他证明此观点。
2024-03-11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州博物馆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基础,整体以几何造型构成,同时将园林的元素进行抽象化置入。博物馆的墙体,采用了江南古典民居叠落山墙式的处理,叠落山墙即为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因徽州文化中的保守因素,在民居建筑中墙体一般设计得非常高大封闭,为了防止建筑显得静止呆板,建造者则使用了错落的马头墙的处理,这样一来就凸显了一种动态的美感。马头墙这一传统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设计的诸多方面,但在很多案例中,为了体现传统特色而直接照搬,则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在视觉上带来不适。而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隐去了具象的马头墙,将其变通为一种抽象几何的错落感,高低起伏,层次分明,又不失传统文化符号的意味。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色彩上也呈现出一种文人水墨的气息。与徽州民居一样,传统的苏州民居也都是以粉墙黛瓦为主要的色调,清新淡雅,契合了太湖水的恬淡和江南文化雅致静美的气质。贝聿铭这样介绍道:我觉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们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这种明显的带有地域特质的色彩格局,加之经过抽象的犹如书法线条般的灰色边框,使得中国水墨情趣呼之欲出。

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周边特定的历史景观,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贝聿铭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贝聿铭以博物馆庭院中的白墙作纸,假山石为画,结合庭院中规整的水面,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之下,这样的景致就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水墨画意境,亦真亦幻的片石假山在雨雾的柔化之下,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意境,一眼即是江南。在新馆西部的主展区,还设置了水幕墙,游人跟着潺潺的流水慢慢行走,随着水声越来越大,唯美的荷花池也映入眼帘,营造出古典的意境美,水幕墙、荷花池与通往书画厅的悬挑楼梯相结合,又不失现代感。

苏州博物馆中狭窄的廊道连接着室内外的空间,是通往各个空间的枢纽,走廊的天窗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形式,自然光从屋顶中间装满遮光条的天窗投入博物馆中,经过过滤的柔和光线形成了独特的光影效果,使参观者有一种行走在古色古香的竹帘下的错觉。

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在苏州博物馆开窗的设计上,比起苏州园林中古典的装饰性花窗,简单利落的几何形窗框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感受。这不但丰富了空间的相互渗透,也形成视觉上的同构与节奏感,既与狮子林立雪堂前院的复廊内西部侧墙上的窗洞相呼应,又与苏州博物馆极具现代化的几何外形相统一,将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

在贝聿铭的作品中,我们是可以看到符合语境的文化脉络的,而这也是当下的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设计中去合适地体现传统文化符号,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

摘编自《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设计,惊艳四方!浅析苏州博物馆之设计解读》

材料二:

苏州博物馆的美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厚重感和凝聚的姑苏风采。皆以中国文化为基调,兼具含蓄、内敛、不直白的区域特性以及现代的美学价值观,贝聿铭先生始终将东方哲学艺术作为引线贯穿整个设计。洗炼的几何形状一直是贝氏建筑的重要元素。苏博入口处的影壁都是方中圆的应用,在屋顶的处理上,使用了不同几何形状反复变幻的手法,不仅使天窗的光影效果十分突出,而且使空间赋予了东方神秘玄妙的色彩。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手法,感情丰沛而又含蓄内敛的东方人总是善于把感情寄托于事物之上,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睹物思人。例如苏博道路两旁的照明灯具,就抽象了古代的风灯。传统构件的抽象延续,使参观者时刻沉浸在设计者营造的特定氛围中。

苏博新馆旨在延续我国古典园林的形制,更在空间上下了很多的功夫。自入口便有一条明显的轴线穿越大堂,将游览者引向景色优美的山水园庭院,左右两边非对称的功能空间排序串连起反映四季特征的小庭院。设计者灵活运用我国园林设计的经典手法控制秩序空间的节奏关系,使人移步换景。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设计结合自然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设计是建筑师的名言。卢浮宫的金字塔入口就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里,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阳光。在苏州博物馆里处处可见大师对光的小心翼翼处理。建筑内厅和走廊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构架的顶棚,镂空的花窗,配以遮光片,容许了漏光和疏影,让自然光有了变化,生动了空间,宛若竹林里的效果。苏博的窗用得最为巧妙,东侧展厅展示了不少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如徐冰和蔡国强的作品,其中一扇窗,对着原址的百年玉兰树,大自然的作品苍劲有力,花开之日,必定幽香暗涌,贝聿铭特别保留了这棵老树,其尊重生命的寓意再明显不过。

摘编自《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价值》

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马头墙这一传统元素被运用到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但将其隐去具象和变通为一种抽象几何的错落感,这一处理增强了传统文化符号的意味。
B.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庭院白墙作纸,假山石为画,借助水幕墙,柔化成朦胧的江南烟雨之景,营造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水墨画意境。
C.“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意为西方建筑重实用价值,中国建筑重观赏价值。
D.内厅和走廊采用玻璃构架的顶棚、镂空的花窗,配以遮光片,就容许了漏光和疏影,产生了自然光变化、空间生动的效果。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定灰泥、石材或者瓦片作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用材,是因为其需要经过抽象的犹如书法线条般的灰色边框。
B.苏州博物馆极具现代化的几何外形,融合粉墙黛瓦等苏州民居和园林建筑元素,合适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符号,没有违和感。
C.材料二分别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巧妙的光影设计三个角度解读了苏州博物馆的美学价值。
D.从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历史、地域等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看到了传统符号与现代精神融为一体的建筑范本。
3.下列选项,最符合阅读材料二所获得的启示的一项是(     
A.贝聿铭相信自己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一座传世之作,他不注重建筑外表的华丽奇特,而以构思严密、手法完全著称于世。
B.现代文化会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演绎,使两者相互融合,从而开拓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之路来。
C.现代建筑设计呼唤失落的自然、地域和人文精神,但应坚信民族传统文化、和谐的人文精神终会回归现代建筑设计。
D.每一块石头、每一幕粉墙,每一处流水,都是经受了千百年锤炼的,上面记载了无数被遗忘的故事。
4.作者从哪些角度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展开介绍?请根据材料一梳理归纳。
5.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到了中国建筑的“词汇”(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文法”(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请概述苏州博物馆如何从“词汇”和“文法”角度体现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完美统一的特点。
2023-07-08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秋播一粒“籽”,夏收万斤“油”。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攀岩公园)景区内400亩冬闲田上,7台移栽机一字排开,旋耕、覆土、移栽,一片油菜种植热火朝天的秋冬种景象。2022年11月4日,全省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现场会在安龙举行,观摩首站选择在笃山镇梨树村,其目的是推广机械化移栽,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为粮食安全加“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笃山镇镇长叶梅说,党的二十大为“三农”工作指明方向,为发展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我们要以此次移栽现场会为契机,全面掀起秋冬种热潮,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来,梨树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资源禀赋,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以创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契机,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开新局之路。

为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促进乡村振兴,笃山镇党委按照“一升一降”“五个一批”的要求配齐配优梨树村两委班子,2021年10月村党支部换届,同年12月村委会换届,换届后的村两委干部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为30岁,村党支部在全州党支部标准化评估检查中通过验收,并被安龙县确定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年仅27岁,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律专业的王凡,在换届中一肩挑起村支书、村主任的重任。“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要带领村民谋振兴。”上任后,王凡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为了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村里引进一外地客商在张家营组种植466亩羊肚菌。由于企业刚到村里,土地平整、育苗投入大,加之疫情影响,因而未及时支付土地流转费。对此,村两委立即组织30户村民召开院坝会。“村里引进一个企业发展产业不容易,羊肚菌前景好,目的就是为了带动大家增收致富。村两委正在督促客商加快筹集资金。经与村民共商,大家表示同意。不久,村民如数领取按照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费。

“虽然流转费到手晚了一点,但我们如数领到了。别看王支书年轻,但他有闯劲、脑子灵光。”村民对这位年轻的支书、主任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正是有村两委和28名党员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的一股子闯劲,梨树村振兴路上干劲十足。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没有产业发展这个根本和基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难以持续。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场“大会战”,那么乡村治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一场重要的“攻坚战”。

梨树村注重生态宜居,念好净、美、畅“三字经”,把昔日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残垣断壁的荒芜宅基地,渐渐变成了花园、果园、菜园、乐园、公园。实施1000平方米道路绿化,门前是花园,房后是菜园,还有法治公园、民议亭、梨树园围绕村寨,村庄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村民乐享“五园”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梨树村驻村第一书记郑跃说,下一步,梨树村将扛起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重任,继续做好农旅、体旅、文旅融合发展文章,闯出一条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可以期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梨树村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中,乡村振兴更有劲头,产业兴旺更有盼头,幸福生活更有看头。

(摘编自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看笃山镇梨树村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有劲头有盼头有看头》)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虽用得很好,但表达了对中国人的几分藐视的意味。
B.因为“土”是乡下人的命根,所以城里人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
C.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D.在乡村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B.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C.中国的现代化避不开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D.农村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可固步自封,在增强老百姓内在发展动力的同时,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和人才支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5.近年来,贵州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作为主目标之一,结合材料二,说一说安龙梨树村乡村振兴之路上有哪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途径。
2023-04-15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